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也是技术活
2836
需用时 05:40
爆炸之后,如何减少烧伤对皮肤的伤害?

编者注

昨晚发生的天津滨海区大爆炸,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在爆炸事件当中,烧伤都会给人带来很大的麻烦,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对未来的生活带来阴影。

如何减少烧伤对皮肤的伤害?问题的答案,不光关乎爆炸这般难以一遇的灾难,在生活当中也可能用得到。

本文综合自冯国平、赵承渊、和谐大巴、烧伤超人阿宝在果壳网发表的文章。

烧伤也包括化学烧伤、电烧伤和放射性烧伤。而人身体由于接触开水、蒸汽等受伤表现与烧伤不完全相同,常被区别为烫伤。烧伤后的恢复情况与严重程度、救治时间、恢复过程等因素密切相关。

烧伤分级处理
Ⅰ度烧伤只伤及表皮层,皮肤可表现为轻度红肿,不出现水疱,感觉有轻度烧灼感,可自愈,不留瘢痕。
浅Ⅱ度烧伤伤及真皮浅层,皮肤表现为红肿明显,出现饱满的大水泡,疼痛剧烈。小面积的浅Ⅱ度烧伤建议保护水疱,仅抽取其中渗液,创面消毒、包扎,定期换药,避免感染,多可痊愈。
深Ⅱ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肿胀明显但水疱不大,皮下可出现积液,感觉及疼痛迟钝,接受系统的换药治疗及预防感染后可愈合,但遗留瘢痕。

Ⅲ度烧伤最为严重,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伤及皮下脂肪、肌肉、骨骼。深Ⅱ度和Ⅲ度烧伤需在医院进行治疗,包括去除焦痂、预防感染、清创、换药、植皮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治疗时间少则数月,多则数年,且效果并不完美,可能留下畸形甚至影响功能。

意外烧伤怎么办?

现场急救非常重要,首先要求消除致伤原因。如果是火烧伤,应远离火场、脱下着火的衣物等,且帮忙的同时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扑打火焰,避免自身烧伤,正确的做法包括用棉被、毛毯等裹住伤员灭火,伤员倒地缓慢翻滚灭火等。灭火后对于面积不大或不严重的烧伤,可用大量冷水冲洗、浸泡,减少热量继续破坏组织,同时可以减轻疼痛。其次就是尽快送至医疗机构,进行专业治疗。


图片来自网络


电烧伤多位于电流在人身体的“出入口”附近,且多出现心、脑等全身损害,对于这样的患者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由专业医师进行急救,比如心肺复苏等。


化学烧伤其致伤物质多会浸渍于衣物,粘附皮肤,首先要求脱离致伤衣物,大量清水冲洗,特别是五官部位。化学烧伤中某些特殊物质需要特殊对待,如碱可能出现遇水后继续放热,故碱烧伤后应尽量除尽致伤物质后再用水冲洗。而磷烧伤不适宜水冲洗,应将伤处完全浸没于水中,以避免磷的自燃。早期急救处理后的治疗与火烧伤基本相同。

伤口不可撒药粉

白药粉、爽身粉、先锋霉素胶囊里的药粉、阿莫西林片碾碎的药粉、磺胺结晶粉、树皮、锅巴、烟丝、烟灰、冷饭、草屑、木屑……这些五花八门的填充物导致的感染、溃疡、脓肿、皮炎的患者不在少数。


粉剂外用于伤口,会给伤口带来难以预知的污染,以及给医生带来增加清创难度。这些固体颗粒物是人体无法吸收的异物,会加剧炎性反应,诱发肉芽肿样病变,使得伤口会发展成不规则、质硬的结节或斑块,也可能导致溃烂创面或形成脓肿,使得病程加长。


答应我,不要用止血药粉

有些人觉得粉剂至少会有止血的作用。但是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粉剂优于简单的压迫止血。撒上粉剂慢慢止血,其实是因为人体自身的凝血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了。换句话说,不用粉剂,照样止血。战伤是特殊情况,处置是非常规的,一般是条件有限无法常规止血才用,止血粉剂适应症很严格而且可吸收。

烧伤瘢痕可以消除吗?

“瘢痕”俗称“疤痕”。是否伤及真皮深层是瘢痕生成与否的分界点,也是医学上浅深Ⅱ度烧伤(烫伤)的分界点。皮肤深层的损伤不可能不留下瘢痕的。十分遗憾,已经形成的瘢痕是不能消除的,现有的治疗手段只能尽可能地防止瘢痕过度增生,使瘢痕外观不明显,尽可能减少瘢痕对关节活动的影响。

不同患者不同部位的不同类型瘢痕,所选用的治疗方式也各不相同。


对新生的瘢痕,非剥脱性激光疗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其特定波长脉冲染料激光能选择性破坏瘢痕内的新生微血管,亦能引起胶原的破坏和重塑,使新形成的瘢痕变平,红色变淡。但对形成时间超过1年的瘢痕治疗效果不佳,而且这种激光治疗对血管以外的组织作用较弱。


激光治疗效果示意,图片来自网络


一些烧伤病人在康复期会使用各式各样的压力绷带,穿加压衣,戴加压头套等。这种应用弹性织物对瘢痕部位实施持续压迫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瘢痕增生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压迫疗法(加压治疗)。


图中Selina就穿了加压衣。图片来自Selina的微博。


瘢痕在持续承受至少24毫米汞柱的压力时会出现组织缺血,局部乳酸释放增加,进而增加一些细胞活性物质(如前列腺素E2、胶原酶、明胶酶B等)的释放,这些能使瘢痕软化变平,有利于瘢痕重塑。


加压治疗简单易行,效果确切,副作用较少,性价比较高,是瘢痕治疗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被广泛使用于各种烧、烫伤瘢痕的治疗。但这种疗法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每天加压至少18小时,至少用6个月方有效果。如果是日常创伤引起的细小瘢痕,这种疗法实在有些不便。


另外,手术切除、激光消融、放射治疗、封包、糖皮质激素或化疗药物局部注射、外用药物等均可改善瘢痕状况。具体选择何种方法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何预防瘢痕的形成?

预防瘢痕最根本的一点在于防止创伤的发生。对于那些“瘢痕体质”者,尽量避免在头面和上半身等高危部位进行不必要的损伤性操作,如纹身和穿孔等。



幸好小哈利·波特不是瘢痕体质,否则闪电伤疤可能会红肿扭曲。

幼童、面颊部、经过红药水/紫药水/碘酒等刺激性消毒液+粉剂涂敷、宽大而深度超过0.1毫米的伤口,疤痕更易增生。而狭窄而深达真皮层的刀割伤,经过正确清创术处理的手掌及脚掌,则不大容易留下疤痕。

对于已经发生的创伤,伤口的早期处理非常重要。对于清洁伤口,应在6小时内做清创缝合,对于面部创伤,应尽快到整形科进行特殊缝合。缝合后定期换药,适时拆线,注意伤口清洁,防止感染。伤口拆线或伤口初步愈合后,早期行压迫治疗和按摩。较小的伤口愈合后可使用硅酮、维A酸、康瑞保或喜疗妥等外用药物,或有助于软化瘢痕和抑制瘢痕增生。


长期规律使用硅胶贴片,也可以软化疤痕


万一身上不幸出现了伤口,常会听人说,“不要吃酱油、巧克力等深色食物,不然会留疤!”这是真的吗?

深色食物不影响伤口愈合

只要是正常的食物,就不会影响伤口愈合。伤口愈合的两个过程,细胞的增生和胶原纤维的合成,不仅是创伤修复过程,同时也是人体中24小时持续不间断进行的人体正常的组织更新过程。若某种物质对会这两个过程产生能被观察到的影响,它都必然是毒物而不是食物。影响前一个过程的物质,其毒性表现和各种抗癌药物类似。影响后一个过程的物质,必然产生山黛豆等物质中毒的表现或者坏血病的表现。


同理,民间所谓“发物”会影响伤口愈合,也是不正确的。

深色食物不会令伤口发黑

引起皮肤颜色发黑的物质,叫做黑色素,黑色素是由存在于表皮中的黑色素细胞分泌的。当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作用于皮肤基底层,肌肤就会处于“自我防护”的状态,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以酪氨酸为材料生成黑色素。


浅表创面愈合后的黑色素沉着,主要是皮肤的黑色素细胞受刺激所导致,多见于暴露部位。如果皮肤损伤严重,黑色素细胞缺失,则不仅不会有黑色素沉着,反而可能因为色素脱失形成白斑。

要想伤口良好愈合不出现色素沉着,注意不要感染发炎,加上注意防晒即可。

深色的食物,能否影响黑色素合成的两个环节:作为合成材料的酪氨酸,和作为合成工具的酪氨酸酶呢?


答案是否定的。 很多深色的食物中,确实富含酪氨酸,但是很遗憾,在很多非深色的食物里面酪氨酸含量同样丰富,而且,酪氨酸是一种可以自体合成的氨基酸。因此,通过食物的控制抑制黑色素的合成是不可能的。就像去热带海边晒几天太阳,哪怕不吃任何深色食物,只吃白色的食物,皮肤也是会变黑的。而酪氨酸酶就更不用考虑了,酶类是一种蛋白质,它在胃肠道里面会被分解。无法通过口服的途径进入人体皮肤。


伤口愈合期需要避免深色食物的说法,没有任何的科学道理,同时,它也未见于任何的创伤和烧伤治疗指南当中。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The End

发布于2015-08-13,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美丽也是技术活

美丽也是技术活官方帐号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