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媒体见面会其实是Siri第二次与大家见面了。2010年,当Siri首次作为iPhone的第三方应用出现在苹果的App Store里。开发这个应用程序的是一个由24人组成的创业团队,随后,这个同样以Siri命名的公司被苹果收购。
那时,作为第三方应用软件的Siri说起话来语调更加随意,它能帮用户完成的任务也更多。作为Siri公司的合作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戴格·吉特劳斯(Dag Kittlaus)像作家塑造小说人物一样仔细塑造出Siri的态度和身世。吉特劳斯创造出的这位个人助理”与众不同”、”对流行文化有粗略的了解”,还有一点点”冷幽默”。
如果你向它打听那里有健身房,Siri会嘲笑你:“没错,你手机握得的确不太紧。”如果问它:”HAL最后怎么样了?”——HAL是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1968年指导的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中一台有头脑(还有谋杀倾向)、会说话的电脑——Siri会不高兴地回你一句:”我不想谈这件事。”当时Siri的词典里居然还有“Fuck”这样的词。
收购Siri后,苹果纠正了它说脏话的坏毛病,在赋予它一些新能力的同时,也大大限制了其他的功能。在以1.5~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iri公司16个月后,2011年10月,苹果发布了新的Siri。这时的Siri已经学会了多种语言。它现在可以在多个国家工作,为上百万用户提供服务。新的Siri还可以直接用语音回答用户的提问,而在此之前,它只能提供文字反馈。它还与iOS系统深度整合在一起,可以调用十几个iOS内置工具来完成像安排会议、回复邮件和查看天气这样的简单任务。
虽然这些新功能十分引人注目,但许多用户并没有意识到,新版Siri失去了许多曾有过的功能。毕竟,这个软件不只是一个普通的iPhone应用,它直接诞生于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人工智能项目。这个项目由美国国防部资助,目标是构建一个可以推理与学习的虚拟助理。
2010年Siri首次推出时,它可以与42个网络服务相连接——从餐馆点评网站Yelp、售票网站StubHub,到电影点评网站Rotten Tomatoes和数学计算网站Wolfram Alpha——然后Siri会将各个网站上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再回馈给用户。无需打开其他的应用软件,Siri就可以帮助用户买票、订餐馆或叫出租车。它几乎可以感觉到用户的好恶,按照用户的个性提供相应的建议。
在2010年的一场科技论坛上,Siri的共同创始人汤姆·格鲁伯(Tom Gruber)展示了它的能耐。他告诉Siri,“我想找一家离公司不远,情调浪漫的意大利餐馆”,后者马上把来自8个网站的信息完美地整合在一起,然后把最佳答案呈现出来。
在开发者的构想中,Siri应该是一个“任务引擎”。与呆板的搜索引擎不同,任务引擎可以与用户进行对话,然后给出相应的反馈。当你在酒吧里喝高了的时候,用谷歌搜索找车送你回家并不是件容易事;但任务引擎则可以理解你口中含糊的 “我喝高了……回家……”,然后帮你叫车。Siri 公司的目标不是打造一个更好用的搜索引擎,而是开拓一种使用互联网的全新模式。在他们的设想里,人工智能系统可以主动提供用户需要的答案,而不仅仅是找到相关的链接让用户自己做出选择。如果说搜索引擎定义了第二个网络时代,Siri的创始人则相信任务引擎将开创第三个网络时代。
任务引擎将成为你生活的伙伴——它可以预测你需要什么,并在你提出要求之前就打点好一切。Siri的开发者曾有构想过一个还未执行的功能,来帮助遭遇突发事件的旅客:当你发现你的航班被延误时,Siri早已为你准备好了其他备选航班、即将发车的列车班次和租车公司信息供你选择。
这个Siri——曾经的那个Siri——让我们看到了它的无尽潜能: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助手将融入我们的生活。软件开发者的目标,是创造出一个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的虚拟助手,它可以弥补人类大脑的局限,将我们从枯燥乏味的任务中解脱出来。
Siri的支持者们知道,苹果手中的Siri还没有发挥出它的全部潜能。“Siri的开发团队看到了未来,定义了未来,并打造出了第一个可以使用的未来。”摩根泰勒投资公司——第一批投资Siri的两家风险投资公司之一——的合伙人盖瑞·摩根泰勒(Gary Morgenthaler)说,“所以对我们这些创始团队的成员来说,Siri被收购后的发展速度很令人失望。”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虚拟助理争相在我们的手机上占据一席之地,苹果也开始面临更大的压力。他们需要充分利用手中的技术,把Siri重新打造成那个八面玲珑、积极主动的小帮手。曾经的Siri让我们看到虚拟助理的美好未来正在到来。也许现在的Siri只是iPhone的一个注脚,但也许用不了多久,iPhone就将成为Siri的注脚。
2003年,国防部下属的投资部门先进科研项目局(DARPA)找到了一家非盈利的研究机构SRI International,委托他们领导一项长达5年、500多人参与的项目。这个项目的目标是打造一个虚拟助理,美国政府希望利用其研究成果来帮助军队的指挥官,处理大量的战场信息和日常事务。虽然Siri并不是这一项目的直接成果,但这个叫做“可学习与组织的认知助理”(CALO)的人工智能助理,最终为Siri的开发提供了灵感与模型。
就这样,在国防部1.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下,上百名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展开了一次雄心勃勃,但又前途未卜的探索:教计算机如何在自然环境中学习。这样的项目对大多数企业研发部门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这间实验室(被SRI的研究者们戏称为”技术宅之城”)的工程师们要创造的,是一套可以观察用户行为,同时收集与用户的工作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从从中学习的助理软件。CALO项目的一位研究员大卫·伊斯拉埃尔(David Israel)表示,这项任务“不论从哪方面讲,都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