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小就喝茶长大的国人而言,喝的茶叶不来自山茶科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金银花、枸杞、红枣、决明子、绞股蓝、罗汗果、柚子皮等等来自各类不同植物的不同器官泡出的茶水,大家应该都喝过吧?今天要介绍的植物,和甚得国人欢心的“苦丁茶”关系密切。
大叶冬青的大叶子长相看似十分粗犷,竟然也能被人类拿来泡茶喝。图片:UFEI / Cal Poly
如果你读过物种日历之前的这篇<大叶冬青>,可能有印象它是苦丁茶的原料——虽然制作苦丁茶的植物远不止大叶冬青一种。
苦丁茶。正版素材来源:图虫创意
花小色淡,胜在量大
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所在的冬青科(Aquifoliaceae)是一个单属科,就是说,科里只有冬青属这一个属。冬青属是一个大家族,全球约有400~500种,广布于南、北半球的热带至温带,以中、南美洲和亚洲热带种类最多。在我国,冬青属约有200余种,主要分布在冬季相对比较温暖湿润的南方省区,除少数种类冬季落叶外,大部分种类均是四季常绿的乔木或灌木。
大叶冬青可以长成大乔木。图片:KENPEI / wiki commons
大叶冬青是一种四季常绿的大乔木,树干挺直,叶片呈长矩圆形,墨绿而光亮,质地坚硬,叶缘有明显的锯齿。春季从小枝叶腋开出成簇的黄绿色小花,花四基数(花瓣和雄蕊均4枚),但常由于雌、雄蕊功能败育而从正常的两性花变为单性花(即雄花的雄蕊正常,但雌蕊子房萎缩不育不能结果;雌花则恰恰相反,子房正常发育,但雄蕊退化失去传播花粉的功能)。
大叶冬青黄绿色的花。图片:Daderot / wiki commons
为尽量避免自花传粉,大叶冬青雌、雄花常生长在不同枝条上,开花时没有太大的观赏价值,但胜在量大,盛花时有淡淡的香气,常招引不少蜜蜂前来采集花粉。
惊艳的果实才值得观赏
观赏大叶冬青最好的季节是秋冬季节,当果实全部转为鲜红色后。尤其是在一场大雪过后,满树红果点缀在白雪之下,美艳动人。大叶冬青观果期很长,可从9月中下旬一直到次年1月;且生性强健,耐移植,萌芽力较强,极少受蚧壳虫危害;再加上耐干旱瘠薄,耐零下低温,综合来看是一种极其优秀的乡土观果植物,很适合向长江以北地区推广应用。
大叶冬青的果。图片:Bayard Cutting Arboretum
除了大叶冬青,冬青属中还有许多种类可用来观赏,它们大多具有四季常青的革质叶片和秋冬季鲜红色的果实。目前园林中常用的有枸骨(I. cornuta)及其品种无刺枸骨(I. cornuta 'Fortunei')、枸骨叶冬青(I. aquifolium)、冬青(I. chinensis)、铁冬青(I. rotunda)等。这类植物常年均是浓绿的叶片,花小且为黄绿色,就算开花也吸引不到人们的注意,基本属于没人注意的背景植物,但果实成熟后,鲜红色的果实常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枸骨(I. cornuta)的果实同样经冬不凋,红彤彤的,非常可爱。asianflora.com
东方的树叶茶
今天,在我国各地所用的苦丁茶植物原材料有着非常大的差别。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冬青科冬青属植物为主的大叶苦丁茶,如华东地区使用的大叶冬青、两广及海南地区使用的苦丁茶冬青(I. kudingcha,注:本种已并入扣树I. kaushue)和枸骨;另一类是以木犀科女贞属及近缘属种为主的小叶苦丁茶,主要见于西南地区,如丽叶女贞(Ligustrum henryi)等。
木犀科的丽叶女贞,从花到叶,和冬青科的植物们长得很不一样。图片:helicongus / flickr
用女贞属植物制成的小叶苦丁茶。正版素材来源:图虫创意
作为一种在民间被广泛饮用的植物药茶,苦丁茶在我国已有2000年的饮用历史。在古代典籍中多称之为“皋[gāo]卢”、“瓜卢”、“苦䔲[dēng]”,被奉为药、饮兼用的佳品。
据东汉《桐君录》记载:“南方有瓜卢木,亦似茗,至苦涩,取火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而交广最重。”另外,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也记载:“皋芦叶……出南海诸山,叶似茗而大,南人取作当茗,极重之。”那么,被古人看重的“皋芦”是今天哪种植物呢?
苦丁茶和茶叶。图片:Shizuha / wiki commons
遗憾的是,古人对植物的描述不像如今的植物志那样细致入微,流传下来的只有只字片语的介绍。唐代《茶经》《海药本草》描述与前文差不多;清代《高要县志》略有补充:“苦䔲,树高数丈,叶似批把,甚苦。”我们可以从这些古籍的描述中推测,古代的苦丁茶树是一种原产两广一带、叶片似枇杷树的大叶子乔木,作茶饮味道非常苦涩。
苦丁茶,喝哪种更正宗?
那么,根据古籍的描述,大叶苦丁茶明显才是真正的苦丁茶,源植物主要是大叶冬青和苦丁茶冬青。但这两种冬青形态十分接近,区别仅在于幼枝是否具柔毛、雄花序单个分枝小花数量、果实大小、果核皱纹等微观形态上的差别,一般人不仔细看基本上无法轻松区分这二者。而且,制作苦丁茶主要使用的是花期前的嫩芽和刚展开的新生叶,想靠茶叶的形态判断定种简直天方夜谭。
苦丁茶冬青,现在正式中文名应该叫扣树。图片:foodland.at
除了微形态上的差异,这两者在产地上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大叶冬青主要原产于我国长江以南的湖北、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而苦丁茶冬青主要分布两广、海南及云南、四川南部。因此,华东地区普遍认为大叶冬青做的苦丁茶最正宗,而华南地区则认为苦丁茶冬青最正宗——基本就是按照就地取材的传统习俗来的。
按我们<上次说过的叶形标准>,你会如何描述大叶冬青的叶子?图片:Lisa Miner / Plantilus
目前,关于两者的化学成分差异分析还未见有靠谱的论文分析,不过根据“同科同属的植物化学成分也相近”这一普遍规律,可以推测二者在口感、风味上最多就是有些微小差异。
因此,一般人也不会去较真喝的大叶苦丁茶到底源自哪种冬青,只要知道是苦丁茶就好了。至于到底哪家的苦丁茶更正宗,这无非是一个商业品牌的争论,只要你喝得开心就好。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4年的第166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辰山帮看君。
果壳商店热卖款·叶子本
80种单叶空白页+20种复叶彩页
插画+中文名+拉丁名
笔记本也可以是科学有料的图鉴
精选用纸 + 180°摊开的装帧设计
让你超想写字,还方便拍照嘚瑟
长按二维码
多彩自然随心记
“一本自然”系列已有经典八色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当岁月凝结成文明
当我遇见你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冬青科 欧洲冬青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收集自然,就戳阅读原文
图虫创意 • 正版图片联盟 • 物种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