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都自称姓屈了,自己管自己叫灵均,祭祀也是玛雅风格的,简直快成魔幻剧了……
本文就开分析一下,《思美人》在服饰设计上犯了哪些简直令人不可饶恕的错误吧!
混淆国籍:用和风料子
中国古装剧服装设计一直有用和风的惯性病,近年当红的影视剧里就有范冰冰的《武媚娘传奇》和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但是《思美人》一出真的就无剧可争锋了——因为《思美人》直接用和风料子!
开头的这几集,乔振宇饰演的楚怀王就穿着和风料子的外套招摇好几天了!


△ 《思美人》截屏
稍有常识的人都可以分辨出这是和风料子。因为看质感和门幅款式还不是正经的和服用料,所以只能算作和风了。


△ 振袖和服
由于打掛、振袖这些和服纹饰十分绚烂,出镜率又高,所以这些就形成我们脑海里对于和服装饰的印象。这些和服的装饰色彩浓烈、布局如画,与中国主流的对称或连续装饰手法迥异。

△ 明代 云鹤纹织物

△ 宝蓝色缎绣云鹤纹袷便袍,清光绪
这种肉眼可见的差别,这种直接采购现成和风面料的便捷,仿佛可以看到此剧服装设计师一颗偷懒又无知的用心。
更别说最早的人物海报上,乔振宇饰演的楚怀王直接用被劈成两半的日本纹样遮面。

△ 《思美人》海报与日本花车纹样
如果仙鹤还能拿中日都会用的题材来狡辩,那花车就是没法说了。而且,独立突出的纹样是不会被这样劈开使用的,这也暴露了此剧服装设计师对于纹样的化用是十分令人无语的(除了解释成设计师打算影射“断袖”我也没别的好说的了)
混淆时代:乱贴设计素材
《思美人》的服装设计功底之差还在于,这些人物的服装风格是迥然不同的好几种,一种是上面提到的这种和风,另一种就是使用设计素材在服装上拼贴图案的做法。

△ 《思美人》剧照

△ 《思美人》海报
问题来了,图案库里的图案往往来源各种各样,并且因为文物的保存状况,那些不容易朽坏的金属质地(青铜)、玉石质地的文物图案更容易被一些“XX图案大全.RAR”数据包收录。
其实识别起来也很简单,织绣质地与上述质地不同,图案线条更为细弱繁复,并且少见独立图案,而多见复杂的连续图案。而上述质地多见器物,图案形状会随着器型而变化,线条刚硬少层次。

△ 《思美人》海报与汉砖龙纹
(拜托不要再用这个龙纹,你们不腻我都腻了)
上图中采用汉代纹样,时代错误在此剧中已经算是十分轻微错误了。但是依然可以看出,早期的纹样十分抽象,装饰意味很足,这是后世纹样区别很大的地方。而上个段落提到的和风纹样里则是多见具象的图案,所以两种设计在用色、布局、风格上统统不一样,即便不考虑考究问题,统一美的问题也麻烦《思美人》剧组考虑下呀!

△ 《思美人》剧照 (像两个剧组的演员在私下聊天)

△ 《思美人》剧照(这俩没CP感造型是必须要背锅的)
此剧还少量使用了西汉马王堆墓里的一些织绣纹样,但是是拆散了使用的。我也就不吐槽这个时代差异了,直接来看此剧服装服装设计师的用法吧。

△ 《思美人》海报
(那些零散的小云纹就是马王堆的)

△ 西汉马王堆里的刺绣纹样

△ 马王堆出土刺绣(拍摄@动脉影)
和剧中不同的是,这个纹样实际上非常小,并且是连续密布在衣身上的。

△ 西汉 罗地“信期绣”丝绵袍
但是《思美人》剧组拆散了拼贴就算了,将图案放大N倍也可以解释为为了镜头服务,但是好歹考虑贴满啊!沿着边贴一圈算是怎么回事,搞得是半成品一样啊!

△ 《思美人》剧照
上次我看见别人这么设计戏服,还是在韩国古装剧里……真心的,这点机绣钱就不要省了呀!

芈月和屈原:放过楚国吧!
从《芈月传》到《思美人》,前赴后继竟然有两部在短时间内一起瞄准了这个历史时期的楚国,但是两边的服饰设计思维完全不同。

△ 《芈月传》中的楚怀王

△ 《芈月传》中的屈原
然而我就想不通了,《思美人》的官微为什么硬要用蹩脚的服装学识自己有多考究呢?大家都是演义,就不能好好地识相玩耍么?装啥历史教科书呢?
有些常识性的历史错误,我不提,是因为没有提的必要,但是官微为啥一副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的样子呢?

(@青春你好传媒 是《思美人》的出品方)
虽然战国后期周天子影响力十分微弱,但是依然是名义上的大boss,楚怀王你这样戴是想干嘛?而且楚国的诸侯国身份与其他又有所区别,这属于楚国历史的话题,可以看一个纪录片《楚国八百年》。
楚文化一直是一个独特而迷人的存在,一方面很不见容于中原主流,一方面它自己创造的文化从现有考古发现来看十分既神秘又优美。

△ 青铜尊盘——随州擂鼓墩出土

△ 彩漆虎座鸟架鼓

△ 龙凤虎纹绣——楚战国马山二号墓出土
楚文化属于那种多看一眼会爱上的款,会去猜当年那些楚人脑子里究竟装了哪些有趣而古怪的念头……
关于楚国服饰,下次有机会了基于实物资料地专门聊一下。
注 业余打理,无暇校对,若有错字,还请见谅
◄ 本文完 ►
“传统服饰”公众号原创,转载请与公众号作者联系授权
欢迎分享转发朋友圈
▼
活儿姐有话说
今天点几个赞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