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货研究所
1051
需用时 02:06
如果世界上只剩一种月饼,我希望它是苏式的

吃货研究所专栏 第9期


每到中秋,吃月饼都成为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其实这个习俗不过从明代才开始出,而且是一个饼大家一起分食,取团圆的意思。


到了当代,不同风味的月饼从地域上主要分为京式、苏式、广式。而在制作工艺上,其实都属于中式面点中的油酥类面点。


图片来自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而近些年兴起的冰皮月饼、冰淇淋月饼等,就跟传统意义上的月饼相差很大了。


图片来自海洛创意正版图片库


其中苏式月饼属于水油酥皮-小包酥-暗酥类的代表品种。


所谓“暗酥”,是酥皮分类的一种,总共分为“明酥”“暗酥”“半暗酥”。我们用图来解释比较容易懂。


明酥。酥层清晰可见。图片来自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暗酥。酥层藏在里面。图片来自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菊花酥。半暗酥。图片来自中国菜谱网


从文献上来看,苏式月饼最早成型于清代中叶,而且一开始就是以果仁或五仁馅的面貌出现,后来慢慢演变出甜咸的区别。


甜馅常见的有:百果、玫瑰、芝麻、豆沙。咸馅多为:香葱猪油和火腿猪油。鲜肉月饼是一个晚出的品种,至迟到了八十年代才能找到具体的工艺资料。



鲜肉月饼。图片来自piegg.com



苏式月饼的工艺

以苏式鲜肉月饼为例,它的制作工艺有这样几个特点:


1. 油酥面在和好以后,需要静置2~3个小时,否则过于软烂沾手,不易操作。


2. 水油面的调制,这对苏式月饼成品的口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最早使用的是冷水,后来从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慢慢改用温水,当代则是直接用的开水目的是使得蛋白质变性,减少面筋的形成,以达到一个酥松的口感。


起先,水油面和油酥面都是添加的猪油,而台湾当地借鉴了西点的工艺,用奶油替代了水油面中的猪油,使得风味上为之一变。至于传统的苏锡常一带,出于健康的考虑,当代则是用花生油来调和水油面,形成了另外一种风味。


糖在水油面中的添加,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主要是利用了糖的反水化作用,减弱面团中面筋的形成程度,并使面团具有可塑性,其中尤以砂糖糖浆效果最好。


3. 在进行包酥时,水油面和油酥面的软硬度要尽量一致,否则在开酥的过程中,会造成不易成型或破酥的现象。

4. 肉馅的调制需要偏硬一些,否则太多的水气,会在烤制过程中让饼皮涨破。


5. 制的时候,传统的摆放方式一律是收口朝上,成熟出炉后将其翻转,所有成品的表面都是扁平状的。而现代很多人在制作时收口向下,烤制成鼓状,也是两种很大的区别。


其实月饼,在历史的前行中,一直都在不断地经历着变化与发展,努力地适应着当代的需求,糖可以少、油可以减、馅心可以换、造型可以变,而不变的或许正是我们对团圆幸福的美好愿景吧。



所长说


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团圆,吃到了什么好吃好玩的月饼也记得和所长分享哦~~



本文来自果壳网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The End

发布于2015-09-27,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