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种日历
2101
需用时 04:12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这就是传说中的鲁冰花

听众

主持人你好,我想点一首歌。

主持人

好的,请问你想点什么歌呢?

听众

我想点一首Lupinus luteus

主持人(一脸懵逼状)

喂?能听到不?啊,可能是信号不太好,让我们换下一位听众。

深夜电台的分割线

豆科植物种类多样,分布广泛,是世界植物物种多样性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几乎在各个方面都有豆科植物的影子。今天的主角多叶羽扇豆Lupinus polyphyllus,就是其中一例。

多叶羽扇豆。图片:wikimedia

一离家就长不高

多叶羽扇豆所在的羽扇豆属规模不小,大约有200种,其主要分布中心在美洲,另有一部分种类集中在地中海南北两侧,所有在东亚地区能看到的种类都是引种而来。

多叶羽扇豆是一种多年生草本,在老家北美身高通常能达到1.5米,而在我国引进栽培的区域则很少超过1米。

离开老家就长不高。图片:不认识植物

多叶羽扇豆的种加词polyphyllus是“叶子很多”的意思,合成自两个希腊语单词,分别是πολύς (polús) “很多”和φύλλον (phúllon) “叶子”。这个名字也比较符合其特征——多叶羽扇豆的小叶数量确实比羽扇豆属其他常见种类要多不少。

掌状复叶的小叶通常为9~15枚,叶柄远长于小叶,自然种群内的个体一般开蓝色系的花,所有花汇集起来形成了一个远比叶长的总状花序。

冲出美洲,走向世界

尽管目前美洲有着羽扇豆属的大多数物种,但早期分类学家却是在家门口开始研究这个家族的,这一点从羽扇豆属模式种白羽扇豆L. albus的原产地是地中海沿岸就能看出来。

白羽扇豆。图片:Nigel Cattlin / FLPA /mindenpictures

欧洲的羽扇豆属种类虽然不如美洲丰富,但它们却在欧洲人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定的分量。比如白羽扇豆在欧洲栽培面积广大,是一种比较好的植物蛋白来源;另一种欧洲原产的黄羽扇豆L. luteus则是非常好的观赏植物,随着欧洲人的脚步走向了世界各地。

黄羽扇豆。图片:Roger Wilmshurst / FLPA / mindenpictures

园艺家的抉择

19世纪20年代,多叶羽扇豆被苏格兰植物学家大卫·道格拉斯(David Douglas)从北美洲带到了英国,从此进入欧洲园艺学家的视野。

多叶羽扇豆有多个英文名,如large-leaved lupine、big-leaved lupine、many-leaved lupine等,在园艺学上更常用的名字则是garden lupin,这足以体现它在花园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了。

自然种群的多叶羽扇豆几乎都是蓝紫色系的花朵,与我们在现代园林应用中看到的花色有较大出入。这主要是因为现在花园中种植的多为杂交培育出来的个体,所以就拥有了亲本中其他种类的花色。

黄色系与红色系多叶羽扇豆。图片:不认识植物

多叶羽扇豆杂交工作中最突出的成果来自英格兰园艺学家乔治·罗素(George Russell)。20世纪初他就开始了相关工作,当时还没有现代育种技术,他所使用的是杂交这样最传统的方法。

在整个过程中,一方面为了避免花粉串粉,另一面方也因为罗素性格比较执拗,他对所有不满意的杂交结果都采用了最严苛的处理方式——直接连根拔起扔掉。

这个方法看起来虽然有些残酷,但确实很有效。经过20年的努力,罗素终于培育出了理想中的品种,这些品种花更大更密集,色彩也更多样。今天,我们将这些品种统称为罗素杂交群(Russell hybrids)。

来自罗素杂交群的一株多叶羽扇豆。图片:Fbot / wikimedia

各种各样的栽培品种。图片:Mr. Tickle / wikimedia

一家欢喜一家忧

园艺学上的巨大成就给我们带来了更多彩的花园世界,但多叶羽扇豆的杂交却也加重了另一个珍稀物种的受威胁程度。

卡纳蓝灰蝶Lycaeides melissa samuelis是一种曾经分布在北美洲多个区域的小型蓝灰蝶,寄主植物仅限于分布区内的一种羽扇豆——宿根羽扇豆L. perennis

卡纳蓝灰蝶。图片:Hollingsworth, J & K / wikimedia

宿根羽扇豆可以与多叶羽扇豆及其杂交种进行天然杂交,而卡纳蓝灰蝶难以寄生在杂交产生的种子上,妨碍其完成生活史。更不幸的是,北美人民还在继续向更多有宿根羽扇豆的地方种植多叶羽扇豆,因为这会给园艺界带来更多的杂交种子。

宿根羽扇豆。图片:cassi saari / wikimedia

“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文章开头那个小剧场里的歌名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是什么,然而换成中文名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这首歌就是《鲁冰花》,也是同名电影的主题曲,这部电影则由一部创作时间更早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

所谓的鲁冰花即羽扇豆属植物,这一名字来自羽扇豆属名Lupinus的音译。歌曲对应的故事发生在台湾,台湾种植的羽扇豆属植物均为日据时期由日本人引进。因为羽扇豆属植物具有根瘤菌,可以进行固氮,在一些一年生种类结实之后,直接将植物体捣碎掩埋于地下,可以改良土壤,因此茶园中多有种植。

多叶羽扇豆品种'The Chatelaine'。图片:Rob Duval / wikimedia

小说原文中并未专门说明茶园中的羽扇豆具体种类,不过却多次提及黄色花朵,也对其他特点进行了描写,而且电影场景中出现的也都是黄色花。从形态上看,这里的鲁冰花应该就是原产欧洲的黄羽扇豆了。这样看来,小剧场里的“听众”倒是没有搞错物种。

“鲁冰花”一名的来源尚有另一种说法。因为羽扇豆属植物在台湾种植颇多,茶园路边随处可见,因此台湾客家话将其称作“路边花”,久而久之流传为“鲁冰花”。这种说法并没有确凿的考证,只是大家觉得很有意思,因此流传甚广。

“家乡的茶园开满花。”图片:不认识植物

羽扇豆属学名Lupinus的含义,一般认为有两个意思:一是说它像狼(Canis lupus)一样拥有生存活力,生长迅速,能够快速占据土地;二是痛苦、苦涩的意思,可能是因为未经处理的种子味道苦涩,吃到嘴里让人愁眉苦脸。两种解释孰对孰错,目前尚无定论,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不过“痛苦和苦涩”这个解释倒是多少能和中华民族的近代历史相呼应,毕竟台湾最早引进鲁冰花做改良土壤之用,全拜日据所赐。

“妈妈的心肝在天涯。”图片:《鲁冰花》

室外自然状态下,多叶羽扇豆的花期通常可以与同地域的郁金香接续,因此在引入中国后经常与郁金香搭配,形成持续性的花展。

尽管我国各地的植物园和公园种植了大量多叶羽扇豆供人们观赏,但大多数个体都是杂交而来。如果要欣赏到真正原生的多叶羽扇豆,可能我们就需要努力攒钱,然后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飞到它的老家去一睹芳泽了。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4年的第286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不认识植物

点击图片

认识更多美美的花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当岁月凝结成文明

当我遇见你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豆科 含羞草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The End

发布于2018-10-12,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