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种日历
3147
需用时 06:17
你居然选择了世界上最毒的大陆,想活下来可不容易
游戏秘笈加载中,先关注日历娘!

《探险家的一百种死法》,你被虐到了么?敲黑板,下面是答疑时间!(不知道日历娘在说什么?先拖到文末玩一把。)

Q
你发现你出现在了大海里。对,我们是在澳大利亚,著名的大堡礁南端,距离澳大利亚本土最近的地方。

不会游泳,在大海里被淹死,应该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事情吧……

寻找任何可以协助自己漂浮的物体,或者小岛,无疑是提高自己存活率的好办法。

Q

等等,你最远的一次游了多远?

虽然大堡礁最远处距离海岸200多公里,但是在大堡礁的北部,距离大陆最近的地方只有15公里左右——近很多,只是游过去也没那么容易。


大堡礁的卫星照片。图片:wiki commons

虽然在武汉,长江的宽度只在1-2公里之间,但在入海口附近,崇明岛的南侧,长江的宽度已经超过15公里了。所以如果你真的横渡过长江的话,我们不妨放点儿水,承认你具有游过这段海路的能力——但这还是在不考验你在海面上寻找方向的能力的条件下。

至于横渡英吉利海峡,那个传说中的海峡最窄处也有33.8公里,大侠请收下我的膝盖。


这就是英吉利海峡最窄的地方了,已经有不少勇士游过了这里。图片:wiki commons

Q
不愧是热带的海洋,海水不算太冷,海里的动物也有很多很多。很多动物看上去都挺有趣的,要不要去调戏一下?


小心了,这是蓑鮋。图片:photoshelter.com

蓑鮋又叫狮子鱼,在动物世界里的出镜率很高,但是你看它长得那么张扬,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它们漂亮的胸鳍、腹鳍和尾鳍里都隐藏着毒针,被惊扰之后会分泌让人感觉剧痛的毒液。这些毒液并不致命,但足以让还需要再游十几公里的你溺水而死……


这是箱水母。图片:wickedwalkabout.com

别以为箱水母看上去柔软无害就放松警惕了,它可是世界上最最危险的生物。这些生活在澳大利亚、新几内亚、菲律宾和越南海域的水母造成了无数的伤亡。这种水母具有数十根触须,每根可以长达数米,这些触须上具有无数刺细胞,可以刺入皮肤,将致命的毒素主动注射到任和它们擦肩而过的生物体内。几分钟之内致人于死地,是的,几分钟。


身上亮蓝色的环形是蓝环章鱼最引人注目的特征。图片:projectnoah.com

蓝环章鱼虽然只有一个高尔夫球大小,但也是地球上最危险的物种之一。它的喙携带着剧毒的河豚毒素、五羟色胺、透明质酸酶等等一系列毒素,简直就是要你命3000生物版——而且现在人类没有任何解毒的方法。河豚毒素是其中最为凶险的,它会阻断钠离子通道,使得肌肉瘫痪,最终心肺运动停止而死亡。

Q
努力爬上了珊瑚礁,你觉得又渴又饿,是不是该去找点水喝?

海水当然不能喝,否则它的渗透势只会让你更加缺水。珊瑚礁上自然也不会有河流溪水,岛礁实在太小了。但在热带,一些植物上常有积攒雨水的特殊解构,譬如说凤梨科的一些植物,就会在叶片中央积累出一个微型小水溏。在没有工具的条件下,这是不可多得的淡水来源。当然如果你有时间、有技术能够制作一个蒸馏装置的话,可以得到更加安全稳定的淡水来源。


凤梨中储存着的珍贵的淡水。图片:asknature.org

Q
眼看就要到浅滩,胜利在望,但是突然你被动物们包围了!你选择向哪个方向突围?


这位我觉得我不用更多介绍。图片:thrillist.com

大白鲨的故事大家应该也早就耳熟能详了。大白鲨也叫食人鲨,和楼下湾鳄比只大不小,有报道说,最大的大白鲨体长可达12米。和鳄鱼的一排利齿相比,大白鲨有着好多层锋利的牙齿,基本上只要是一口下去,你就完蛋了……


这是湾鳄,一看就不好惹对吧?图片:wildlifearticles.co.uk

湾鳄又叫咸水鳄、食人鳄,一看就是会吃人的主儿。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鳄鱼,没有之一,体长可达6米。它也是现存最大的爬行动物——虽然爬行动物不是一个特别合适的分类类群。看看它们剃刀一样的牙齿,就知道选它绝对没好儿。


海蛇?小心啦!图片:wild-facts.com

眼镜蛇科的贝尔彻海蛇性情温和,并不是很有攻击性,一般只有被逼急了才会出牙咬人。不过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灰黑相间的海蛇,按照毒液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来计算的话,它可是世界上毒性最大的蛇——还是不要作死了。


水族馆里,正在努力吃草的儒艮。图片:vanishingspecies.pbworks.com

儒艮体长3米,也是不折不扣的大家伙,据说美人鱼的传说也是来自于它。不过它可没有美人鱼的美貌,而且也并不吃水手。儒艮是性情温和的食草动物,总是悠闲地慢慢游泳慢慢吃水草,完全人畜无害。倒是人类的捕猎和环境破坏,给儒艮带来了灭顶之灾。

Q
吃饱喝足,你需要一个木筏游向澳大利亚,岛上似乎可以砍的树还不少。你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木头都能漂浮在水面之上,而且往往是越硬的木头硬度越大。在潮湿的状态下,小相思树、异木麻黄和桉树的密度都比水大,简易制作的木筏沉船在所难免。


桉树是很好的木材来源,不过用作木筏的话就不那么合适了。图片:wiki commons

Q
终于,你踏上了澳大利亚的土地。你梦想中的______也首先映入了眼帘。

虽然鸭嘴兽也是有毒的动物,它的毒爪也会给你带来剧痛,但是好歹你在岸上,不再会被淹死了?树袋熊更是人畜无害。鸸鹋虽然个子很大,但是并不会攻击人类,但是南方鹳鸵就不一样了。


小心这家伙!图片:flickr.com

南方鹳鸵的脚上有一根将近15厘米长的脚趾,简直就是恐爪龙的现代版。它们不仅脾气暴躁,而且也非常知道自己的致命优势在哪里——跳起来用那根恐怖的脚爪很踹你怕不怕!一脚就能把用门板当盾牌的饲养员踹翻你怕不怕!会抓着你穷追猛打,跑得还比你快得多你怕不怕!动物园里什么动物伤人最多?没错,就是鹳鸵!


这真的不是恐爪龙,是鹳鸵!图片:tumblr.com

Q
是时候给自己搭个帐篷过夜了——但是碰到点小麻烦。合适搭帐篷的地方似乎都有些蜘蛛,你选择打扰谁?

在澳大利亚,剧毒的蜘蛛遍地横行。最令人胆寒的就是红背蜘蛛悉尼漏斗网蜘蛛了。


看见背后红色的印记吗?上面大字写着:“不!好!惹!” 图片:flickr.com

不算腿的话,红背蜘蛛雌性个体体长1厘米,雄性个体更小一些,不到雌性个体的一半。不过别看它们并不大,但如果有人被它们咬了之后,如果得不到相应的血清治疗,半小时内可能就会死亡,非常可怕。本来这种蜘蛛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但是随着人类的活动,它们逐渐向世纪各地扩散,在新西兰和日本这种蜘蛛都已经建立了野生种群。


悉尼漏斗网蜘蛛,嗯……图片:flickr.com

悉尼漏斗网蜘蛛更加可怕,它们的身体可以长到5厘米,恐怖的毒牙长达1厘米。它们遇到威胁的时候会用后面的腿站起来,高高地举起毒牙,然后向下叮下去,穿过皮鞋在脚上留下两个深深的牙印都是很有可能的。没有血清急救的话,致死一个成年人也不在话下。


这是“可爱的”巨蟹蛛。图片:wiki commons

这种巨蟹蛛虽然巨大,但其实非常安全,没有毒,也没有攻击性,主要以昆虫为食用,中国常见的白额高脚蛛也是巨蟹蛛中的一种,与它和平共处完全没有问题。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白尾蛛。图片:flickr.com

最后是白尾蛛,虽然广泛传说这种蜘蛛也是致命的,但后来大家发现言过其实。这种蜘蛛叮人之后一般只会留下一个小红包或者大白包——不同人的体质不同包的形状不一样——但总之和蚊子或者其他昆虫叮出来的包一样。会痒和疼,但是没有更多了。

Q
半夜起床上厕所,结果一出门就踩到了一条巨大的黑头蛇。它回头就咬了你一口,你打算?

你很幸运,黑头盾蟒是澳大利亚为数不多的无毒蛇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毒蛇与无毒蛇种类的的比例大概是1:4,但是在澳大利亚,毒蛇比无毒蛇还多。


注意那个巨大的黑头。(咦?)图片:flickr.com

而且在野外,被毒蛇咬伤之后推荐的做法主要也是通过按压的方法防止毒液扩散,并不推荐满目扩大伤口吸出毒液。一方面扩大创口容易导致伤口感染,另一方面扩大创口的过程本身也让毒液更容易地进入了血液中。

Q
不远处出现了一个动物的侧影,似乎是狗?

来,我们拉近了看看。


好吧和一般的大黄狗看上去也差不太多。图片:dingoes.org

澳洲野狗曾经是东南亚半家养的家犬,但是随着人类早期活动,2000多年前来到了澳大利亚,并且野化了,重新适应了野生的生活方式。两千年来,澳洲野犬已经成为了那片土地上的顶级捕食者。它们非常危险,对于任何入侵他们领地的行为都毫不姑息。咬死咬伤人类的新闻时常见诸新闻,昆士兰地方政府甚至有专门的机构教育大家如何防范澳洲野犬的伤害。

Q
你迷失了方向,这会儿看太阳大概是中午十二点了,你打算往东一直走到熟悉的海边的话,应该:

嗯,虽然还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但是判断北的时候,不要忘了你在南半球……

Q
你回到营地,却发现营地被几只红大袋鼠占据了,各种物资弄得一团糟!你打算?

不想多说什么,上一张红大袋鼠的硬照吧:

图片:awesomeinventions.com

Q
走错方向的你不得不找一个地方露营。早上起来你总觉得有些不对,你需要?

人类最容易遭受蝎子攻击的时候,往往是穿上蝎子的那一瞬间。生活习性使然,蝎子经常会把人类的鞋子/靴子当作是理想的藏身场所,在有蝎子活动的地方,起床不抖抖鞋子,可是很危险的事情哟。

Q
终于来到了一条马路旁,总算看到人类的踪迹了!你打算?

和所有的英联邦国家一样,澳大利亚的车子是靠左行驶的,与我们正相反。就算野外探险,路边等车的时候也不要忘记遵守交通规则哟~


图片:4hours1000places.com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拿到通关秘笈了,还不再战一把?


长按二维码回到游戏
戳这里,满血复活


The End

发布于2016-09-27,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