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明星最怪异的一面,都藏在这里了
前阵子,小S在微博上放出了一组画面清奇的杂志大片,让人不明觉厉:
不同于常规的女星封面,这组大片服装、配饰上非常具有艺术性,跟常规的奢侈品加身摆拍大不相同。在色调怪异的老旧茶餐厅里,小S凹着奇怪的pose,演绎让人看不懂的另类剧情。
原以为这是小S又上了哪本国外杂志封面,出乎意料的,这组大片竟然出自国内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时尚媒体机构,名为BOBOSNAP。
打开官网一看,合作过的明星还不少,而且都配合杂志接受了各种实验性的前卫造型。
发现幕后源头的我,简直欣慰得替国内时尚圈留下两行热泪。
毕竟时髦易得,态度难寻。
国内的几本时尚大刊往往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既要伺候广告主爸爸,还要保证艺人的向上形象。以至于近年的杂志封面逐渐变成了一张张万年不变、在背景纸前“造型正确”的半身模特照。
其实,杂志行业的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除了几本不断地向读者重复“高贵”、“奢侈”、“你还缺少一件单品”的知名大刊外,尚有许多带有鲜明态度的小众独立杂志存在于市场。
01
《VISION青年视觉》
王源登上今年的VISION第182期封面
在古早时期(2002年),国内出现一本名为《VISION青年视觉》的视觉艺术杂志。内容包括人文关怀、时尚潮流、文化艺术、空间美学、工业设计等各个方面。
杂志内页鲜少插入生硬的商业广告,在内容创作上给予摄影师足够大的发挥空间。
可以说,《VISION青年视觉》是当时国内最具国际前沿视野的本土杂志,滋养了一代美术学生,每期的美术排版都堪称平面圣经。
除此之外,许多如今已经功成名就的时尚圈老师,当年都是通过《VISION青年视觉》展示作品一战成名。
堪称艺人上镜质保人的摄影一姐陈漫,就是经由《VISION青年视觉》震撼出道。
亲自登上时尚芭莎封面的陈漫
在那个PS尚未普及的年代,还在央美摄影系念书的陈漫就通过自己倒腾,练就了一手先进的后期技术。搭着当时男朋友(VISION编辑)的介绍,为VISION拍摄了一期封面。
“这什么妖魔鬼怪”——这是许多人对于这期由超模春晓演绎的杂志封面的第一反应。而过度的后期处理也得不到摄影圈前辈们的认可,认为这不是摄影,在当时引起发不小的争议。
对革新技术的接纳总是需要时间。
陈漫所拍摄的作品引起了当年中国首席化妆师李东田的注意,他立马找来了同样不受模特圈待见的个性模特吕燕,三人合作拍摄了一期《VISION青年视觉》。
自此,这个由摄影师、化妆师、模特组成的组合,成为了中国初代时尚圈的黄金三人组,占领时尚圈的半壁江山。
当年的纸媒杂志对艺术家的曝光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VISION也非常关注/扶持新锐艺术家,提拔了一批海归回国、初出茅庐的艺术新人,如张悦、尹超等。
今天的一线老牌摄影师,多数都曾在VISION出道。如今从业10多年的他们早已各据山头,在业内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
2019年12月刊封面,看得出来是周迅吗?
2012年10月刊,封面人物是姚晨(你的手机没坏)
02
《i-D》
在众多外文小众杂志里,封面最具特点的,要数《i-D》。
为什么?
因为每一位封面嘉宾,都会遵循杂志的拍照传统——闭上一只眼睛,不管是用手还是用道具。
这个灵感来源于杂志向右转的logo,就像一张闭眼的笑脸,算是杂志的一个鲜明标志。
《i-D》来自英国,由曾经的英国版《Vogue》总监Terry Jones于1980年创刊,发展至今已有40年。杂志起初是一本记录英伦朋克的街头文化杂志,现在已发展为一本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锋时尚杂志,后来被美国知名的 Vice Media(面向青少年亚文化的媒体)收购。
《i-D》开创了一种 “纪实”的街头摄影风格,呈现了一种另类的、基层的时尚风貌,与当时主流时尚形成鲜明对比。这种风格,就是我们现在“街拍”的雏形。
这本杂志所提供的自由开放、挑战世俗的创作空间,成为了许多初出茅庐的艺术家的首秀舞台。
艺术家能在这个平台上展出自己的作品,意味着自身拥有业界认可的前沿品味。
可以说《i-D》成就了众多日后的摄影大师,而历届新秀的艺术创作也沉淀了《i-D》的先锋地位。
出道十年站稳脚跟的陈漫老师 ,就在2012年事业的顶峰时期获邀拍摄《i-D》龙年的中国主题大片「Whatever the Weather」。
陈漫为这次拍摄挑选了一批极具东方特色的模特面孔,加以韵味浓厚的少数民族配饰,将中国多元的美通过12张照片传向世界。
透过陈漫的创作,读者了解到中国不只有“东方美人”,还有青藏高原红,还有来自云贵的苗族女孩。中国女性的美丽比你想象中的多元。
这组来自中国艺术家的经典之作还被BOF评选为“2012年最具创意、最具美感的摄影作品之一”。
陈漫通过《i-D》这本杂志向业界展示了她作为视觉艺术家的绝对实力,不仅仅是明星的专属写真师而已。
范冰冰也登上过i-D的封面,同样是陈漫掌镜
03
《Dazed》
2019年4月,著名艺术购物商场K11创办人郑志刚宣布与 YOHO! 联手,牵头《Dazed》中文版的引入。消息一出,业界同行目瞪口呆。
作为周大福三代太子爷的郑志刚,素来以热衷投资艺术产业著称。但在这个纸媒倒闭见怪不怪的年代,选择引入一本青年亚文化风格的小众杂志,不可谓不是一次大胆的选择。
这本名为《Dazed》的潮流杂志同样来自英国伦敦,由资深媒体人Jefferson Hack和时尚摄影师Rankin于1991年创办,后发展成一家独立媒体集团。
杂志最早的名称是《Dazed&Confused》(发呆与困惑),从名字就能看出也是一本专注于亚文化的青年刊物,内容涵盖音乐,时尚,电影,艺术和文学。
亚痞这玩意儿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是少数人的文化,在中国更是小众中的小众。为了能成功打开中国市场,杂志团队自然不敢怠慢。
创号9月刊便一口气请来了四位中英韩个性青年代表:窦靖童、章宇、Adwoa Aboah、刘亚仁。四款人物封面任君挑选,不同人群一网打尽。
从嘉宾咖位来说,看得出杂志起步时的预算有限。但中国版《Dazed》在艰难的环境里,依然保持了原刊的调性宗旨和应有的水准,未向主流商业时尚低头。光是做到这一点,已属难能可贵,值得为其鼓掌。
随着杂志在中国的稳健发展,越来越多的明星也愿意与这本刊物合作,探索自己的造型边界。如陈坤、吴亦凡、周冬雨,都纷纷放下偶像包袱,配合杂志展现自己或个性或怪异的一面。
作为一家前沿媒体,《Dazed》非常懂国内市场的流量游戏。
视频选题很懂紧贴热点,《乐队的夏天2》热播期间,直接奔赴现场采访乐队,将你们的老公(们)一一收入。
在大众舞台上不敢说、不敢展示的真实一面,乐手们都在镜头前放松呈现。
04
《Kinfolk》
除了前卫、个性、重口,市面上还有一本倡导慢生活的杂志在小范围内流传——《Kinfolk》。
这本杂志由美国一对热爱生活夫妇,Nathan Williams和Katie Searle-William与他们两位朋友于2011年创办。
杂志的起源,从Williams夫妇的大学时期开始。还在读大二的他们,常常邀请朋友到家里来聚餐做客,还喜欢将美好的食物精心摆盘,拍成照片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
渐渐的,他们的美食摄影在网上得到大量的关注,还开始出现网友效仿的现象。
夫妇俩意识到他们创造了一种美学风格,于是乎,顺手在他们的宿舍里自制了第一期杂志,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Kinfolk》。
极简留白的排版风格和清新淡雅的文字叙述,在众多杂志里显得独树一帜。
“Kinfolk”在南美古语中,有家人的意思。如名字一样,杂志的主旨就是倡导年轻人过一种有趣的生活,多花时间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内容主要聚焦于旅行、美食、家居等。
每期杂志都有特定的主题,会邀请超过来自世界各国的作者,借由书写、摄影、设计,围绕当期主题,来传达Kinfolk所提倡的慢生活内容。
中国版《精彩KINFOLK四季》还邀请了当红的流量明星来作封面人物,以求更多关注。毕竟为刷销量,狂热的粉丝会很快将库存一扫而空惹。
易烊千玺
杨洋
尽管偶有流量的助力,但由于画风过于清新小众,《Kinfolk》在中国还是属于少数人的独舞。
这些不随主流的杂志告诉我们,时尚除了买买买,还有很多可以选择的生活态度。
更多精彩内容
活儿姐
你是喜欢时尚大刊们不作妖的封面,还是这些小众杂志先锋大胆的封面呢?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ao.chai@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