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以犯罪为业是一件冒险的事情,一旦你选择犯罪,等着你的不是监狱和刑罚,就是东躲西藏逃避法律制裁的悲惨余生。不过对于某些特殊的人来讲,还有第三条路——这些人曾是名声大噪的罪犯,不过犯罪生涯的一些特殊经历帮助这些人最终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No.6 丹尼•特乔:当坏蛋,我在行!

丹尼•特乔(Danny Trejo)是美国著名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Robert Rodriguez)的表哥。他那张凶神恶煞的脸几乎出现在了罗德里格兹的每一部电影中,也包括最新的《科比就是黑曼巴》。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他那张写满了“犯罪”的脸并不只是演出来的。在当演员之前,他不仅曾经抢劫便利店,而且还嗜酒吸毒。警察一直是他家的常客,而他也在监狱中度过了超过11个年头,这其中还包括著名的圣昆汀监狱(San Quentin)。在监狱中,他做出了一个现在看来十分正确的决定:学习拳击——一个在监狱里十分必要的技能。另外,他还参加了“12步康复计划”,成功戒除了毒瘾和酒瘾。
之后呢?在被释放以后,特乔坚持远离毒品和酒精。1985年,特乔发现他在圣昆汀的一个狱友,正巧是电影《Runaway Train》的编剧,这就使他有机会接触了电影的制作团队,得到了一个出演罪犯角色的机会——作为一个天生恶棍脸,满身都是纹身的本色演员,特乔还能演不好吗?
此外,由于特乔出色的拳击技术,他成为了著名动作影星埃里克•罗伯茨(Eric Roberts)的拳击指导,日薪350美元。此后的生涯中,特乔陆续在124部电影中出演角色,毫无例外,都是坏人。(网友们纷纷指出,丹尼•特乔在《Machete》里演的好人。)
No.5 乔治娅•杜兰特:逃出来的技术

乔治娅•杜兰特(Georgia Durante)生于1951年,她天生丽质,12岁就成为了一名职业模特,在17岁的时候,她的宣传海报已经贴遍全国了。然而,不知道是头脑发热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她嫁给了一个名叫乔•拉门多拉(Joe Lamendola)的黑道商人,这桩婚姻最终将她拉上了犯罪的道路——为了她的丈夫,她多次在逃亡中驾驶汽车逃脱警察的追捕。
幸运的是,她终于明白了她的丈夫是个世纪大混蛋,决定与他离婚并回归正常的生活轨迹。这一决定,以及她在法庭中对她丈夫犯罪行为的证言,让她免于牢狱之灾。
长久的逃亡生活让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代车神”。因此,她组建了一个专门表演驾驶特技的公司“Performance Two”,还出版了一本关于她的模特和流亡生涯的书,大获成功。Performance Two承担了100个电影和商业活动中特技驾驶的业务,她本人还是女明星辛迪•克劳福德(Cindy Crawford)和猫王前妻普利西拉•普莱斯利(Priscilla Presley)在危险场景中的替身。看来,让警察追捕确实是一个练习极限驾驶技术的好方法。
No.4 小约翰逊: 赛车?小意思!

小罗伯特•格伦•约翰逊(Robert Glenn Johnson, Jr)生于1931年,成长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农场中。在当地,他是一个出名的走私酒贩子,利用汽车非法兜售自酿酒,并多次借助自己超高的驾驶技术逃脱警察的抓捕。
他对自己的驾驶技术高度自信,从未想过会被警察抓到——他可以轻易驾驶汽车飞跃河流,另外,他还发明了知名的制后轮急转弯技术(bootleg turn),也就是传说中的“甩尾掉头”,估计你可以经常在警匪飞车戏里看到这种极限操作。他还经常把自己的车改装,换上警车的外壳,装上警灯和警笛,顺利通过路障。不过最终他还是被抓到了。由于非法贩酒,他被判处2年徒刑,最终在监狱里服刑11个月。
从监狱出来后,小约翰逊大彻大悟,终于找到了展现自己车技的地方:他成为了20世纪70年代全国竞赛汽车运动协会(NASCAR)的一名职业车手。由于他超高的驾驶技术,他成为这项赛事的首位“超级巨星”:每个看过他比赛的人都会对他超快的驾驶速度印象深刻,也许每次比赛的时候他都想象着后面跟着一辆拼命追赶的警车吧……在13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参加了313次竞赛,获得了50次冠军,其余的比赛中他从未跌出前十。直至现在,他仍是这项赛事获胜次数第三多的选手。
No.3 迈克尔•法兰杰斯:从敲诈犯变为演说家

迈克尔•法兰杰斯(Michael Franzese)出生在美国黑帮“科伦坡家族”中。他在青年时期就加入黑帮,并策划了数起敲诈勒索案。虽然他还参与一些并不违法的活动,比如制作电影、建立体育中介公司等,不过显然敲诈才是他的本职工作。
据说,他是芝加哥黑帮阿尔卡彭(Al Capone)之后最赚钱的罪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甚至曾经登上《财富》杂志“50名最富有的黑帮老大”榜单的第18位。他于1986年被捕,3年之后他成为对他的父亲,也就是黑帮老大约翰•法兰杰斯(John “Sonny” Franzese)审判中的污点证人,并彻底与犯罪团伙决裂。
之后,他写了一本自传来介绍他的犯罪生涯,并多次在集会上向人们讲述黑帮犯罪,尤其是敲诈勒索的危险性。他成了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演说家。与此同时,他还建立了一个名叫“Breaking Out Foundation”的慈善组织,旨在防止青年人参与敲诈勒索犯罪。除了演讲之外,他还曾经写过一本名为《我会给你开出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I'll Make You An Offer You Can't Refuse)的书,书中将商业世界与有组织犯罪活动,这两个看似不同,但又紧密相关的行业进行了对比。
No.2 巴里·明克:从诈骗犯到反诈骗者

1983年,在16岁的时候,巴里•明克(Barry Minkow)建立了一个地毯清洁维护公司,名叫ZZZZ Best。但是他的公司遇到一个问题:当地法律禁止未成年人建立活期账户,而只有非法的武器、毒品交易才使用现金进行操作。作为一个“正规”公司,明克使用了一些特殊的办法获得了一个账户:他偷取奶奶的珠宝来获取初始资金,使用空头支票掩盖信用卡支出。
1986年,ZZZZ Best正式上市,1年后每股价格达到18美元,明克由此大赚1亿美元,外加一套豪宅,一辆法拉利跑车。他甚至通过贿赂保安的方式进入一个刚刚建成的设施,对那里的人宣称:你们的大楼已经坏得不成样子了,只有在我们修过后,才能保证员工的安全。
渐渐地,人们发现明克的公司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由于54项指控(包括多项诈骗指控),明克被判服刑25年。
不过,明克最终只在监狱里待了7年半就被释放,并在此后获得了三个学位。同时,他改邪归正,开始运作FDI,一个专门揭露公司诈骗的公司。明克和FDI已经处理了几宗大型案件,在他们的帮助下,累计有超过10亿美元得以在诈骗案中幸免于难。
No.1 凯文•米特尼克:黑客经济学

凯文•米特尼克(Kevin Mitnick)曾经是世界上头号电脑黑客:他曾入侵摩托罗拉、诺基亚、太阳微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s)和NEC公司的内部系统,甚至还入侵了洛杉矶公共交通系统(以获取免费座位)。然而这些只是有明确的入侵证据的,据说他还曾入侵了FBI、五角大楼、世通公司、网威公司、南加州大学和加州车管局,以及其他各种机构的内部系统。甚至还有传说称,米特尼克曾在15岁那年,入侵了北美空中防护指挥系统,成为了黑客历史上的一个经典之作。
犯案累累之后,米特尼克终于在1995年被FBI逮捕,并在监狱度过了之后的5年。判决原本还有一个附加条款,就是禁止他在被释放数年内使用任何比有线电话更为复杂的电子产品,不过这个条款最终没有实行。
被释放后,米特尼克痛改前非:他建立了反黑客公司“米特尼克安全公司”(Mitnick Security),为其他公司提供咨询服务,使这些公司避免被黑客攻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黑客犯罪受到的处罚往往并不严重。恰恰相反,一些著名的黑客反而获得了更好的工作机会。一个21岁的黑客制造了史上第一个iPhone病毒,而对他的“惩罚”是进入软件公司编写iPhone应用。中国的著名黑客李俊曾制造了著名的“熊猫烧香”病毒,而在他服完5年徒刑后,却获得了6个软件公司的青睐,其中一个公司恰恰深受这一个病毒的侵害。
对于很多公司来说,与其承受被黑客攻击的风险,不如直接将黑客挖进自己的公司(杀毒软件和病毒不得不说的故事?)。希望这个事实不要误导当代的青年人,让他们认为发动对大众产生损害的黑客攻击是一个快速致富的途径。
看了这些人以后,不得不对那些“身怀绝技”的坏人们说一句:干点什么不好,干吗非要当坏蛋呢?
了解更多:
Crack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