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大家一提到“大金链子”,除了想到我们的东北大哥,必须还要想到印度人民是不是!
可能因为我们看到的新闻总是这样的
后来这个大哥就死咗
这样的
印度电影是这样的
《宝莱坞生死恋》里的女二
这样的
《阿克巴大帝》
画像是这样的
老照片是这样的
Princess Mehrunissa of Rampur
这样的
Maharaja of Patiala,大钻石项链为Catier来料加工
好辣,印度人的确酷爱黄金宝石,但是日常生活里并不会戴很夸张的首饰。只有类似婚礼这样的盛大场合,新娘子才会披挂上阵。中国某些地区不是也一样嘛,婚礼上新娘要把长辈送的金器全部戴在身上。
不同之处在于,印度人不分男女,都有戴首饰的传统。尤其是女性,从头到脚,基本上每个部位都能戴首饰,而且可以叠戴。而且很多首饰表示的是女性的已婚身份,婚后是一定要戴的。满身珠宝,配着盛装上钉满的金银线和闪珠亮片,真的整个人看起来都发光。
所以,你是不是以为今天我们讲讲印度人民都会戴哪些首饰?
不,你错了!
本来想在一篇文章里就把印度人从头到脚的首饰都写完的,但是我现在发现那样就会太长了——因为仅仅是项链,就多到足以照亮整个夜空!
你以为这就算多吗?↓↓↓
那么请看看土豪嫁女吧!
这不再是项链,这是防弹衣!而且这都是真金,真的,金。
简要描述一下今天会出现的东西:
长的短的项链!男的女的都可以戴的项链!只有已婚妇女戴的项链!金子的项链!宝石的项链!背面用珐琅画满了花的项链!
看完本文你就知道我总结得很对了。反正我觉得细节是很难记住的……
免责声明:印度各邦的语言都不同,首饰类似却名字不同是常事;如果我哪里写得不对欢迎指正,谢谢~
这是一位印度王妃。遇到盛事,比如拍个全家福什么的,当然要把压箱底的宝贝拿出来对不对~
黑白照片实在是耽误了这组项链的美貌……
Patiala土邦邦主委托卡地亚制作的红宝石项链
这组项链其实就是好多项链叠起来的。最短的这串长这样:
如果我能有机会戴一次,做梦都要乐醒吧……
这套项链是土邦邦主(小国国王)自带宝石,委托卡地亚设计制作的,所以其实风格非常欧洲。印度的传统项链样式,又是什么样的呢?
紧贴着脖子根的首饰,有一种窄条的,叫Guluband。
Guluband,正面和背面。19世纪,北印。
Ariya,一种发源自拉贾斯坦邦的首饰,又方又大。“ariya”的字面意思就是“富有”。
正面镶宝石,背面画满珐琅装饰
上面两件是“aad”,不明白和“ariya”有啥区别
圆形项圈叫Hasli。下面四张是同一个项圈的反、正两面俯视图及细节图。我们在上一篇也提到过,很多北方宝石饰品的反面是要精工细画的,精美程度绝不亚于正面镶嵌。
拉贾斯坦邦,19世纪晚期。有时也会用torque这个词指项圈。
又一个项圈。
斋普尔产,19世纪。图片来自苏富比。
两个Kantala,均藏于印度国家博物馆
拉贾斯坦邦,19世纪晚期。每个吊坠上都画着Shri Nathji(奎师那的一个形象)
拉贾斯坦邦,19世纪晚期
Guttapusal。“gutta”的意思是“小的鱼群”,“pusal”是“珠子”。这种形式来源于科罗曼德海岸附近的采珠人饰品。
Kasu Malai(两个词中的a各写两个也是它,去掉i也是它。泰米尔语和英语的转写太任性了!)金币项链。这种形式可以前溯到印度人和罗马人做生意的时候——那时候,罗马金币是用来换印度宝石的,这么稀罕的舶来品,做首饰一点也不令人意外。等到了19世纪英国殖民时期,印度又很流行用英国的金基尼做项链。没有外国硬币的话,就可以自己造啊,还可以印印度教的神呢!
这条背面镶嵌的是红绿宝石
正面还是钱币的样子(那么骚气的背面给谁看的?
Champakali。Champa是鸡蛋花,Champakali就是“像鸡蛋花花苞一样”的项链。
北印,19世纪
我只能遗憾地表示不是特别分得清鸡蛋花和茉莉花的花苞。
Malligai Arumbu Malai,茉莉花苞项链,另一种直到现在也流行的款式,当然茉莉花苞是越做越抽象了,有的做得跟子弹带似的。
19世纪晚期,泰米尔纳德邦。项链重348克,镶嵌了红宝石。这件的花苞形态特别美。
一种叫“太阳神之光”(Surya Haar)的样式也跟这俩差不多,我是真分不清了。
Maanga Maalai,芒果项链,小坠子是芒果形的。
这条19世纪的南印项链,2014年在苏富比拍掉了
多美丽的镶嵌~扣子是孔雀
Gajje Addigai,一种与大象(gajje)戴的脚铃类似的项链,上面有好多小铃铛形状的装饰。
Makara Kanti。“makara”是一种身子是鳄鱼形的海怪,因为这种项链的主体部分像鳄鱼尾巴;“kanti”是“项链”。但是这种项链又往往含有美丽的孔雀和花朵意象,看起来一点儿都不“海怪”。
项链中的孔雀与花。泰米尔纳德邦,约1900
Kokke Thathi,这种新月形的饰物在南印的卡纳塔克邦的名字。
多股串珠项链,也是长青的款式,叫什么chandra haar啊,rani haar啊。haar是“光芒”的意思。
这两套都是现代的婚礼首饰。
约1870~1875年的北印项链(Khanti)。背面的红色花朵实在太奔放了!
简直是印度风格的堑珐琅啊~
19世纪,斋普尔
婚姻项链
这个要划重点!很关键!理论上是已婚妇女都要戴的东西,相当于西方的婚戒。前两天刚看了一部印度电影,小媳妇儿被恶公公赶出家门的时候,这个项链被一把薅下来了!
但是因为从北到南人人都戴,所以它在各地的变体实在太多太多了。我大致查了一下,发现有在婚礼上直接就由新郎给新娘系上项链的,也有先系一条线、过一阵再择吉日换成项链的……感觉这个问题的复杂程度可能相当于中国的“几点钟举行婚礼”:我们那边的农村是在早上五六点钟出发这样天亮就能办婚礼十点钟大家已经吃完饭了,但是听说南方是下午才结婚。
系黑线的,从新娘装束看来是北印
直接系金项链的
新郎系黄线的,这是南印
祭司拿着黄线呢,这也是南印。看,大家坠子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
北方多数叫它Mangalsutra;南方多叫Maangalyam(thirumangalyam),或者Tali(thaali)。有些坠子是单纯好看的,有些则反映了信仰门派。
Mangalsutra
前湿婆,后毗湿奴
Tali这个词发源自泰米尔纳德邦,原指贝叶棕(talipot),当地以前会把它的叶子当作项链来带,后来tali就有了“项链”的意思,加上各种前缀就可以指各种花样的项链。但是在现在的语境里,单独用,tali还是指婚姻项链。
一件非常精美的婚姻项链:
Kali-tiru of the Nattukottai Chettiars of Chettinad of Tamil Nadu
正中的坠子,被认为是吉登伯勒姆的舞王庙的微缩复制品
男性项链
对对对,印度的男性尤其是要用珠宝等装饰物来彰显自己的地位的。一句话总结:越大越好,越花哨越好,越贵越好。
17世纪的一位王公
19世纪的一位王公
样式,我觉得和女性的没有差特别多,链子的样式会更大气一些。
上面贴过的项圈hasli,男性也可以戴的。
正面
背面
其实并不知道这个是不是给男性的orz,就是觉得它很美。尼泊尔风格。
骑在公牛南迪身上的湿婆夫妇
坠子用的这种工艺叫thewa,上层是珐琅,下层是金箔
下面这条项链叫Baleora,是典型的耆那教或印度教商人阶层喜爱佩戴的项链,特征是多条链条式的项链再加一个坠子(dhuk-dhuki)。
斋普尔,约19世纪
一条泰米尔纳德邦的Makarakanti。之前在女性部分也介绍过。
项链吊坠
这里就不贴了~再加上那个就更多到更怕了~当然啦吊坠也都超美的:
暴露了自己不会抠图:)这本书叫Indian Jewellery-Dance of the Peacock
7个吊坠都可以拆下来的
活儿姐有话说
看完大金链子,有没有觉得眼冒金星口干舌燥?来杯蜂蜜水润润喉吧!一个焦躁的夜晚,来一杯凉凉的蜂蜜气泡水,爽上天~(对,活儿姐在北京,有暖气)
吃货研究所(ID: Food_Lab)所长帮大家找来了唯一获得中国森林食品认证的放心好蜂蜜——永贞堂黑蜂椴树三期蜜。
如猪油晶莹亮白,口感细腻柔滑无颗粒感,带有清新木香,空口吃也不会觉得太腻。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查看商品!
对,广告就是这么让你措手不及~
美丽也是技术活
ID:PrettyNow
护肤、美容、纤体、整形……
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成为美人,但哪条路都没那么简单!
美丽是一门技术,想漂亮?
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一起修炼修炼!
如需合作,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