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会卷土重来吗?别怕,我们有这两把利器
11月12日,北京市朝阳区政府网站发布一条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阳区相关医疗机构得到妥善救治,相关防控措施已落实。
鼠疫,这个遥远又恐怖的疾病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让人担忧电影中复活肆虐的古代瘟疫会在现实中发生。其实鼠疫作为一种烈性传染病,从来没有消失,但通过预防和及时治疗,鼠疫也能够远离人类世界。
“1号病”
鼠疫可怕吗?理论上来说,是的。
鼠疫的病原体是鼠疫杆菌,在自然界中,它主要存在于以鼠为代表的啮齿类动物身上,并可以通过它们身上的跳蚤传染给人类。此外,人接触、食用染病动物也可能感染鼠疫。

鼠疫杆菌丨CDC
人类文明被鼠疫扫荡过三次。第一次是6世纪的“查士丁尼大瘟疫“,君士坦丁堡一半的人口因此丧命;第二次爆发于14世纪,又被称为“黑死病”,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欧洲有约2500万人死于鼠疫;19世纪中叶,鼠疫在我国南部爆发,同样带走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小型鼠疫爆发更是数不胜数。

受黑死病的影响,舞蹈骷髅的形象大量出现在中世纪绘画中丨Wikipedia

香港卜公花园内记述鼠疫的纪念牌丨Wikipedia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按照疾病的严重程度、公众危害等,将法定传染病分成了甲、乙、丙三类,甲类传染病只有鼠疫和霍乱,而鼠疫则是名副其实的“1号病”。
鼠疫大致分为两个类型,常见的是腺鼠疫,典型症状是淋巴腺肿大,死亡率约30%到60%,中世纪的“黑死病”就是腺鼠疫。另一种是较少见的肺鼠疫,它发病更快,症状更严重,不接受治疗的话,通常是致命的,而且肺鼠疫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更容易引起人群爆发。根据《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哪怕只发生1例肺鼠疫,都算是较大的鼠疫疫情。
感染腺鼠疫后肿大的腹股沟淋巴结丨CDC
鼠疫疫情会大爆发吗?
虽然鼠疫可怕,但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再次出现大爆发则可能性较低。随着公共卫生和医疗技术的发展,鼠疫的防控和治疗都有了保障。
监测疫源
根据现行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我国的鼠疫疫源地有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呼伦贝尔高原蒙古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帕米尔高原长尾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云南及东南沿海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等。
在鼠疫疫区,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疾控中心需要对可能携带病菌的动物进行监测,再根据监测结果做出针对性措施。比如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的监测发现,近些年来,当地达乌尔黄鼠体内病菌携带增多,因此要密切重视这类鼠的防护。

青海省工作人员在进行鼠疫监测和鼠疫疫源地调查丨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2
监测人群
人群也需要监测。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就建立了传染病疫情报告及反馈系统。不过出于条件限制,那时只能通过各地卫生防疫站每个月收集一次当地的传染病病例,汇总后再邮寄给卫生部。
到了2004年,首诊医疗卫生人员或机构发现需要上报的传染病,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报告给上级卫生部门。城镇地区确诊的鼠疫病例,必须在2个小时内通过网络上报;在农村地区,这个时间限制是6小时。

网络直报系统 页面丨 wendangwang.com
因此,如果国内出现了鼠疫病例,卫生部门能很快获得消息,对疾病传播进行控制,不至于因消息滞后而导致疫情扩大。
3
治疗手段
鼠疫虽然死亡率高,但它并不是疑难杂症。鼠疫的病原体鼠疫杆菌是一种细菌,所以使用非常基础的抗生素就可以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比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等,基本不存在药物供应问题。

正在接受治疗的马达加斯加鼠疫患者丨Associated Press
鼠疫的自然宿主主要是啮齿类动物,我们不可能将地球上的啮齿类动物完全消灭,所以鼠疫很难像天花一样被人类清除。人类历史中之所以多次出现鼠疫爆发,一是因为缺乏有效的传染病监测系统,二是疫情爆发于抗生素诞生之前。
这些面对鼠疫的劣势,正在被渐渐攻克:上世纪80年代左右,我国平均每年报告约20例病例,2010年以来每年仅个位数的病例报告,2018年报告数为0。鼠疫留给我们的集体记忆是惨痛的,但让人类脱离疾病的摆布,正是现代医学永无止境的目标。
参考资料
作者:黎小球,李小葵
编辑:odette
一个AI
网红土拨鼠也是鼠疫传染源,野外看到的话,别摸!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