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几年前那风靡一时的手机游戏“愤怒的小鸟”吗?这款游戏一经推出,就以简单易上手的操作、丰富多变的玩法吸引了大量玩家。记得当时,这款游戏几乎成了手机游戏的标配之作。
熟悉的ANGRY BIRDS。图片:tuaw.com
而游戏中出场的第一个角色、也是整个游戏系列中最常用的主角,是一只红通通、圆滚滚、头上带着一撮呆毛的小鸟,还带着一对又黑又粗“眉毛”。这个角色可不是游戏主创人员空想而来,它的原型,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在北美地区赫赫有名的北美红雀(Cardinalis cardinalis)
啊哒~原型出现!图片:dailymail.co.uk
这配色,想不红都很难!
之所以会被选作游戏的主角,只需要看它一眼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北美红雀的身形比麻雀略大,有着短而厚实的喙,全身都覆盖着火红色的羽毛,尤其以头颈部的最为鲜艳。而两翼的羽毛则在火红中略带蓝灰,和头部形成恰到好处的过渡和对比。而在脸和喉部,则覆盖了一个黑色的“面罩”,将黑漆漆、圆溜溜的小眼睛隐藏在其中。
北美红雀有着标志性的“黑面罩”。图片:sites.psu.edu
这红黑配的经典配色,构成了北美红雀最为典型、绝不会被认错的招牌形象。不过“愤怒的小鸟”的形象也有一些bug,其实北美红雀腹部也是红色的,而“愤怒的小鸟”中则画成了近白色。
手游中愤怒的小鸟。图片:freeangrybirdsgame.org
此外,北美红雀头顶的一撮呆毛也是它的萌点之一。这撮呆毛其实是头顶部几根延长羽毛形成的羽冠,这可是北美红雀的“情绪指示器”,当兴奋或是“生气”之时,这撮羽冠就会树立起来,让它显得更加可(xiōng)爱(měng)。
一撮呆毛竖起来!图片:wikimedia.org
长着呆毛的红衣主教?
在动物学上,北美红雀属于美洲雀科(Cardinalidae)、主红雀属(Cardinalis),美洲雀科是广泛分布于北美至南美洲的科,其中包含16个属约68种鸟类。这些鸟类大多以颜色艳丽而著称,而北美红雀,就是其中“红色系”的楚翘。
主红雀属中除了北美红雀外,还有另外两个种,即凤头主红雀(C. phoeniceus)和灰额主红雀(C. sinuatus)。前者和北美红雀极为相似,只是头部黑色的“面罩”面积较小,“呆毛”更高;而后者则主要呈灰色,只在腹部和面部带有稍许红色。
你能看出图中凤头主红雀和北美红雀的区别吗?图片:David Ascanio / flickr
北美红雀的一身红衣,让它赢得了一个与其相般配的名字。对宗教熟悉的同学会一眼看出,它的属名Cardinalis来源于“Cardinals”,即天主教会中的枢机主教。在教会中,枢机主教通常身着深红色的礼服,因此又被称为“红衣主教”;而北美红雀的一身红衣,恰似小小的红衣主教,因此以Cardinalis作为属名就顺理成章了。对于北美红雀来说,它的种加词和属名一样,更是表达了人们对这身红色的喜爱和推崇。
枢机主教的红色礼服。图片:themichigancatholic.org
人们喜欢北美红雀到了什么程度呢?它不仅仅成为了手机游戏的主角,连美国就有7个州钦定北美红雀为州鸟(这7个州分别是:伊利诺斯州、印第安纳州、肯塔基州、北卡罗来纳州、俄亥俄州、弗吉尼亚州、西弗吉尼亚州),以北美红雀为元素的球队标志也数不胜数,足见北美的人们对这种鸟儿的热爱。
亚利桑那红雀美式橄榄球队的标志就是一只北美红雀。图片:azcardinals.com
应时而变的聪明鸟儿
除了一身喜人的红色之外,北美红雀之所以被人如此喜爱,也和它在人类眼中有较高的“曝光率”有关。北美红雀主要分布于加拿大南部、美国中部和东部、美国南部直到墨西哥东北部等广大区域中。它最为喜欢的栖息地,是茂密的林地和平坦的草地间的交界地带,这里一边有着郁郁葱葱的丛林可以登高远望,又有开阔的草地用来觅食。
在草地上扑腾扑腾。图片来源见水印
而当人们的建筑开始占据平整的土地时,北美红雀也就应时而变,以人类建筑作为自己的落脚点。所以在北美东部很多地区具有树木的社区中,都能轻易的看到北美红雀的身影。而如果挂上一个喂鸟器,里面放上北美红雀喜欢的葵花籽、玉米粒、野草籽等食物,那么很快北美红雀就会成为这里的常客。
喂鸟器上的北美红雀。图片来源见水印
此外,作为留鸟的北美红雀,在万物萧瑟的冬季也是相当活跃,为这冬天带来了不少活力。笔者就曾经在12月份的加拿大看到过在雪地上活动的北美红雀,那一身红色的羽毛映衬在皑皑白雪之下,就像是一团跳跃的火苗,又像是一只降临人间的红色精灵。
雪地上活动的北美红雀。图片:fengfeixue0219
低调勤劳的姑娘们
不过,前面说的这些惹人喜爱的红色小精灵,都是北美红雀的小伙子,而北美红雀的姑娘们,颜色就低调的多了。雌性北美红雀身体呈现不那么明快的棕黄色,只是在两翼的少许羽毛带有些许红色;此外,雌性北美红雀也缺少那个性的黑面罩。
雌性北美红雀。图片:esacademic.com
尽管雄性北美红雀高调张扬,雌性北美红雀低调内敛,但是它们却是雀形目中的“模范夫妻”。北美红雀行一夫一妻制,一旦婚配,就终身相随。在繁殖期,雄性北美红雀“主外”,主要负责飞到各处收集“建材”;而雌性北美红雀则“主内”,主要负责用雄鸟收集来的材料建造出一个杯子样的鸟巢。
爱巢有鸟。图片:Ed Rosack / flickr
此外,雄鸟身上还肩负着觅食的重任。在搜寻到浆果、昆虫或种子后,雄性北美红雀会将这些食物含在嘴中,嘴对嘴地喂给辛勤持家的雌鸟。由于这种分工的不同,使得雄鸟比雌鸟更为活跃也更为常见。不过,如果有幸能够看到雌鸟的话,说不定还会看到小两口亲密喂食的场景呢!
秀恩爱的小两口。图片来源见水印
偷蛋的绿猪闹哪样
北美红雀在一年中都可繁殖,每窝能产3~4枚带有棕色斑点的卵。经过大约12~13天的孵化,小北美红雀就能破壳而出;再经过大约两周的生长,它们就可以出巢活动了。年轻的北美红雀不论雌雄,颜色都颇似雌性北美红雀,只有经过秋季的换羽之后,雄性北美红雀才会换上那惹人注目的红色礼服。
雌鸟和鸟蛋。图片:pixdaus.com
由于繁殖周期较短,繁殖率较高,因此在北美洲,北美红雀的数量众多,并依然有增多的趋势。不过正如“愤怒的小鸟”中偷蛋的绿猪一样,北美红雀也面临着一些人类活动带来的威胁。在德克萨斯州,一些粗放管理的畜牧业对低矮灌木的破坏,就对北美红雀的栖息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放眼整个北美,流浪的家猫则是北美红雀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因为亲近人居的习性使得它们更容易遭到流浪家猫的袭击。
一只不幸被猫杀死的北美红雀。图片:billemory.com
为了让这些红色的小精灵继续欢快的鸣叫和飞翔,各位铲屎官可要看好自己的主子啊。
六一快乐 · 迟到的熊童子
_(:з」∠)_什么别说了,是日历娘的锅。回顾熊孩子请戳<这里>。绘图:翼狼Elang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有萌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美洲雀科 灰额主红雀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