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芝士面包的葡萄牙语发音近似于“蹦粥给粥”,靠汉语拼音规则勉强认读这种食物,恐怕会将外表金黄、体态圆润的Pão de queijo读成“跑得瘸脚”,发音虽错,却也莫名的萌。
巴西芝士面包。 图:pinterest.com
“跑得瘸脚”最开始并没有芝士的部分,就是单纯的面包。当时的非洲奴隶跟随葡萄牙殖民者来到巴西,用巴西特产的木薯粉兑水烘烤,制成这种近似面包的食物。
提到木薯粉,或许许多人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提到珍珠奶茶里的“珍珠”,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木薯粉正是这“珍珠”的原料。木薯粉本身不含蛋白质,不含麦麸成分,相当于一捧掺了少量饱和脂肪、胆固醇和纳元素的、白花花的碳水化合物。木薯粉本身没有味道,经过简单烤制制成的食物也一样,味道肯定比不上馒头面包。同样是奴隶饭,这种木薯粉制品比黑豆饭成本要低,味道更差,大概是当时巴西最底层的食物了。
珍珠奶茶。图源见水印
这种制法其实在非洲黑奴到来之前就存在于南美洲大陆,巴拉圭和阿根廷北部地区的瓜拉尼人称之为“气吧”(chipa)。
木薯粉兑水无需发酵,在烘培的过程中自然会形成疏松的气孔,随着蛋奶制品在南美殖民地地区逐渐丰富起来,木薯粉兑水烘培而成的奴隶饭境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而流行于南美洲大片的木薯粉产区,巴西的“跑得瘸脚”就是哥伦比亚共和国的“绊得咳嗽”(Pan de queso)。殖民地社会上下不约而同地发现木薯粉混合蛋奶糖扔进烤箱,比烤面包省事、省时间,味道也不比法国的远房亲戚Gougère差。
Pão de queijo。图源见水印
Gougère流行于法国勃艮第地区,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经过历史演变,逐渐成为一种类似芝士泡芙一样的小食,冷热皆可,配酒配茶两相宜,主要特点是加入大量的格鲁耶尔芝士这样的硬奶酪。
Gougère。图:eggtown.com
“跑得瘸脚”在巴西翻身做主人后,改良的重要步骤就是加入大量的硬奶酪,主要是帕尔马奶酪。
巴西作为原葡萄牙殖民地,特色美食也残留着殖民地时期的烙印,跟随葡萄牙殖民者到来的传教士带来了葡式美食浓奶重蛋的特点,一同而来的非洲黑奴则确定了巴西平民菜式做法简单、就地取材的特点。“跑得瘸脚”兼具浓奶重蛋的葡系菜式特点,又保持了做法简单,因地制宜的特色,虽然不如巴西烤肉那样出名,却更能体现巴西特色。
图:deliciadodia.com.br
制作“跑得瘸脚”关键在于木薯粉。木薯粉本身没有什么味道,加入其中的奶制品的香气被突出到最大化,木薯粉自身低热量的特点也降低了食物综合的热量,奴隶饭时期不含蛋白质、不含麦麸的“缺陷”也成为它被过敏体质者推崇的“优点”,出现在巴西日常早餐和小吃里,气质上一点都不输它的法国远亲。
巴西芝士面包做法
巴西芝士面包趁热吃味道最好,操作也不难,所以在家里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烤箱预热,炉温200-220摄氏度;在烤盘上均匀涂抹少量油(橄榄油或黄油皆可),备用;
在小锅中倒入黄油、牛奶和盐,加热至沸腾,熄火,在锅中加入木薯粉搅拌至均匀无块状物;
将混合物倒入一只大碗,用搅拌机或打蛋器搅拌至混合物冷却,打入一只鸡蛋后继续搅拌,待混合物搅拌均匀后再打入另一只鸡蛋,继续搅拌,均匀后加入奶酪,继续搅拌直至混合物均匀;
将混合物搓成24个直径约五厘米左右的奶香木薯粉球,如果你实在下不去手,也可以用勺子挖个球出来,平铺在烤盘上,注意球与球之间的间距不要太密;
烤箱温度调低至200度,烤制十五分钟,至球体呈金黄色即可。
图:rcakewalk.blogspot.hk
如果觉得只加蛋、奶、芝士的传统款“跑得瘸脚”太单调,也可以加入巧克力、乳清奶酪、腌制好的鸡肉、火腿等馅料,或是在搅拌面糊的时候加入培根碎末、葱末等你喜欢的东西,既不挑战中国胃、也兼顾了巴西风味。
所长说
题图:saga.co.uk
本文来自果壳网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哎呀,要你点赞才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