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大手笔的时尚剧,怎么拍成美版《小时代》?
大家好啊,我是头发长度尴尬,以至于后脑勺和脖子不得不各扎一个辫子才能爽快写稿的豆师傅。
十一在家抠脚期间,唯一做的一件跟自己业务相关的事情,就是看完了莉莉·柯林斯主演的网飞新剧《艾米丽在巴黎》。
要知道,这部戏在上映前,豆师傅可是充满了期待。毕竟最大宣传亮点是“《欲望都市》主创指导,《穿 Prada 的恶魔》班底”……你们豆师傅现在能蹲在这苦逼兮兮的写稿,可少不了这两部经典影视作品的鼓吹。
可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国庆一口气看完之后,我对这部《欲望都市》、《绯闻女孩》、《穿 Prada 的恶魔》的“缝合怪”的观感怎么说呢……一言难尽。
借用豆瓣网友Heloise的话说就是:
“Lily这个工作建议找个中国人,全球领先水平。”
下面我就掰开了、揉碎了来讲一下这部剧里面的各种细节。
(活儿姐提示:有剧透,介意的朋友可以先看剧再看文。)
(活儿姐精分吐槽:这剧就是看脸看衣服看谈恋爱,剧情啥的根本不重要。)
01 营销狗的工作状态
首先,“新媒体从业者时间相对自由”是真的——但是自由的代价就是,无时无刻手里都要拿着手机刷各种媒体平台。我真的很好奇女主是哪来的时间各种跟朋友约会游玩的(虽然我平时也跟朋友出去玩,但我朋友对我突然掏出一台电脑来工作已经见怪不怪了——即使是在夜店里)。
等老板叫你回去加班,你的笑容可不会这么自信
衣着穿搭,上过班的人都懂。我本人真的是无法在高强度的工作下面还每天换着花样闪耀办公室的——当然,女主的衣着永远的闪耀夺目,非常的“美国人在巴黎”。出厂穿的那件大红格子衬衫也是非常的美利坚。
而且关于女主在剧中永远拿小包包上班这点,我非常的疑惑——你们美国和 fà 国的社畜都不带电脑回家的是吗?营销人的职业素养呢?你回家用 iPhone 码方案?
相比女主角,我更喜欢女上司席薇亚和黑人小哥哥的穿搭。
席薇亚就是真实的法国女人穿搭,黑人小哥哥么……我想要他的整个衣柜,嘻嘻。
02 女主的工作水平
我还是想以开头一句话总结,“Lily这个工作建议找个中国人,全球领先水平”。
毕竟剧中Lily可是各种金手指,从调香公司老板到大设计师到大设计师侄子再到暧昧对象女朋友,全都在给她带资源……这么好弄到资源,躺着也能火了。
(顺便,哪里能找到这种楼下有个帅爆暧昧对象的公寓?我不介意搬家的时候多出点钱。)
另外,剧中能看出Lily工作水平的地方真的没多少——大部分时间都在撩不同的男生,唯一一个写文案的镜头不但没持续几分钟,而且……还特娘的是在用 Google 翻译写(虽然我写文案也经常用 Google 翻译,但不懂法语还要写法语文案这也太扯了一点吧)。
“刚发现自己不懂法语怎么办,急,在线等”
之后的节点,撮合自己公司代理的调香公司和连锁酒店合作、接待美国女星外加给大设计师搞噱头,都属于我上文说的“全程金手指,这么好的资源躺着也能做”。
另外这里说几个细节——
接待美国女星这里,一个小小的PR经理去签 200W 欧元名表的安保协议,这就很扯;
全程的风控更是做的不忍直视:先不说“PR 一转头,女明星就带着价值连城的名表不见了,还联系不上”这种经典好莱坞烂梗,豆师傅只想吐槽,这么贵重的东西出席大型活动,品牌方一个保安都没有就让一个小职员看着?《小时代》都不敢这么拍吧……
“我顾里服了你”
而且 200W 欧元的名表诶大姐, fà 国知名市场营销公司就没想起来买个保险?品牌方没有想过买个保险?至少也盯着让女明星活动结束就摘了吧?
结果女明星带着这块价值连城的表蹦迪连转了好几个场子,最后还戴着和别人为爱鼓掌去了……这要是在国内,可以说是严重运营事故了,估计公司从上到下的人都可以换一遍。
接下来关于“女主角是如何避开保安把一卡车模特运进友商大秀现场”、“为什么大boss们会欣然同意去街边小店商务会餐”、“为啥一个《绯闻女孩》的梗就可以成功挽回宇宙大牌客户”……我们就当是 Lily 人格魅力+运气好吧,再纠结下去脑壳疼。
03 剧情里的美式傲慢
《纽约时报》的影评已经一句话给这部剧定了性:“The old story of the American ingénue who moves to Paris”。但是作为一个中国观众,豆师傅从这部剧里看到的更多是傲慢。
去 fà 国工作不会法语?没事,那就“fake it till make it”;
奢侈大牌太端着不够接地气?那是因为他们“不会搞流量”;
至于如何搞流量?漂亮国那套身份标签的烂梗咯,“维吉娜为什么是阳性词”这个梗在 fà 国人看起来,估计就像是中国人看“‘那个’是不是涉嫌种族歧视”一样的匪夷所思。
就像黑人小哥和咸湿大叔拉女主出去聊天时说的那样,“办公室没人搞抓马,你才是搞抓马那个人”。编剧的美式大国傲慢在女主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很惊讶《欲望都市》的主创居然搞出了美版《小时代》——毕竟我一直很喜欢《欲望都市》的地方就是,每个女主角都从来不喊口号,但都活得非常“女权”:
政客听从幕僚建议说“和两性专栏作家搞在一起不利于选票”跟凯莉分手,凯莉转头就在专栏上阴阳怪气;
米兰达可以为了家庭从上东区搬到布鲁克林,也可以怒炒性别歧视的老板;
萨曼莎跟麦粒撞衫不但没有撕X还互相夸赞;
就连最“公主病”的夏洛特也能因为不堪忍受妈宝男而怒甩高富帅。
至于《艾米丽在巴黎》,真的就是《美式傻白甜靠金手指大闹巴黎》了——而且“金手指”本身还没有大人物和艾登帅。
最后,恳请想搞流量的 fà 国奢侈品看看中国从业者,我们不但搞流量的水平全球领先,而且还不罢工、不会吃三个小时午饭、也从来不会跟客户眉来眼去。
更多精彩内容
活儿姐
有一说一,冲着几位男演员的颜去看,还是可以看下去的。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ao.chai@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