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N1会对人造成致命感染,不过不能在人与人之间有效传播。2011年,美国和荷兰两个研究小组创造了禽流感H5N1的突变体,这种突变体能利用空气在雪貂间传播。之后各界掀起了对是否应当全文发布论文的讨论。现在,继5月2日美国科学家的论文在《自然》上发布之后,6月22日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学科学家的 研究 论文也在《科学》上发布了。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学的罗恩·福彻(Ron Fouchier)小组修改了普通H5N1的基因,使其可以附着在哺乳动物的鼻腔上。之后他们将雪貂暴露在这种突变体中,用患病雪貂的鼻液来感染其他雪貂,10轮实验后,突变体就能在空气中传播了。能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株和原始版本相比有5处突变。通过空气被传染的雪貂没有死亡,通过鼻液感染的雪貂则死亡了。从美国和荷兰2组科学家的工作来看,有多种途径可以让H5N1通过空气传播,2种不同的策略带来了类似的功能变化。而6月22日英国剑桥大学研究者史密斯(Derek Smith)等人发布在《科学》中的 报告 则显示,美国和荷兰学者发现的这些突变很多都已经出现在了野生病毒株上。
对于公共卫生监测来说,快速识别出现的遗传变化是很关键的。目前科学家已经建立了一个H5N1遗传 变化库 来帮助研究者们监视病毒的演化以及识别可能有危险的突变。
本文编译自: | NATURE | NEWS ,Second mutant-flu paper published |
---|---|
图片: | SANDER HERFST, ERASMUS M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