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P彗星的形状,酷似大黄鸭。图片来源:果壳网友@红色皇后
去年7月,当欧洲空间局的罗塞塔探测器靠近目标,发回首批清晰照片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惊讶于这颗彗星彗核的形状。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的彗核,明显由一大一小两部分构成,它们粘连在一起,酷似一只大黄鸭。
现在,两位科学家利用三维计算机模拟,再现了类似“大黄鸭”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他们的模拟显示,“大黄鸭”是由两颗彗星缓慢碰撞然后合二为一的结果。
科学家模拟了两颗直径约为1千米的冰球,让它们以相当于自行车骑行的速度缓慢碰撞。两颗冰球相撞之后先是共同旋转,然后再次分开。较小的冰球会在较大的冰球上遗留下些许物质。模拟显示,两颗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使得两者在首次碰撞并分离大约1天之后,又再度发生碰撞,并最终合二为一。
计算机模拟的两个冰球相撞然后合并的过程。图片来源:nccr-planets.ch
而合并之后的形状,看起来有没有一些眼熟呢?
事实上,67P彗星并不是唯一一颗长得如此奇怪的彗星。在人类曾经近距离探测过的彗星里,103P/哈特雷2号彗星和19P/包瑞利彗星都展现出了类似的、由两部分粘在一起构成的形状。
这项研究5月28日在线发表在《科学快报》(Science Express)上,不只能够解释大黄鸭彗星形状的由来,还有助于帮助科学家理解太阳系早期行星形成的最初阶段。(编辑:Steed)
参考文献
- M. Jutzi, E. Asphaug, The shape and structure of cometary nuclei as a result of low velocity accretion, Science Express, 2015|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aa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