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受到新西兰旅游局和新西兰航空的邀请,除了见识各个城市的野生动物园、各大博物馆、品尝到不同美酒、各式佳肴之外,甜点也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存在。其实新西兰人对糖的平均消耗量也十分惊人,来新西兰旅游,甜食绝不容错过。
在金诺克度假屋 Kinloch Lodge里,当大家惊叹于丰盛的午餐,享受完特色饮料后,店长端上来一盘让所有人吃完会尖叫的食物-改良版Pavlova(新西兰节日的经典甜品:奶油水果蛋白饼)。
Pavlova @ Kinloch Lodge
刚听到这款甜点的英文名字的时候我们是懵逼的,这词到底什么意思呀?原来这来源于一位俄国芭蕾舞演员- 安娜·巴甫洛娃的名字。
1909年巴甫洛娃首次在巴黎的“俄罗斯演出季”中亮相便轰动了巴黎,轰动了世界。1910年她组织了自己的小型芭蕾舞团开始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在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旅行演出中,她到过44个国家,行程50万英里,演出数千场,观众不计其数,即使在交通工具发达的今天这也是难以想象的。
1926年的时候,巴甫洛娃来到新西兰巡演。一本关于她的传记里介绍说,威灵顿酒店里的厨师为她设计了一道特别的甜点,并以她的名字命名。厨师以烤蛋白霜做成芭蕾裙的形状,点缀打发的奶油来模拟裙子的褶皱,而当时巴甫洛娃演出时穿的芭蕾短裙上绣满了绿色丝绸做的玫瑰,厨师就想到运用了当时刚从中国引入不久的猕猴桃切片作为装饰(如今新西兰人将猕猴桃培育出了自己的品种,以新西兰本地的一种鸟Kiwi来命名,而新西兰人也自称Kiwi,可见他们对这种猕猴桃是多么的自豪)。
不过Pavlova的起源故事并不惟一,类似的传说发生在了不少地方。可以确定的是,Pavlova这道甜品后来在新西兰非常流行,是节日或者庆典的必备甜品。这间店长在原配方上做了些许的改良。Pavlova经典款是一个完整蛋糕形状的蛋白饼,饼上会有奶油铺层,再加上如草莓、奇异果等水果的装饰。这里将Pavlova进行小个状的分解,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增添奶油,再用奇异果、树莓、蓝莓等进行DIY再设计。
来自淳子漂亮的摆盘
想要去我们吃过的这间,可参考以下信息:
店名:金诺克度假屋 Kinloch Lodge
地址:On the lakefront, 862 Kinloch Rd, Kinloch, Glenorchy, NEW ZEALAND
网址:http://www.kinlochlodge.co.nz
为了造福大家的胃,我们在这里分享一个经典的Pavlova做法(经典的做法比较甜,可根据口味做调整):
蛋白霜部分:
蛋白(4只)
糖(250克白砂糖,用料理机打细,便于在蛋清里溶解)
玉米淀粉(10克)
白醋或柠檬汁(5克)
用电动打蛋器打发蛋白,打至泡沫细滑时可以开始加入糖,尽量一勺一勺加慢一些。等到所有糖加完,把蛋白打至湿性打发。最后拌入玉米淀粉和白醋/柠檬汁增加蛋白的稳定性。倒在烘焙纸上抹成圆形。送入150度的烤箱烤1小时,关火,在烤箱里冷却至常温。
冷却后的蛋白霜会裂开,不过这是正常的。取出后翻转过来,放在盘子里,就可以往上浇奶油了。
奶油部分:
重奶油(300毫升)加50克糖粉打发至还能流动的状态,抹在蛋白霜上。
最后铺上切片切丁的水果,草莓、猕猴桃等都是很棒的选择,或者加树莓、蓝莓一类的浆果。蛋白霜外壳是脆的,里面则是软的,配上打发奶油和水果,真是好看又好吃。
经典款Pavlova,图片来自网络
说起甜食,惠灵顿有一家很年轻的巧克力加工厂,也是名声在外。这里贯彻着Bean to Bar的概念。从原产地的可可豆运输开始,就一直坚持有机和天然,最大程度地保持巧克力原始的味道。这里一共售卖十款巧克力。四款是不加任何其他口味的Single巧克力,按照可可豆的原产地进行命名。其他六款是特殊味道巧克力:啤酒味、海盐焦糖味、饼干味等等,虽然是混合,但创始人还是坚持保留巧克力原味,所谓特殊味道也只是在巧克力外面附上一层特殊材料的“糖衣”。
惠灵顿巧克力工厂当日的所有口味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巧克力的封面插画,都是邀请的当地艺术家进行设计。听说每个巧克力包装后面,都记录着一个和这款巧克力相关的故事。这款布干维尔岛巧克力,从生产到制作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店长靠着太阳能和风力,用了比原计划多将近三倍的时间,把原产地的豆子运到了惠灵顿。再依靠自行车,愣是一包包地将豆子背回了店里。因为天气的关系,这款可可豆采用了烘干的方式,可以尝到些许烟熏的味道,附着在巧克力上。
布干维尔岛巧克力@惠灵顿巧克力工厂
TIPS:
店名:Wellington Chocolate Factory
地址:5 Eva Street, Te Aro, Wellington
网址:http://www.wcf.co.nz/
吃完甜蜜蜜的巧克力,必须用冰冰爽,透心凉的冰淇淋来缓和一下!
就在离惠灵顿国家博物馆(Te Papa)五分钟路程的地方,隐匿着一家曾推出过250多种味道的意式冰淇淋店:Gelissimo Gelateria。
听着名字就特别有意思:Gelato,大家都知道是意大利语的冰淇淋;而–issimo在意大利语中是代表“最高级”的后缀;Gelateria指的是冰淇淋店,这不是号称“最厉害的冰淇淋”店嘛~
这里的店长是一位广东移民的第二代,他一个人研发了近两百多种的口味,除了有经典的水果冰淇淋、奶油冰淇淋之外,各种“黑暗界”口味冰淇淋也是店长的最爱,比如:青柠辣椒味、鸡汤味、酱油味、鱼露味等等。
在事先对口味保密的情况下,我们尝试了“鸡汤味”冰淇淋。怎么说呢,就是真的有咸咸的鸡汤味混合着冰淇淋的奶味,说不上难吃,但又真的和好吃不沾边,一种特别…微妙的味道。
这里的冰淇淋都是限时限量供应的,完全依靠当下有哪些材料和水果进行安排与准备。也许这个月你还吃着榴莲味雪糕停不下来,或者下个月再来就碰不到同样味道了。
TIPS:
店名:Gelissimo Gelateria
地址:11 Cable St, Wellington, 6011, New Zealand
网址:http://www.gelissimo.co.nz/
如果你没有机会去到惠灵顿寻找这间“最厉害的冰淇淋店”,你或者可以走进新西兰当地超市,寻找一种冰淇淋中的国民口味:蜂蜜太妃糖冰淇淋。(当地人叫它Hokey Pocky)。
这种冰淇淋的主体是香草口味的,但加上了一些太妃糖碎。而这种太妃糖也不是实心的,而是像蜂巢那样带有很多气孔,很脆,一咬下去自然就碎开了,也不会太过甜腻。就连不爱甜食的吃货,也对这个口味的冰淇淋赞叹有加。
我们凭颜值,挑选了一款口味还不错的Hokey Pocky
加果酱和水果的酸奶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欧洲发明的。如今在新西兰,这种酸奶特别流行,而不少水果味的酸奶里加了大量的糖渍水果粒,吃酸奶的同时能够真切感受到水果的香气。好吃是好吃,可是甜度和热量也爆表,还是把它们归类为甜品,偶尔一试最好。
常见的口味包括苹果、青柠、椰子、芒果、百香果、浆果、香草、柠檬凝乳、树莓、番石榴等等。选购的时候注意看包装盒,一般用糖渍水果的都会在酸奶的顶部或是底部铺着厚厚一层。吃的时候用勺拌匀即可。
听说Piako酸奶很好吃!
如果你想在一天内吃遍惠灵顿巧克力工厂、酸奶、Hocky Pocky味冰淇淋、Gelissimo Gelateria,只需要参加Zest Food Tours的行程即可。这个在2013年被LP评价为“世界十大暴走美食行程”,可以带你在城市中穿梭的时候,和当地最地道的美食不期而遇。重点是,还有不同语言讲解(包括丹麦语、德语、法语和中文)可以提前预约哦!
TIPS:
活动名称:Zest Food Tours
费用:根据不同时长和内容,成人从$185到$595不等
地址:Wellington i-SITE Visitor Centre, 111 Wakefield Street, Wellington
网址:http://www.zestfoodtours.co.nz/
是不是看饿了?嗯,至少我写饿了,我要再去吃一盒Hocky Pocky犒赏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