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尿得出来,这一排小便池我该怎么选?
哥们,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你面前有一整排白得发亮的小便池,谢天谢地,每一个都没人。你挑了个最干净的,然后你听见门响了,另一个人走了进来。千万别挑我旁边的位置!这是你脑子里下意识的想法。他开始走了过来。别过来!越来越近。不要啊。不……
大部分男性在洗手间里都遭遇过某种程度的社交焦虑,对个人空间的天生警觉让我们下意识地与陌生人保持距离。一旦有人进入我们划定的私人空间,我们就会僵住。
离我远点儿,否则我尿不出来
这些研究者使用的方法相当猥琐。观察者坐在小便池附近的隔间里,关上门把自己藏起来,然后通过地板上的潜望镜观察外面的情况。“地板和隔间门之间的距离是28厘米,足以让观察者通过潜望镜看到受试者的下半身,而且还能直接观察小便的水流。”研究报告中写道。我猜,要是那些受试者知道有人正在偷窥,他们一定会拔腿就逃。
论文作者猜测,私人空间遭到打扰会激发社交焦虑,进而让我们的肌肉变得紧张。排尿行为需要放松尿道周围的括约肌,要是周围的人太多——让我们过于焦虑——那么尿道肌肉就无法放松下来,你自然也就尿不出来了。
面对男厕里的陌生人,大约有2000万美国人会产生比一般水平更强的焦虑感,这种症状被称为境遇性排尿障碍或者“尿羞症”(paruresis,or shy-bladder syndrome)。尿羞症患者无法在公众场合小便。针对这一情况,英国尿羞信托组织(UK Paruresis Trust)提出了演化方面的解释:(鹿之类的动物)一旦觉察到危险就会僵住不动,以免引起敌人的注意;尿羞症患者无法排尿,是因为小便会产生声音、气味和运动,从而让你暴露在掠食者的注意力范围之内。
尿羞症患者在参与时间较长的公众活动(例如看棒球赛或看电影)时可能遭遇尴尬和不适。对男人来说,尿羞症可能格外难受,因为建筑师在设计男厕小便池的时候通常没考虑过隐私问题。
面对一排小便池,到底要怎么选呢?
我们考虑一下,如果小便池共有7个,情况又会怎样?“事情开始变得有趣起来。”克里占克说。如果你选择离门最远的小便池,那么厕所里有3个人的时候就会达到饱和:
XOOXOOX
那么,在7个小便池的情况下,更好的策略似乎是选择倒数第三个小便池,这样饱和点变成了4个人。
XOXOXOX
但就算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最里面的位置依然是最佳策略,紧随其后的才是选择倒数第三个。”克里占克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最里面的位置只有一个“邻居”,所以就算你的选择大幅提高了整个男厕达到饱和点的可能性,有人站到你身边的概率依然低于其他选择。
如果你是卫生间的设计者
系列漫画xkcd的作者兰德尔•门罗(Randall Munroe)在2009年发布的作品就关注了这一问题,并向卫生间的设计者提出了建议。
按照门罗的意见,为了尽可能提升饱和效率,男厕里应该设计3个、5个、9个或是17个小便池;如果小便池数量是4个、7个或是13个,那么尴尬的互动简直就不可避免。
“如果你真想创造出尴尬得超乎想象的情景,”门罗写道,“我建议你把这篇文章打印出来,然后努力将它介绍给站在你旁边尿尿的那个家伙。”
译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果壳
ID:Guokr42
果壳整天都在科普些啥啊!
吓得我二维码都歪了!

为啥这样的二维码也能扫?
扫码发送【二维码】告诉你原理~
喜欢就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