1196
需用时 02:23
抑郁的妈妈会影响宝宝的睡眠

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相比于正常的母亲,患有抑郁症的母亲在夜里会更多唤醒她们的宝宝,并且这些唤醒大多是不必要的。

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人类发展、心理学和儿科教授泰蒂( Douglas M. Teti)称,与抑郁症程度低些的母亲相比,患有高度抑郁症的母亲晚上更会过度忧虑她们的孩子,这样母亲晚上便更可能要去找她们的孩子,并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待在一块。

这样的后果是,孩子的母亲若是抑郁症患者,则孩子晚上被唤醒的几率比没有抑郁症的正常母亲的孩子高,泰蒂如是说。有趣的是,当患有抑郁症的母亲找到孩子时,孩子这时并不需要父母的帮助。他们有可能在深睡中,或者也有可能醒着,但并不是遇到问题需要呼唤父母。

与此相反的是,抑郁症程度低和忧虑程度低的母亲很少在孩子深睡时将其唤醒,也极少去找到孩子,除非孩子的确需要父母。

研究人员也发现了一些迹象,显示夜间常常醒来的婴儿可能会导致母亲抑郁症程度加大,但此证据并不是十分可靠。

新生儿父母向儿科医生报告的内容中,最大的两个关注点是睡眠问题和喂食问题。泰蒂和同事、心理学讲师克罗斯比(Brian Crosby)两人并不否认,父母是出于对宝宝健康的关心才去唤醒宝宝,也注意到或许没有什么理由,会让父母把一个熟睡中无任何异状的婴儿唤醒。他们强调说,父母的抑郁与担忧会同时影响父母自己和婴儿的睡眠,这将长期给父母和宝宝的关系带来负面影响。这样的情况下,需得考虑减轻父母的抑郁症。泰蒂和克罗斯比在《儿童发育》(Child Development)4月17日刊上的 研究 如是说。

泰蒂建议,必须检查下整个家庭的健康状况,并找出问题所在。如果是因为婴儿夜间频繁醒来,导致父母每晚上也都要醒,并给父母带来焦虑感,那现在已有成熟的处理办法帮助婴儿培养自我调整的夜间睡眠。

然而,如果是母亲的抑郁症导致经常在婴儿熟睡时唤醒婴儿,或者在不必要的情况下让他们一直醒着,从而增加了婴儿夜间醒的几率,那就要考虑另外一套方案了。方案包括,减轻或缓和母亲抑郁症程度,减少其夜间对婴儿不必要的忧虑,鼓励另一方配偶给予帮助支持,并要告诉父母,夜间让婴儿拥有一个好的睡眠对父母和婴儿双方都好。

研究人员发现母亲的抑郁症程度在相当大程度上与母亲无助和失控的感觉有关。这样的感觉,与母亲和婴儿的身体接触有关,而与夜间醒来无关。

此次研究是一个更大规模项目的一部分,泰蒂和克罗斯比收集了45个1到24个月大的婴儿和他们的父母连续7天以上的数据,这其中还包括母亲记录的婴儿睡眠日志。在实验之初,母亲们已经完成了两项调查,一项针对抑郁症症状,而另一项针对母亲对于婴儿夜间醒来的忧虑感。

第六天收集数据时,研究人员分别在几个不同地方装了摄像头,一是在婴儿睡觉的地方,二是在婴儿的房间门上,这样可以观察到是谁进出婴儿房,另外在父母夜间照看婴儿的地方增加一到两个摄像头,每个摄像头自婴儿睡觉时间后开始记录拍摄,持续10到12个小时,每个家庭均是如此。

泰蒂表示,为了理解是什么影响了父母在夜间的照料行为,以及父母夜间的照料行为会怎样影响到宝宝,需要更密切的检查父母的此类举动。还有很多在夜间发生的事情需要去理解,我们还需要更真实,更实际的观测父母到底做了些什么,我们对夜间父母的行为所知还甚少。

本文编译自:ScienceDaily,Depression May Lead Mothers to Wake Babies
图片:iStockphoto/Kati Molin
The End

发布于2012-04-25,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宅大大王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