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太快咬到肉:饭在哪,视线就在哪儿
紧张压力大,也不要咬自己的脸
下巴咯噔咯噔响:不要张大嘴、不要咬硬的
吃饭主要靠嘴,总有人觉得,吃饭嘛,嚼一嚼,一吞,就完事儿了。其实,你的吃饭方式、咀嚼方法,都不容忽略!有人吃饭时会不小心咬到自己,也有人习惯性地、像“咬指甲”一样,在嘴里咬自己的脸颊,还有人经常下巴咯噔响,甚至打不开……这些时候,我们就得关注进食方式啦。
我们如果一边吃东西一边说话、阅读或者心里想着别的事儿,会造成吃饭不专注,也就是所谓的无意识进食(unconscious eating)。这样既容易一不小心吃得太多,也很容易咬到自己。家里的老人们也经常警告我们:“吃饭不专心,小心咬到舌头!”
图:be2news.gr
很多人觉得,这种小毛病太简单了,吃饭认真不就完了吗,根本不算事儿!但是,我们当中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吃饭细嚼慢咽、不说话、不玩儿手机、不看电视、不聊天呢?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扒饭快”都快成为一项技能了。吃饭快容易让我们吃多,主要是因为吃太快,肠胃还没来得及有饱腹感时,嘴里就又吞下了更多的食物。尤其在你非常饥饿的时候,无意识进食更容易发生,吃得又快又多又猛,完全不能放慢节奏。
图:woodmar.ca
即使是在悠闲的环境下,我们也总是喜欢在吃饭的时候做点儿什么,看书、看手机、看电视,否则总觉得有点浪费时间。硬要改变这种情况是不实际的。最近流行一种做法叫“正念饮食法”(mindful eating), 说白了,就是吃东西认真,仔细体会食物的味道、口感,享受每一口食物,而不是饕餮般狼吞虎咽地牛饮和饱腹。听上去很小资、很白领,但实际操作起来给人感觉有点“作”。很多人尝试一次两次就不会再尝试了。
图:laptopmag.com
真正要改善吃饭不专心的情况,我们需要使用一些进食的“小窍门”。其实,我们的视线在哪,我们的注意力就在哪。吃饭的时候,你可以随时看手机,也可以看电视、聊天,但如果要分散注意力,就请你此时先放下餐具、停止吃饭,等你看完手机、看完一小段电视情节、聊完这几句话,再重新拿起餐具、开始吃饭。也就是说,当你看手机的时候,视线在手机上,注意力也在手机上,此时吃饭就容易吃多,或者咬到自己。而如果你吃饭就是吃饭,玩手机就是玩手机,就都能相对从容淡定。吃饭的时候,你的视线在饭上,注意力也在饭上,就不会无意识进食了。
控制吃饭的速度和节奏,避免无意识进食,我们也就能更从容地吃饭、享受食物、清晰地体会到饱腹感,而不会暴饮暴食,更不会咬到自己啦。
回完短信再拿起餐具,养成从容吃饭的好习惯。
图:healthmix.net
另外,进餐时要尽量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情哦!如果心情很糟,身体在你生气的时候也容易消化不佳,或者出现“拿吃东西撒气”、情绪化进食的情况。如果饭前刚好赶上心情不好,不妨等心情稍微平复后再吃饭吧!
图:giphy.com
我说的不是这种:
图:favim.com
而是这种:
看着好疼! 图:healthtap.com
这个行为形容起来挺好笑,但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偶尔咬一下自己的脸。有些人在紧张或者压力大的时候,就会习惯性地从嘴里面咬自己的脸颊和舌头。这种情况被称为chronic cheek bite keratosis,或者morsicatio buccarum,我们就把它简单叫做“慢性咬脸”吧。
“咬脸”属于“小动作”行为系列:它们统称为body-focused repetitive behavior (BFRB)。这是一系列什么样的行为呢?我列举几个你就知道了:咬指甲、咬嘴唇、咬脸颊、揪自己的头发、捋头发、抠鼻子、抠皮肤、抠头皮……等等。
咬脸颊或咬舌头,就是其中的一种比较常见的。通常我们在咬的时候,可能自己完全意识不到。很多人从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长大以后也不容易纠正。它并不像小朋友“吃手”那样,有年龄特殊性,只有小时候才会有。有些小动作,可能我们终生都在做。
图:Oleg Dudko
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小习惯并不需要特意纠正,因为它们并不会伤害到我们。但是如果咬得过于厉害,让嘴里经常有创口,或者影响了进食,我们就需要想办法调整这类行为了。但是这类行为,越管教、就越难改正。
“千万不要按按钮!”越是这样说,就越引人“犯罪”。
图:exboyfriendrecovery.com
要真正减少这样的行为,首先就要找到在压力大、紧张的时候可以代替它们的办法,比如揉小球、弹皮筋等等,这类方法叫做习惯逆转疗法(habit reversal therapy, HRT)。另外一种方式叫做控制刺激法(stimulus control, SC),是鼓励我们去鉴别、认知引发这类行为的原因、发生环境、发生时间、情绪因素,然后慢慢改变平时的不良行为。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joint fysfunction syndrome)最常见于20-40岁的人。很多人说,“我的下巴经常咯噔咯噔的”,其实就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我们的下颌骨有一些精妙的小关节、小骨头,当你咀嚼、说话、打哈欠的时候,它们都在动。如果它们出现了问题,就容易出现“张不开嘴”、“吃东西下巴疼痛”等等情况。
颞下颌关节。 图:lookfordiagnosis.com
如果这个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就一定要去看口腔科医生!而如果只是一般情况,良好的进食习惯就可以很好地纠正过于“生猛”的咀嚼习惯,时间长了,这个问题便可以自愈。只要我们平时不要经常张大嘴,不要咀嚼太硬、韧性太高的食物就可以了,偶尔出现症状的时候,可以轻轻地按摩或者简单热敷。
图:thatdoodledude.com
所长说
题图:wordpress.com
本文来自果壳网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所长推荐:
今天教的知识都懂了吗?懂了就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