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9
需用时 05:17
把文化和生命备份到月球

(文/ Paul Marks)把地球想像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而月球是我们的备份硬盘。这样的想法已经催生出一些计划,要把月球变成人类宗教、文化,甚至基因财富的地外储藏处。

一些私营企业正在参与谷歌公司赞助的太空飞行竞赛,争取赢得数百万美元的大奖,上述想法背后的大佬们打算搭乘它们的顺风车。竞赛最早的飞行任务打算在2015年年底之前成行。

最终,商业月球着陆器可能会携带多种多样的文化典籍和生物学记录抵达月面。万一地球遭到世界性的瘟疫、核战浩劫或者致命的小行星撞击,这些典籍和记录便能在月球得到保存。

以色列的“月球上的摩西五经”计划,旨在将犹太教经卷《摩西五经》手抄本送到月面作长期保存。图片来源:redicecreations.com

首先被发射到月球的经典作品将是3部宗教和哲学文本。设立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月球上的摩西五经”(Torah on the Moon)计划,一直在设法委托私营企业将一部犹太教经卷《摩西五经》手抄本送到月面。如果成功,之后的飞行将携带印度教的《吠陀经》和中国古代哲学著作《易经》。

每一部文档都将被安放在一个适应太空环境的密封舱内。根据设计,这种密封舱能保护文档在至少10 000年内不受月球强烈辐射和温度变化的侵蚀。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美好计划。”团队的创立者、企业家及发明家保罗·阿维泽拉特(Paul Aouizerate)说,“这三部著作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文献,有着3 000多年的历史。对亿万人而言,它们意义非凡。”

阿维泽拉特说,这项任务是一种文化保护。不过他们打算运送的货物的宗教性质可能会惹恼一些人。

“《摩西五经》手抄本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在今天的犹太教中是最为神圣的器物。”英国剑桥大学的犹太教及希伯来语研究者尼古拉斯·德兰格(Nicholas de Lange)说,“这样的器物应当以极大的尊重和小心来对待。我觉得很难相信,把它发射到太空会符合这样的要求。”

为了让梦想成真,“月球上的摩西五经”团队曾希望让他们的首个密封舱搭乘以色列公司SpaceIL建造的登陆器。SpaceIL是谷歌月球X大奖赛的参赛者。对于在2015年年底之前第一个实现机器人登陆月球,然后令其行走500米并且传回两段视频的私营团队,谷歌将奖励2000万美元。

谷歌的月球X大奖,将为在2015年前率先实现月面软着陆,行驶500米并发回两段视频的私营团队,提供2000万美元的奖金。图片来源:ptscientists.com

全世界总共有18个团队参与竞争,包括两家最近被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授予合作商资格的美国企业。NASA批准它们使用测试实验室,并提供专家意见。不管是谁赢得了谷歌的登月金牌,月球上的摩西五经项目都会向有能力运送密封舱的团队支付载荷费用。

SpaceIL宣布它谢绝参与这项计划。现在,“月球上的摩西五经”据信正在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月球团队接触。这一家参赛者计划在2015年下半年利用一枚中国的长征火箭发射他们的登月器。

巴塞罗那月球团队顾问团的艾德·切斯特(Ed Chester)说,因为细节性的谈判还在进行中,该企业不会对这项任务的任何方面做出评论。不过5月中旬,欧洲航天局(ESA)在荷兰诺德韦克的分支机构证实,它已经接受委托,测试安放《摩西五经》手抄本的密封舱对太空环境的耐受能力。

极端温度

月球没有能够储热的大气层,赤道附近的表面温度在白天会飙升至123℃,晚间又会跌落至-173℃。ESA表示,密封舱在早期检测中没能承受住这种极端的温度,已经被送回“月球上的摩西五经”团队进行重新设计。

由于打算运送的是《摩西五经》的手抄本,阿维泽拉特希望向信徒募集1200万至1500万欧元,用于向宗教抄写员支付写下该文献304 805个字符的费用。对于印度和中国的两部著作,他们将采取其他的筹款模式。

在这本《摩西五经》之前,月球上已经有了一本1971年阿波罗15号指令长戴维·斯科特(David Scott)留下的《圣经》。那本红色皮革封面的《圣经》被搁置在一辆阿波罗月球车的控制台上。

阿波罗15号的月球车,宇航员戴维·斯科特将一本红色皮革封面的《圣经》放在了这辆车的控制台上。图片来源:NASA

当时阿波罗任务宇航员的宗教行为激怒了无神论活动家。他们声称由美国联邦政府出资的太空任务不应含有宗教内容。

“月球上的摩西五经”计划干净利落地避开了这个问题,因为X大奖赛的参赛者不被允许接受政府资助。经卷将是第一个以保护之名被送入太空的物体。

X大奖赛夺冠热门团队、美国加利福尼亚月球快车的首席执行官纳温·贾因(Naveen Jain)说:“我认为这些宗教并没有打算在月球上传播。这件事的意义在于保存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人性。”月球快车是X大奖赛的夺冠热门。

贾因认为,未来的项目应当选定一批人类代表性样本,比如说100万人,提取他们的DNA存放到月球上。“这样,万一小行星撞击像消灭恐龙一样扫清了我们,人类就可以得到拯救了。”

贾因的想法有可能成为现实:《新科学家》了解到,一家英国创业公司正在不事声张地发展一项往月球上存储人类和动植物基因组的任务——尽管这项计划的漏洞已经在地球上的种子银行计划中显现出来(见扩展阅读《储存的种子成了过时古董》)。

英国伦敦CMS 卡梅隆-麦肯纳律师事务所专门负责太空问题的律师乔安妮·惠勒(Joanne Wheeler)说,这种地外备份任务是能够增值的。她说:“好多个任务都在计划把宗教和精神符号放置到月球上,也在上面留存一些人类的踪迹。”

惠勒说,只要这些任务具有和平的目的,就不会牵涉到特定的法律问题。联合国《外层空间条约》仅仅规定了所有这样的计划都不可带有偏见,因此没人能够主张某一特定宗教或者某一特定种族的基因组不可以被送入太空。

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说,如果人类灭绝,月球甚至可以成为一座“宇宙墓碑”。他表示,“我们应当利用它保存人类最优秀的文明成果,比如米开朗基罗、贝多芬、舒伯特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参加谷歌月球X大赛的巴塞罗那月球团队,可能会把保存《摩西五经》的密封舱顺道带往月球。他们的月球车将由我国的长征火箭发射升空。图片来源:googlelunarxprize.org

人们期待着“月球上的摩西五经”团队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公布计划细节,包括将由哪一个团队运送他们的物品。

美国华盛顿史密松学会的罗杰·劳纽斯(Roger Launius)认为,这样的太空飞行与宗教联系起来并无不当,因为太空飞行的激情本身就带有很多宗教的印记。“这里面含有救赎的宗教观念,因为他们相信能使人类成为跨行星种族的太空飞行能力将拯救我们。”他说,“在发射现场我们都怀着朝圣般的心态,就像一种欣喜的宗教体验。”

联合国的条约保障了宗教作品上太空的权利,然而宗教毕竟远非人类文明的全部。不管是为了在浩劫之后重建人类文明,还是为了让亿万年后的外星考古者凭吊我们,你希望承载着我们这个物种的荣耀和尊严进入太空的,都有哪些物品呢?(编辑:Steed

 

编译自:《新科学家》,Life’s lunar backup plan

扩展阅读

储存的种子成了过时古董

出于在大灾难之后还能够令地球恢复青春的希望,一场把地球上的财富储存到月球的竞赛正在展开,计划中涉及的物品包括宗教文本、人类和植物基因组等等(参见正文)。

但是如果没有机会适应地球气候的变化,储存的基因和种子会不会成为没用的文物?

美国布朗大学的阿米提·韦尔切克(Amity Wilczek)和约翰娜·施密特(Johanna Schmitt)检验了在地球上存储了70年的拟南芥种子。他们在西班牙、德国、英国和芬兰的多个地点种植了不同种类的拟南芥,包括70年前的当地品种。

在每一个地点,他们都发现来自温暖气候区的拟南芥品种长势优于本地品种——这反映了它们被采集之后这几十年里的气候变化。“从某一地区采集的种子在未来可能不再适应当地的气候。”施密特说。

她补充说,地外种子银行是个有趣的想法,不过她认为气候灾变很有可能先到一步。不管怎样,为了确保成功,种子银行都应该将每个物种的基因多样性全面地保存下来。

相关的果壳网小组

The End

发布于2014-05-28,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秦鹏

果壳译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