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0
需用时 02:18
男性更易学术不端

通常认为,男性比女性更易冒险,男性的犯罪率也远高于女性。1月22日,美国微生物学会旗下的杂志 mBio 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男性科学家同样也更易违反规则。美国科研道德办公室(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分析了研究数据,发现男性科学家比女性科学家更常做出学术不端行为,而且这一差异在高级研究人员当中表现得最明显。

“男性容易学术不端,而且资深的男性科学家更易学术不端。”研究的合著者之一、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琼·W·贝内特(Joan W. Bennett)如是说。

美国科科研道德办公室的职责是调查由卫生部和公共服务部赞助的研究当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贝内特与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医科学院的费里克·C·丰(Ferric C. Fang)以及布朗克斯爱因斯坦医学院的阿图罗·卡萨德瓦尔(Arturo Casadevall)合作,详细分析了研究数据。在该研究中,“学术不端”包括伪造、篡改、抄袭等违规行为。

研究者们发现,自1994年至今,被认定为“学术不端”的227人当中有66%是男性,这一比例远远超过了男性在生命科学领域中所占的比例。在生命科学领域学术不端的教员之中有88%为男性,而男性占全部教员比例的70%。

卡萨德瓦尔说,男性更易学术不端尚不算特别意外,更令人惊讶的是学术不端者并不都是没经验、刚入行的新手。

“看看数据你就会发现,学术不端的问题在科学工作者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有发生。”卡萨德瓦尔说。教员(32%)和其他研究人员(28%)占了全部案例的60%,而学生(16%)和博士后(25%)只占41%。

卡萨德瓦尔说,一般认为学术不端常见于急于成名的实习研究员,但研究结果却与这一想法不符。“教员所占的比例非常不平衡。你能够想象,人们为了升职愿意冒这些险,”他说道,可一旦升到了教员的职位,照理说他们就不会冒着名誉扫地、丢掉工作的风险往上爬了。很明显情况并非如此。

贝内特强调,“赢家通吃”的奖励系统以及寻求资金的压力驱使男女研究员做出学术不端的行为,也使得许多女性选择离开研究领域。“许多女性彻底厌倦了学术工作环境里的暗箱操作和严酷竞争,”贝内特说,“徇私舞弊只是促使女性离开学术领域去其他环境中寻求职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一。”

然而为什么生命科学领域的男性比女性更易学术不端?费里克·丰认为这受到了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差异可以从生物、社会和文化等多种方面来解释,”他说,“但我们也说不出到底是哪一个因素导致了学术不端问题的产生。”生物方面的原因肯定是有的,但作者也指出,最近的研究表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并增强。

不管原因为何,一个不变的现实是,虽然许多机构都对实习研究员进行强制性的职业道德培训,但学术不端行为依然存在。现在我们看到学术不端不仅发生在实习研究员当中,那么也许应该扩大职业道德培训的范围,把年长的研究员也包括进来,他们似乎才是问题的关键。

“学术不端是科学界的一个大问题,”卡萨德瓦尔说,“而数据显示男性的学术不端行为更严重,我认为作为科学家,我们必须了解这一问题并设法解决它。”

关于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易打破社会规则去冒险,科学界尚未给出结论性的答案,不过研究数据证实了这一现象。例如在美国,他杀案件的嫌疑犯有88%是男性,且男性占意外死亡总数的63%。不论此种行为是后天教养与环境造成,还是由固有的基因所致,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信息来源:EurekAlert!
文章题图:shutterstock.com  

The End

发布于2013-01-22,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不知知

果壳译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