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诺贝尔化学奖:清洁能源?必锂必锂!| 直击诺奖

这是Sheldon的第121 篇漫画,所有图片大约 2 MB。
假如世上没有锂离子电池,
那么你的手机可能是这样的,

也可能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当然,这是个玩笑。
但无论如何,跟其他电池相比,
锂离子电池是不可替代的。
那么,这么好的东西,
是谁发明出来的呢?

锂离子电池的发明是一场
长达50年的科学接力!
第1棒选手是英国科学家
M. 斯坦利·威廷汉姆。
1970年代,在研究充电电池时,
他从众多金属元素中,
选中了3号元素锂,
于是,锂电池1.0诞生了!

第2棒选手是美国固体物理学家
约翰·古迪纳夫。
他改进了电池配方,
大大提升了锂电池的容量,
改善了它的安全性能,
这就是锂电池2.0。

第3棒选手是日本化学家吉野彰,
他在原来的基础上,
又做了很多改进。
最终,他把锂换成了锂离子,
于是有了更安全的锂离子电池!

于是,从1991年起,
电子行业掀起了一场革命。
我们的移动设备陆续用上了
轻便、清洁、安全、实惠的
锂离子电池!
人类社会的能源体系,
从此开始向新的时代迈进!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
第2棒选手古迪纳夫,
已经快要100岁了。
他的一生早已功成名就,
完全可以安享晚年。
但是,他并没有选择休息。
在90岁高龄时,
古迪纳夫又接过了接力棒,
开始研究更安全,更便宜的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为了表彰他们推动了
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
诺奖委员会授予
约翰·古迪纳夫,
M. 斯坦利·威廷汉姆和吉野彰
2019诺贝尔化学奖!


美编后记:
美编在搜索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的照片时,除了感慨教授的姓氏真的很赞外,还意外发现古迪纳夫的小故事。古迪纳夫教授1922年7月25日出生,参加过二战,90岁时,还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任教。当时的他还每天坚持自己开车上班,而且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了。他每天还要回家照顾已经失忆、行动不便的妻子。
90多岁的人还这么努力工作,认真对待生活,感觉收获满满得正能量!
现在的他已经97岁高龄了,不知道还有没有在任教,真心祝愿他和各位获奖者,健康、快乐、长寿!
参考文献
1.诺贝尔奖官方资料
作者:Sheldon
对白、美指:牛猫
绘制:赏鉴
排版:牛猫
本文首发于腾讯新闻账号@果壳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自媒体、报刊等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果壳(ID:Guokr42)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今年的诺奖,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嘛?大家一起互动一下吧(这是一个可以胡逼蛋扯的话题)
BTW,我们设置了小小的门槛,相信热爱科学的你肯定会通过考验!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在42秒内答对尽可能多的题,达到一定分数才可以加入,每24小时仅能答题一次。呼~深吸一口气,然后好好答题吧!


AI和同事们等你来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