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
需用时 02:17
标题短,引用多?

芒果妖怪/译)对威廉·莎士比亚来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而对于科学家来说,简洁也许更难能可贵——简洁似乎和科研论文的引用频次有关。

艾德里安·拉提佛(Adrian Letchford)和他在英国华威大学的同事分析了论文数据库“斯高帕斯”(Scopus)中2007-2013年间发表的14万篇引用数最高的论文的标题。他们比较了论文标题的长度,以及每篇论文被其他同行评议论文引用的次数(这个数据有时候会被用来粗略衡量一篇论文的重要程度)。

“发表论文标题较短的杂志,其每篇论文获得的引用次数更多。”他们在《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上写道[1]

拉提佛表示,这个研究的初衷是为了写出更好的论文,并验证好文笔在科研中能否起到作用。谈到写作时,拉提佛说:“作为科学家,我们都饱受折磨。”尽管研究人员对他们的专业知识钻研至深,但常常难以向领域外的读者解释清楚。

杂志因素的影响

关于论文标题长度和引用情况之间关联,以往的研究结论存在分歧[2,3]。拉提佛承认,他们的论文也仅仅是一个“概念验证”,并不说明短标题就能吸引更多的引用。

其中一个干扰因素就是不同的杂志对于标题长度要求不同。《科学》(Science)上的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高于30次,该杂志要求论文标题在90个字符内;而论文引用数通常相对较少的《公共科学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系列期刊,允许的标题长度则在250个字符内。

为了解释这些差异,拉提佛也比较了相同杂志上不同论文的引用次数,发现这个规律仍然成立。

研究者将每一年特定期刊中的所有论文按引用数和标题长度进行排名,并将排名转化为相应百分数,再通过计算众多论文多年来的平均被引用情况(纵坐标)和平均标题长度(横坐标)得出两者关系。图中每个蓝色的圆圈代表一种学术期刊,圆圈的大小代表在该期刊中的文献取样量。结果提示,所发表论文标题较短的期刊,其每篇论文获得的引用次数更多。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然而,拉提佛和他的小组没有研究其他的可能因素,比如论文主题、作者资历以及其他影响论文引用率的因素所可能造成的影响。

英国坎特伯雷肯特大学商学院的书目计量学家约翰·明格斯(John Mingers)说,即使文章标题长度和引用频次有所关联,更严谨的分析很可能会发现这种关联的重要性非常微弱。比如说,可能仅仅只是某些领域普遍使用短标题,同时又引用较多。

“他们使用了大的数据集,这是好事,但也存在问题。而且,从这些结果中能获得的结论也十分有限。”他说。

越短越好?

《自然》(Nature)的自然科学主编卡尔·则梅李斯(Karl Ziemelis)说,不论标题长度是否对引用情况存在影响,简洁明了的标题都对作者有利,因为这样能提高读者发现论文的概率,而不是让他们一翻而过。《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的高级编辑梅根·伯恩(Meghan Byrne)也同意这个观点:“我觉得简短的标题更吸引我。”

约翰·艾恩尼德斯(John Ioannidis)是加州斯坦福大学的流行病学家,他正在研究科学出版,说这篇论文是“一篇很有趣的论文,但我觉得结论不太可靠”。他补充道:“我会继续纠结我的论文的最佳标题,但并不会担心标题长度是否可能影响论文的引用情况。”

不过,这个研究至少已经影响了一篇论文的写作——基于他们的发现,拉提佛说研究小组花了不少时间给论文起名。

“做了那么多研究,我们想,‘最好起个好标题’。”他说。

他们选了《短论文标题的好处》(The advantage of short paper titles)。

(编辑:Calo)

参考文献:

  1. Letchford, A. et al. R. Soc. Open Sci. http://dx.doi.org/10.1098/rsos.150266 (2015).
  2. Jamali, H. R. & Nikzad, M. Scientometrics 88, 653–661 (2011).
  3. Jacques, T. S. & Sebire, N. J. J. R. Soc. Med. Short Rep. http://dx.doi.org/10.1258/shorts.2009.100020 (2010).

​文章题图:《神探伽利略》视频截图

 
 
The End

发布于2015-09-01,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Boer Deng

《自然》新闻记者,专栏作家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