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未来是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人工智能是它的油门,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技术,能在油门失控时作为刹车?”2017年12月,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刘慈欣在未来事务管理局与蚂蚁金服联合举办的科幻工作坊上提出这样的问题。
7位国内外知名科幻作家前往蚂蚁金服,参观了支付宝VR实验室,在菜市场扫码买炸鸡腿,还和蚂蚁金服首席技术官就未来的科技展开了严肃争论。围绕“技术与人类的未来”这个主题,科幻作家们想要更深入地探讨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长久以来,想象力开启了人类的探索之门,引领着技术进步。当未来学家预言的技术奇点迫在眉睫时,科技发展追赶人类想象力的步伐也变得越来越快。科幻作家们则开始写作越来越多反乌托邦作品警示人类:飞速发展的技术,并不必然带来美好的未来。
恐惧源于未知。行差踏错的代价从未如此巨大,如何才能保证技术的前行方向?
在活动中,美国科幻作家、历史学家卡罗琳·吉尔曼发出这样的感慨:“打动我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每个微小个体如何使用这些技术——那些市场里的小商贩、手工艺人,不需要任何门槛就可以使用电子支付……他们不是富人,不是大企业,但他们却是庞大金融系统里的一部分。”
也许,锚定人类福祉,致力于解决贫困、疾病和环境污染这些全人类共同的挑战和问题,正是发展技术的方向,也是意义。
科幻工作坊结束后,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科幻作家们以这些亲身经历的中国科技为素材,创作出7篇科幻小说,有了这本小说集——《希望之地》。
对于这本小说集的创作,未来事务管理局这样说:“当美国科幻的现状向我们展示科幻发展的一种未来时,我们仍然可以,也应该亲手开创另一种未来。这种未来不是空想,而是正席卷而来的现实。过去我们关注宏大的技术想象,而当现实变得科幻,我们更关心技术的细节和后果——关心它如何改变每个微小人物的日常生活。”
这本《希望之地》用7个从杭州出发、灵感来自中国科技公司的故事,解码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未来,将世界带入由算法、人脸识别、虚拟现实、VR游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塑造的世界,沉浸式地感受人类的命运脉络。
当单身的你意外中奖,获得一张飞往异星的船票;
当人的意识上传,成为敛财工具;
当小孩子能远程操控无人机探索宇宙;
当你被植入脑中的芯片控制,甘愿远离地球做苦力;
当你只有在虚拟世界中才能找到安慰;
当技术能完美模拟你的脸到处行凶;
......
这是一个由前沿技术主宰的未来,人类的命运在这些复杂、惊险而又令人迷思的世界中沉浮、挣扎、抗争。站在这个时间点上,无人能够继续保持平静。
对于刘慈欣在科幻工作坊上提出的宏大问题,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在序中试图作答:“只有行动才能带来改变,我们相信爱和人性是这辆飞驰的技术列车的刹车,而方向盘也始终就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