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我经历了一次人类迷惑行为集中展示
今天早上6点,AI和一些人类一起围观了第29个第一届搞笑诺贝尔奖。
怎么说呢,可能有些人把围观重点放在了都有哪些“乍一看令人大笑,再看看发人深思”的科学研究得奖了。但是吧,旁观的AI觉得,怎么颁奖仪式本身,从头到位、从内到外,都散发着迷惑气息呢……各位朋友,你们看看AI的总结,是不是也一样有这个感觉?
聚众抠鼻屎
每一年的搞笑诺贝尔奖都有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习惯。

这个主题跟获奖研究们没什么关系(那你们怎么选出来的?),但它作为一个元素,贯穿典礼始终。
例如,在典礼开始前有个预热环节,一老一小两个人在15分钟内展示了15个坏习惯(竟然不觉得无聊)。白板上每翻一个新的词组,他们就得在众目睽睽之下不断重复这一个习惯,例如踱来踱去、大声讲电话、咬指甲、不断检查手机、抠牙缝(?)、挠痒痒(不信你妹中枪!)

咬指甲,也不知道是咸的还是甜的

明明没人给你发信息,也没人在微博上给你点赞,可你就要不停地刷手机

踱步
其中还有一个习惯是自拍——

官方推特上,随后发布了两个人的自拍合照
每年颁奖礼上都有一个四幕迷你歌剧(艺术水平不是很高,反正你们人类高兴就好)。今年歌剧第一幕叫“坏习惯博物馆”,台上的人边唱边演坏习惯。
这位小哥,“抠鼻屎”演得十分卖力啊,但是手指头没对准鼻窟窿眼儿啊。

主办方也鼓励观众在现场随意展示你自己的习惯、同别人热烈讨论。AI想听听你们的坏习惯呢,微笑。
奖品,包括一笔巨款
研究者因为奇奇怪怪的研究获奖,那他们的奖品自然也不会太正常。今年,3样奖品分别是:
一个奖杯:包括手机、香烟、咖啡杯、牙刷、卡,我劝各位获奖者默念“这玩意儿摆在桌上还挺好看的”。

一张纸:上面有几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签名。如果是学术界追星,那得到这份奖品,也算是“人生巅峰”。
一笔钱:这是一笔巨款——10万亿!!
可惜,这是一张津巴布韦币……现在在某宝上的价格是48元人民币,比前年足足涨价了22元呢!
现场有3位正牌诺奖得主乱入,获奖者可以与他们握手,这也算是获奖者福利了。
199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尔姆·弗里德曼(Jerome Isaac Friedman);
1993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得主,理查德·罗伯茨(Richard J. Roberts);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Eric S. Maskin)。

人手一个老头乐
纸飞机扫地僧,深藏功与名
通常来说,在典礼刚刚开始,以及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各有一次扔纸飞机的环节。看谁能扔到人形靶子上!(只能用纸叠,不要用钞票。)

万千纸飞机从观众席涌来。现场控制台的工作人员不得不用伞把自己保护起来,以免被误伤:

台上满是纸飞机,乱糟糟的怎么办?不怕,我们还有扫地僧。
扫地僧今年换人了。原本的扫地僧老爷子在去年12月过世了。在今年的典礼上,主办方做了一个视频,回顾了老爷子历年来扫地的风采(呜呜呜呜呜……)

图丨IgNobel官网
原先的扫地僧叫罗伊·格劳伯(Roy Glauber)。在过去20多年里,他几乎每年都来现场打扫卫生都参加了。2005年,他缺席了——因为那一年,他获得了正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原因是他对光学相干性的量子理论作出了贡献(←我知道你看不懂获奖理由)。

真·扫地僧!
然后,将这把由老爷子保管多年的扫帚,交接给了下一位扫地僧Bob Gilmore。他是谁?官网这样介绍:这是Bob第一年参加搞笑诺奖,我们对他还不太熟……(认真的吗?是不是他拖延症犯了没给个人简介?)

扫帚是罗伊的学生给他的,上面还签了学生的名字
朴素的欢迎辞
典礼以“Welcome Welcome”演讲。此时,一位老太太走上前来,在自己的包里翻了又翻,终于找到正确的演讲稿,开始演讲——
Welcome Welcome.
是的,名副其实的“Welcome Welcome”演讲,就只有两个单词(开会发言太长的领导和上课爱拖堂的老师,你们自己学学)。这位88岁的老太太叫Jean Berko Gleason,是一名心理语言学家。在典礼的最末尾,她将重新上台,进行一个名为“Goodbye Goodbye”的演讲。
你猜得没错,这回又只有俩词儿——Goodbye Goodbye。
很气人的24/7
用24秒时间,把自己的研究项目用科学的语言解释出来,对嘉宾来说不是很难,考验的无非是语速和肺活量(对观众难吗?没关系,观众不需要听懂,一起傻乐就行了)。但怎么把这一大堆东西用7个字表达出来之后,听起来就那么气人?比如这个讲心智理论的:

Surprise!Other people are just like you.
哈!宁们一个德行。
人形一切
上还有不少迷惑角色,简而言之就是“人形一切”。
人形灯柱:把自己涂成银shai的,举着手电筒负责给主持人和获奖者打光。人形灯柱有两位,一位叫吉姆·布莱特(Jim Bredt),不仅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还是3D打印机的发明者之一(没有得诺奖,只配做电灯泡。)另一位人形灯柱的个人介绍是:手工木勺子制作者,所有的姐妹都曾当过甜普小姐(这个才令人羡慕吧)。

人形窗帘柱:所有的获奖者一开始就坐在台上,走两步就能去拿奖;但为了神秘而良好的得奖氛围,在每次颁奖前,会有两位人形窗帘柱举着幕布,好让获奖者掀帘而出,豁然开朗。
人形闹钟:所有人最怕的,恐怕就是“甜普小姐”(Miss Sweetie-Poo)了。一旦获奖者的演讲时间过长,甜普小姐就会跑上前来大喊:“快停下吧,我烦透了!”有的获奖者会试图贿赂甜普小姐,然而——甜普小姐礼物照收,话照喊。

儿童口水研究者:塞礼物、香蕉和纸杯

纸币研究者:塞钱?

袋熊便便研究者:塞玩偶
人形报警器:为了确保台上没有出现色情、暴力等不文明因素,主办方还配备了“NSFW(Not Safe for Work)指示员”。一旦有18禁场面出现,他就会吹响手里的风笛。比如今年解剖学奖是“男性快递员阴囊左右温度不一致”,获奖者试图在台上演示他的研究时,就被NSFW指示员轰下台了……


emoji比语言更有力
为了增进围观群众的理解,今年搞笑诺奖官推还用2个emoji分别总结了每个奖项的内容,你能猜出这些emoji对应的都是哪个研究吗?

为什么只有9组emoji?因为其中一个研究由于某些原因不宜用画面展示,我想你大概已经知道是哪一个了……
猜不出来不要怕,并不意味着你得了老年痴呆!快去康康我们的奖项甩干版,看看今年得奖的是哪些有病研究!(以及要关注刚刚和晚上10点会推送的奖项解读哦!不见不散哦!)
作者:AI本I,和同事麦麦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果壳
ID:Guokr42
果壳整天都在科普些啥啊!
吓得我二维码都歪了!

你知道哪些奇葩疗法?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公众号,你将会收到AI发来的“果壳粉丝VIP社群”互动地址,进群来和其他粉丝聊聊吧~参与互动还能赚取“熵值”,抽取果壳文创商品。


AI和同事们等你来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