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花朝开暮死,却又无穷无尽?

我小时候读《红楼梦》,读到描述大观园的“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时,完全不解其意。直到后来出门旅行,才发现江浙地区最早修建的那些高速公路两旁以及不少乡村院墙边,木槿还真是一排排种植,当做篱笆使用。
木槿不仅种植无难度,而且极耐修剪,容易塑型,修剪后的老枝第二年依然可以枝繁叶茂,大量开花。想必这也是民间热衷用木槿做篱笆的原因之一。

单瓣的木槿常常是用来做篱笆的。我觉得一点都不丑。图片:柏淼

古老的植物
木槿学名 Hibiscus syriacus,syriacus 一词是“原产于叙利亚”的意思。据说十字军东征时,军队不仅带回了玫瑰等享誉世界的植物,也把木槿从叙利亚带回了欧洲。
但是,学术界一直认为木槿的原产地是中国,毕竟早在《诗经》和其他古籍中就有对木槿的记载。《通志略》中有:“木槿,人多植庭院间,亦可作篱,故谓之槿篱。”晚春时节直接将木槿的枝条交叉扦插,不消两三年光景,便能细密如网,密实可挡;待到夏至时节,篱上开花,又是何其灿烂。
到了《花镜》里,则有“若单叶柔条,五瓣成一花者,乃篱槿也,止堪编篱,花之最下者”,有钱的文人瞧不上单瓣的木槿,觉得是只配做篱笆的“下等品种”。但在以前,因为木槿的花和叶含有皂苷,可以起泡,所以是民间制作洗发液的原材料。想来如此多用途的木槿,倒也被分了“高下”,有点可笑。

繁盛的木槿。图片:Salicyna / wikimedia
木槿不仅是优良的绿化植物,也是食用历史久远的美食植物。食用方法有很多,嫩芽、即将盛开的花蕾都是民间热爱的食材,清朝陈淏之的著作里就有“其嫩叶可代茶饮”。现代餐饮业和农业种植户广泛推崇的“鸡肉花”也是木槿花,嫩滑倒真是嫩滑,不过我从来没吃出过鸡肉味。
除了做羹汤,炒鸡蛋、加上葱花炒肉等都是常见做法。很多农家乐也会把木槿花裹上鸡蛋面糊下油锅炸至金黄,味道清爽,松脆可口。

木槿花炒蛋。图片:Aru3 / 豆果美食

朝开暮落无穷尽
《礼记》曾记载:“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初夏是木槿的花期,几乎枝条的每一节叶腋处都会长出次第开放的小花苞。虽然每朵花都是朝开暮谢,但整株开起花来却几乎是无穷无尽、生生不息,可以延续好几个月。
我很喜欢这种植物,花园里也种了几株,从每年初夏能一直开到初冬,永远都是繁花满树的状态,真的是毫不停歇的“开花机器”。
自古有文献记载的群芳之中,说到栽培历史最悠久、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植物,木槿定会有一席之地。古诗中既有“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的感伤,也有“暮落不悲容颜好,旭日依旧无穷花”的乐观。

木槿也是许多画家所喜欢的题材。2016年,吴冠中老先生的著名佳作《木槿》更是创造了中国油画拍卖的世界纪录。图为法国画家高更的《木槿》——大家来找找木槿在哪里。图片:The Hibiscus Tree / Paul Gauguin(1892)
在古代,朝鲜半岛被称为“槿域”;而今天,木槿又是韩国的国花,民间所谓“槿花无穷尽”的无穷花就是木槿。
有关无穷花的最早记录可以从中国的《山海经》上找到,“君子之国在其北……有薰花草,朝生夕死”。“君子国”是指朝鲜半岛,而“薰花草”就是木槿。另外在中国的《古今注》中也有“君子之国地方千里多木槿花”之句,可见木槿在朝鲜半岛上存在的时间非常久远。新罗的孝恭王在公元897年7月向唐朝光宗发出国书,其中将新罗自称为“槿花乡”。由此可知,至少自新罗时代起就有“槿城”的说法。
木槿(无穷花)究竟是怎么成为韩国国花的,尚且找不到确切的答案。但是自从《爱国歌》流传开来后,木槿便随着“无穷花三千里华丽江山”的歌词,成了朝鲜半岛的一个象征,《爱国歌》后来也成为了韩国国歌。
现在的朝鲜和韩国是分别于二战后成立的国家。今天,韩国总统徽章及行政、立法、司法三部门的徽章均有木槿花图案,韩国国旗太极旗的旗杆上方也被指定装饰着木槿花图纹。

今天在韩国,两只凤凰相对而立、中间画有无穷花(槿花)的徽章,被用于总统旗、总统官邸、总统出席的场所,以及总统专门使用的交通工具上。同时,总统授予的任命状和奖状上也会出现此一徽章。图片:wikimedia

“槿”才辈出
《圣经·旧约》里的《雅歌》有这样一句话:I am the rose of Sharon, 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我是沙仑的玫瑰,空谷的幽兰)。其中,lily of the valleys 被用来指代铃兰,而 rose of Sharon 则成了木槿的俗名之一,说起来也算是和宗教沾亲带故的植物了。
陈淏之《花镜》中就有关于木槿类植物的详细记载:“木槿一名蕣英,一名王蒸……如桑而小,花形差小如蜀葵,朝荣夕损,远望可观……南海有朱槿,但不易得耳。”这里提到了锦葵科的三种植物:木槿、蜀葵和朱槿。
锦葵科的植物大多数名字带“槿”或“葵”。即使是对植物一窍不通的人,也会发现这个家族成员的花朵长得实在是太像,花的结构几乎如出一辙,都是一圈大花瓣围绕中心突出的花蕊。这一花蕊就是锦葵科植物的一大特征——单体雄蕊。

朱槿的单体雄蕊的特写:雄蕊多枚,花药物完全分离,而花丝彼此连结成筒状,包围在雌蕊外面。图片:柏淼
仔细观察它们的花,你会发现虽然有很多雄蕊,但却不像其他花一样四处分散,而是全部连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管,直到管的中上部才分离成许多短小的花丝和花药。单体雄蕊算是鉴定锦葵科植物的通用特征。记住这个,下次在花市或者植物园十有八九就不会认错。

木槿、朱槿(扶桑)、蜀葵真的算是锦葵科这个大家族里影响世界花园的乡土植物了。它们的拥趸极多,狂热的爱好者总能带来新的品种。图片:柏淼
锦葵科植物人才辈出,无论是作为绿篱的木槿,还是可以水陆两栖的红花槭葵,亦或是色彩变幻的木芙蓉,都是街头巷尾、公园绿化里最容易见到的。
五代十国的蜀国皇帝孟昶下令遍植木芙蓉,才有了成都“蓉城”的美誉。和江浙地区常用木槿做绿篱不同,华南地区更喜好种植朱槿,也就是人人交口称赞的“大红花”。这两年在园艺圈非常流行的丹麦木槿和小木槿,虽然都叫“木槿”,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木槿花,前者是矮生朱槿,后者则是南非葵(Anisodontea spp.)。

武汉的绿化带里现在用了大量锦葵科的植物。随手拍了一个九宫格,你能分得清么?图片:柏淼
而在武汉街头,绿化带里园艺品种的木槿和大花芙蓉葵比比皆是。见过的朋友曾说,“你们绿化带的木槿竟然都长得像圆盘子”。我隔天去看,发现说的其实是大花芙蓉葵。
大花芙蓉葵的叶子和花确实比较像单瓣的木槿。不过它是锦葵科里花朵最大植物了,直径可达三十厘米。我觉得任何人和它对比都会自觉“脸小”。

这几年流行的大花芙蓉葵,花大如盘,异常夺目。芙蓉葵的几个类别染色体数都是2n=38,彼此可以相互杂交且后代可育。这是木槿属里少有的亲缘关系相近的小群体。图片:柏淼

生如夏花,皮糙肉厚
要说木槿最优秀的特点之一,大概就是耐热性极好,炎炎夏日依然可以繁花满树。作为园林应用中的一种重要植物,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观赏性状,而且还有较强的耐旱性和耐寒性,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好材料。
虽然木槿在中国的栽培历史非常久远,但目前流行的园艺品种几乎都是从国外引入的。多个国家都有很长的栽培和杂交木槿的历史,比如日本的木槿品种很早就远渡重洋,在西方木槿杂交史上做出重要贡献,出现了非常多的著名系列和品种。

木槿是国内外乡村花园最喜欢用的花园灌木之一,生长迅速花期长,适应性很好,因此被广泛应用。图片:柏淼
木槿的培育早在多年前就开始进行了,目前生产量最大的品类包括‘雪纺’系列 Chiffon Series、‘柱子’系列 Pillar Series、‘沙冰’系列 Smoothie Series、日本的‘花笠’系列等等。法国的 Minier 苗圃是木槿杂交史上的重要贡献者,在二十个世纪就推出了几个广受欢迎的杂交木槿。

木槿的园艺品种,蓝莓沙冰和粉雪纺。图片:柏淼
最后多提一句,被许多花友热衷的‘雪纺’系列,并不是出自专业苗圃,而是由剑桥大学心理学家 Roderick Woods 培育的。这个系列现在有七个品种,大部分都能在国内轻易买到,花量大植株紧凑,是我的心头好之一。

提起美丽的花,不少人还会想到虞美人。虞美人常常在原野成片生长,形成著名的虞美人花海景观。这在欧洲很常见,法国画家克劳德·莫奈就深受影响,创作过很多关于虞美人的作品。
这幅收藏在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的“Poppy Field”就是其中之一,清风拂过花海,形成浪花般的景致。

设计师以此为灵感塑造了一枚胸针
\ 莫奈的虞美人 /

/ 9折带走 \
绽放的虞美人
丝带环绕着花束
细腻精致

与罂粟花不同,虞美人全株都有密集的刚毛,叶片羽状分裂
这枚胸针在设计上参考了这一点,特意做出了刚毛
金色的轮廓线纤细而轻盈
花冠上纷繁的细节若隐若现

戴在胸前 or 别在包上
都轻轻散发着一份独一无二的气质


胸针同款精美布袋贩售中

胸针 · 莫奈的虞美人
\ 戳图9折带走 /

P.S. 11月11日,是一战停战纪念日。从1921年开始,每年的这个日子,很多英国人都会佩戴虞美人胸针纪念阵亡将士。如果你有英国朋友,可以将这枚胸针作为礼物送给Ta~
One More Thing
果壳商店大促开启
下单前进入店铺首页领券
循环满减每200减20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戳原文,也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