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蜗牛,大家肯定都会松一口气,说不就是那种背着壳儿爬的黏糊糊的动物么。但是当年当我知道蜗牛其实并不是一个物种,也不是一个属、一个科、一个目,甚至连一个正统的分类阶元都不是,而是腹足纲直腹足亚纲之下若干的目的部分动物的统称,而且这些动物有两万五千多种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等等,不是说好了就是蜗牛的么,怎么一下出来这么多种!图片:李啟澤
说到蜗牛这个“并系群”,其实得说一句它的英文名字snail。其实snail本身是一个相对更好的“单系群”,因为在英语里,这个词是不分这种(海螺/螺丝/蜗牛)到底是生活在哪里的(那三个中文词对应的分布是海水/淡水/陆地)。不过没有螺旋形外壳的或者太小的腹足纲动物不会被归于此类。当然,英语里其实也有“land snail”这样的区分,只是他们经常懒得用而已。
在两脚兽手中痛苦挣扎的蜗牛君。图片:李啟澤
当然我们不可能一次介绍两万多种,上面图中的那种蜗牛是不是看上去有点眼熟?是的,它就是这次我们的主人公——球蜗牛(Acusta tourannensis)。球蜗牛生活在中国华南地区,云南省,台湾省,海南省以及越南、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如果你生活在中国南方,你就有不小的机会见到它,他们生活在农田、住宅区等地的潮湿、阴暗处,石缝中,落叶下随处都有可能出现它们的身影。
当然,你见到的看上去差不多的蜗牛也很有可能是它的近似种,譬如说同属巴蜗牛科(Bradybaenidae)的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等等——对于专业外人士而言,鉴别蜗牛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个人感觉和菊科植物有一拼。
从各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球蜗牛壳。图片:shell.sinica.edu.tw
虽然不好鉴别,但是这些类似的蜗牛们还是有很多共同特征的。譬如它们都爱夜间活动,利用舌头上的牙齿刮取植物叶片等为食。譬如说它们都是雌雄同体,但是生起宝宝来非得异体受精等等,看见蜗牛搞3p也大可不用吃惊,因为它们的雌雄比例始终是1:1的。又譬如说它们都有一双由长长的柄顶着的眼睛,轻轻碰一下眼睛会整个缩进去等等。嗯,有柄的眼睛是柄眼目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
P.S.“日历娘杯植物手绘大赛”获奖作品和大师点评已经出炉,各位参赛选手请阅读第二条内容查看详情,获奖选手记得给日历娘留言哦~
“物种日历”(微信号guokrpac)每天一个物种,带你重新发现你的城市。
点击“阅读原文”与自然控们一起来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