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种日历
2416
需用时 04:49
真吵呀,吵得我都听不见自己的想法了

 猛犸

2018年,叶猛犸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崭新的故事。

在银河系猎户臂偏远的那颗小小的蓝色行星上,

动植物们,都是如何思考、如何生存的?

每个周末的午夜,带你一同巡游。

蓝星调查手记

为什么要一起生活?

大概是太年轻……

思维活动记录片段 0090493

(已翻译为本地语言)

“群体生活”,一种蓝星上常见的生活方式。我见过不同生物的群体生活方式,大概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群体成员共同劳作各有分工的生活方式。这类生物往往体型较小,而且都有六条腿,有些有翅膀,有些没有。目前还不知道六条腿这个特征和群体生活有什么关系。是因为它们有六条腿所以才采用了这种生活方式吗?

这类生物总是一副很繁忙的样子。他们一起去获取食物,一起防御外敌,一起抚养后代。他们当中只会有一些简单的分工。而且就我观察,在这样的群体中,往往只有一个个体有繁殖能力。也就是说,他们是一个大家族。

这类生物的智力似乎不太高。结果就是,这些生物也许称得上勤勉,但是效率实在是有些太低。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数量总是这么多的原因;用数量来弥补效率的不足。

可能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不高,所以没有发现偷懒的现象。每个个体都非常勤快,而且似乎带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乐观性格和自豪感。我曾经观察到许多次,他们会把没什么用的东西搬回自己的巢穴,而且还对此非常自豪。没有谁会对这种行为持异议,相反,他们会像欢迎英雄那样欢迎这些除了一把力气就什么都不剩的家伙。

若是其中有些个体的智力稍微高一点,应该很容易发现这种群体生活的弊端。另外一些生物就发现了漏洞。他们会混进这些生物的巢穴中,假装自己是他们中的一员,过上了舒舒服服不劳而获的幸福生活。

没有足够智力,勤快也不是什么好事。

思维活动记录片段 0090494

另一类群体生活方式,更像是许多零散个体的组合。他们仅仅是生活在一起,没有明确的等级制度,没有分工。这种群体在海里、在陆地上和在空中都存在。当这些生物聚集成很大的群体的时候,场面往往还很壮观。

这种壮观不只是数量带来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些群体中的个体们,表现出了很特别一致行为——让他们看起来甚至像是一个巨大的个体那样。

这种方式有点奇特。在这些群体中,并没有发现明显的领袖或者层级结构,但是他们却能以很快的速度做出决策,并且几乎在瞬间传遍整个群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似乎是群体成员一起决定的;而且所有的个体都遵从这些决定。只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我才观察到个体脱离群体的情况。不过往往很快他们又都融入群体之中了。

一开始我认为他们有什么高效的沟通方式,是我还没发现的。但是选择了几个不同生物的群体、做了多种测试之后,发现他们彼此之间并没有频繁联络,也完全没有共享智力的迹象。到底是什么原因,我还不知道。

不过这种群体生活方式,显然有其意义。无论是在获取食物、面对捕食者、或者仅仅在减少运动消耗的能量方面,群体都比个体更有优势;而更快的沟通和决策,显然意义重大。

思维活动记录片段 0090575

群体的运动会更节省运动所需的能量吗?似乎并不能一概而论。我有点想当然了……的确,有些会飞行的生物可以以特殊的队形来节省能量,但是并非都是如此。

比方说我最近观察到的鸽子,就会在群体运动时花费更多的能量。我仔细计算过,的确是这样。

在鸽子群中,单个鸽子的飞行方式是很混乱的。他们往往会突然急转弯;而且我观察到,在群体飞行时,他们拍打翅膀的速度会比单独飞行时快得多。一定有什么巨大的好处,才能抵消这种群体飞行的坏处。

所以我就有了两个问题。也许和鸽子聊一聊能得到答案吧;但是要让我面对一大群生物,还是有点不舒服……

思维沟通活动记录片段 0090821

(思维翻译机信号同步)

:你好呀。

蓝星物种(获得编辑授权,以下以“家鸽”替换该“蓝星物种”。):你是谁?为什么你会在我脑子里?

:我是一位调查员,想要请你回答几个问题。现在方便吗?

家鸽:要是你能从我脑子里出去,可能会更好一点。我脑子里已经太拥挤了。

:抱歉,我们可能没有别的沟通方法。

家鸽:那好吧。不过我可能会比较烦躁。

:好的。请问,你们为什么会成群地飞行?这样飞行是不是比独自飞行更费力?

家鸽:的确。一起飞行不仅更费力,还很吵。吵得我都听不见自己的想法了。但是没办法,因为我们是成群生活的生物啊。不像那些更强壮、更凶猛的生物可以独自生活。我们要想要生存,就只能生活在一起。真是倒霉的宿命。

:听起来,你似乎对这种生活方式不大满意?

家鸽:当然不满意。要是你身边都是一帮笨蛋,你也不会满意的。

:……你是说,和你一起生活的……呃,伙伴们,都是笨蛋?

家鸽:当然。要是我们更聪明一点或者更勇敢更强壮一点,就没必要在一起生活了。

:那么你自己……呃,稍等,我重新组织一下语言……

家鸽: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当然也是个笨蛋,不过至少我还知道不满。而我周围这帮家伙,连不满都不会有,以为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样。

:那,好吧。我本来以为你会说,成群飞行是因为更容易找到食物,或者更容易躲避捕食者什么的……

家鸽:当然,既然不够聪明、力量不够大,就只能靠数量。一直都是这样子的。弱小的动物才会抱团。不过也不一定。去年我就遇见过一个笨狐狸,他就非常想要和其他动物生活在一起——狐狸!你能想象吗?

:狐狸?呃,我前阵子倒是听说过一只狐狸的事。是不是要去找喵星的?

家鸽:是的是的,你也认识?狐狸这种生物,本来应该是很适合独立生活的,但是那只狐狸不知道吃错了什么。

:还不认识……不过听说过。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认识吧,世界真小啊。那,我还有一个问题。

家鸽:嗯。问吧,趁我还不那么烦躁。

:我注意到你们在成群飞行的时候,像一个整体那样整齐划一。但是没有鸽子给出指令,你们之间似乎也不交流。是这样的吗?

家鸽:嗯……我想了想,的确是这样的。

:那么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有什么沟通的方法吗,或者你们会在一起飞行的时候共享彼此的想法?

家鸽:没有吧。自然而然就是这样了。

:这么神奇啊……

家鸽:要是非要说的话,我们也就是看附近的笨蛋怎么飞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

:是这样啊……谢谢。

家鸽:咕。

思维活动记录片段 0090822

看来这个鸽子对生为鸽子怨念很深呢。大概是觉得自己不够强大,所以只能和其他鸽子一起生活的缘故吧。但是,即使够强壮够聪明,就一定能适应独自生活吗?

我曾经看到过一些大猫,应该算是够聪明够强壮了吧,可是他们也在一起生活啊。还有那只想要找喵星的狐狸,看起来也不怎么喜欢独自生活的样子。

这只鸽子缺乏的,可能只是足够的空间吧……或者还是太年轻了?


这只鸽子是不是似曾相识?<戳这里>有惊喜。

还可以回复“猛犸的故事”看更多。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当岁月凝结成文明

当我遇见你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鸠鸽科 厚嘴绿鸠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The End

发布于2018-03-31,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