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娘说:
今天要讲一个灭绝了的“好爸爸”。如果觉得这个故事太悲伤,就去看看自然界的很多“好爸爸”吧,<戳这里>,去年父亲节的时候日历娘带你们盘点过。
2005年之前,没有人知道这个物种。
2006年,人们突然发现,这个盛产好爸爸的物种濒临灭绝。
2008年,它们被正式描述,定为新种,被赋予了名字。
2009年,该种已知的最后一只雌性死亡。
2016年,研究者悲伤地宣告:这个物种可能灭绝了。
它们是巴拿马树蛙(Ecnomiohyla rabborum)。2005 年,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中美洲国家巴拿马中部科克莱省的安栋谷考察时发现了它们。那里南面就是帕里塔湾。巴拿马树蛙生活在海拔 900~1500 米的热带云雾森林中,整个种群的分布范围不足 100 平方公里。
最后一只巴拿马树蛙。图片:wikipedia.com
它们体型不算很大,全身呈棕色,四肢和背部有绿色的斑点,体长有 6~10 厘米,前后肢的外缘有波纹状的褶边。这种树蛙指趾上长有宽厚的蹼和巨大的吸盘,会在树枝上跳跃后利用指趾的蹼在空中滑翔,滑翔距离可超过 9 米。
会飞的好爸爸
在繁殖季,巴拿马树蛙雄性成体的前肢会膨大,肱骨和拇指会在皮下突出黑色的角质化的棘刺,这些棘刺会让雄蛙更容易抓紧配偶。成体雄蛙在繁殖季具有很强烈的栖地意识,会据守在有积水的树洞中大声的鸣叫以吸引雌蛙前来交配。
交配结束雌蛙产完卵就会自行离开,但雄蛙都是好爸爸:护巢孵化、抚养蝌蚪的重任,全都由雄蛙来完成。有意思的是,雄蛙会用自己的皮肤来喂养蝌蚪,爸爸们会伏在水里让蝌蚪来咬食自己背部的皮肤。在它们之前,科学家只发现过雌性两栖类这样养育后代。
巴拿马树蛙是一种新大陆树蛙,也叫树蟾或者雨蛙。图片来源见水印
但自从被世人发现后,这个种群的数量就急剧的减少,仅在 2006 年,整个巴拿马树蛙种群数量就骤减了 75~85%。2007 年以后在该地区就再也没有发现过它们小小的身影。
人类努力,终归徒劳?
为了保存巴拿马树蛙,2008年,亚特兰大植物园与动物园启动了名为 "frogPOD" 的拯救计划,试图利用封闭的实验室将人工饲养环境最大程度地模拟成 11 种受保护的濒危蛙类的栖地环境。被转移进来的巴拿马树蛙,生活在近乎完美的温湿度环境中,但噩耗依旧一个接着一个。
frogPOD项目实验室,位于一个集装箱改装成的房子里,其貌不扬。图片:Atlanta Botanical Garden
2009 年亚特兰大植物园里饲养的一只成体雌蛙永远地离开了,它是世人所知的最后一只雌性巴拿马树蛙……三年之后的 2012 年2月17 日,植物园饲养的两只雄蛙中的一只被处以安乐死。死前,它健康持续恶化,为防止无法用于保存基因,研究团队只得让它先走一步。
就这样,世界上最后一只巴拿马树蛙孤独地生活在亚特兰大植物园。园方给它取了一个名字,“Toughie”。这个名字是frogPOD 的巴拿马树蛙专职饲养员马克•曼迪卡(Mark Mandica)的六岁儿子安东尼(Anthony)给取的。
Toughie,摄于2016年。图片:Joel Sartore / NGC
壶菌——两栖动物的“杀手”
这一切,都是蛙壶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的“功劳”。蛙壶菌最初于 1988 年被发现,随即人们意识到,它们在两栖类动物中制造了“大屠杀”,并引发了多个物种的灭绝。
蛙壶菌一般可以在 4~25℃的温度下生长,在17℃以上时,它们过得更舒服。它们的主要袭击方式是,入侵感染蛙类的表皮。
蛙壶菌的生命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它们的游动孢子在两栖类表皮物质的吸引之下,从水中短距离游上表皮定居;接着,定居后的游动孢子囊产生更多的游动孢子,反复侵染寄主的皮肤。图片:habitatadvocate.com.au
感染后挂着烂皮的蛙,会浑身无力,不能找到遮蔽处、不能逃跑、失去正常的反射作用,出现不正常的姿势,最终导致死亡。更可怕的是,蛙壶菌的基因组多样性非常高,这会让寄主的免疫系统更难组织有效的防御。
壶菌病原发于非洲,后经由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的贸易传播至世界各地。也有研究显示美国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也是蛙壶菌的携菌者。
未来,人类还能做什么?
实际上,蛙壶菌在自然界仍有着克星:不少微小的生物可以吃掉蛙壶菌的孢子,例如轮虫、细菌、草履虫和水蚤。当水域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够高时,蛙壶菌对两栖类的伤害就会比较小;但是当水域环境被破坏,蛙壶菌就没有天敌了。
2014年6月,纪录片导演Louie Psihoyos 来到亚特兰大植物园为这些濒临灭绝的蛙类拍了一组影片。同年9月20日,巴拿马树蛙如约登上了纽约联合国大厦。 图片:Atlanta Botanical Garden
一种两栖类的灭绝,短期内并不会对人类带来什么损失。这就是蛙壶菌持续肆虐、灭绝了多个物种还没有被人类阻止的原因:人类太忙了。也许我们只能指望自然找到自己的方法,拯救自己的造物。
2016年9月,Toughie,这位曾经的好爸爸,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它的遗体被冷冻以备将来的研究。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暂缓手中的工作,俯身拯救这些皮肤光滑又冰冷的四足动物;但巴拿马树蛙,可能再也不会回来。
两栖类与大熊猫,谁更具有保护价值?<戳这里>看看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大熊猫。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有萌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树蟾科 红眼树蟾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