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次耧斗菜那期物种日历讲了一次语文课之后,这回又要和大家一起认字了!今天的主角是大麻鳽Botaurus stellaris,这个鳽字我并没有找到简体的,也许用五笔输入法能打出来吧。
今天的主角带大家来认字啦。图片:Mike Barth / flickr
我认识不少动物学相关人士都把这个字念作“研”,甚至有些工具书中也是如此,其实在字典里它有三个音[jiān]、[qiān]和[zhān],意思各不相同,在大麻鳽里应该读[jiān]。
身着迷彩、藏身芦苇丛的你
我并不是音韵学的专业人士。之所以能确定读音,是因为鳽读[jiān]时其意为鹭,而大麻鳽正是鹭科的成员。大麻鳽[jiān]是麻鳽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最大纪录接近80厘米,在整个鹭科中也算是大个子。
扑腾起飞时,也是霸气满满呢。图片:Jerry Hawker / flickr
和苗条的白鹭、苍鹭等远房亲戚比起来,大麻鳽的体型看起来又壮又胖。它的腿和脖子本来就都比白鹭短粗,平时还总是缩着脖,喙也粗壮如锥子一般。
浮夸的长脖子_(:з」∠)_。绘图:翼狼Elang&小米
除了头顶是黑色的以外,大麻鳽浑身羽毛的底色基本都是土黄色,背部和翅膀上有黑色宽条斑,腹面有着白色和深褐色的纵纹,再加上黄绿色的脚,构成了一套绝佳的迷彩服。
大麻鳽虽然脖子挺长,不过平时一般都缩着。图片:Rock Dweller / flickr
每种迷彩服都有适用的环境,大麻鳽的也不例外。它主要生活在浅水水域的芦苇丛中,黄黑相间的体色在枯叶中本来就是不错的伪装。每遇风吹草动,大麻鳽还会原地静止不动,头颈向上方伸长仰面朝天,腹面的条纹伸直,整个鸟都融入背景,在芦苇丛中遁去身形。不过只要离开了芦苇丛,这伪装就毫无作用了。
隐身啦。还能瞅见我么?图片:Eugenijus Kavaliauskas / flickr
独来独往的城市候鸟
大麻鳽在繁殖期外的时间里都是独行侠,雄性的领域性还很强,如果两只雄鸟领地范围重叠了,经常会发生激烈冲突。和其它鹭科鸟类一样,大麻鳽也是肉食性,它们的主食是小鱼和其他各种吞得下去的小动物,觅食的时候一般都是在芦苇丛中缓慢踱步,时不时低头在水里啄两口。
水中踱步的大个子,偶尔伸长了脖子望望天。图片:Oskari Heimonen / flickr
大麻鳽有两个亚种——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指名亚种和生活在非洲的非洲亚种。我国只有指名亚种分布,大江南北都有它的身影。大麻鳽在我国华北和东北一般是春天来秋天走的夏候鸟,而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很多地区则是冬候鸟或者不迁徙的留鸟。
春江水暖,于是展翅回归。图片:Bert Koppers / flickr
在我所居住的北京,大麻鳽是城市野鸟中体型比较大的一种,在不少市内湿地中都能看到,也因此成了拍鸟大爷们算计的目标。他们会用钓鱼线拴着鱼把大麻鳽从芦苇丛中引诱出来,然后拍下各种不自然的照片,虽然标榜自己爱鸟,但实际上给鸟带来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另外,有些公园由于景观设计不当,导致每年都需要在生长旺季割芦苇,对大麻鳽的生存造成了威胁。
修剪完的芦苇就挡不住我的帅气的身影了!图片:El1saB / flickr
求偶期间,那低沉的嗓音
在英语中,大麻鳽叫做great bittern,麻鳽属则统称bittern,和属名Botaurus同源,是拉丁语中būtiō(鹭)和taurus(公牛)的合体。一个水鸟,为什么能和牛联系起来?大麻鳽平时不常鸣叫,偶尔能听见它“哦~哦~”的叫声;在繁殖期,雄鸟在求偶时会弯曲脖子,让颈部的羽毛蓬起来,发出沉闷而短促的求偶叫声,有点像牛叫,也有点像低音版的呜呜祖拉(也就是南非世界杯上观众吹的那个东西)。
求偶的雄鸟。图片:Dominik Chrzanowski / 35photo.ru
大麻鳽的巢也建在芦苇丛中,亲鸟会用芦苇等植物材料筑成浅盘装的巢,然后生下五六枚卵。主要的孵化工作是由雌鸟完成的,雄鸟大部分时间负责警戒,警戒的方式主要是暗中观察(并不太会驱赶其它鸟类)。
守护孩子们的亲鸟。图片:doc.govt.nz
经过二十多天的孵化后雏鸟就出壳了,雏鸟初生时虽然体表有绒羽、眼睛也睁开了,但是还不能离巢单独行动,所以被看作半晚成鸟。雏鸟长得很快,出壳7天后就开始长羽毛,十几天就能离巢活动。这时如果在巢中受到惊吓,雏鸟们会跳入芦苇丛中四散躲避,出壳两个月后就可以独立生活了。
巢中的卵和有点炸毛的雏鸟。图片:pinterest
麻鳽属的成员除了大麻鳽还有另外三个,都擅长在草丛中伪装,它们分别是美洲麻鳽Botaurus lentiginosus、大嘴麻鳽Botaurus pinnatus和澳洲麻鳽Botaurus poiciloptilus。
小伙伴之一:美洲麻鳽。图片:leesbird.com
美洲麻鳽生活在北美洲,比大麻鳽体型略小,颜色更偏棕褐。大嘴麻鳽也叫南美麻鳽,居住在南美洲,身上的花纹细碎,远看像数码相机拍显示器时出现的摩尔纹。澳洲麻鳽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整个背部都是深褐色的。
花纹细碎的大嘴麻鳽。图片:Cláudio Dias Timm / flickr
背部深褐色的澳洲麻鳽。图片:richardhallphotography.com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有萌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鹭科 条纹虎鹭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