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即将结束,舒化X果壳用跨年H5开启了一场“好吸收”之旅,带来一波独特的跨年能量。作为科技赋能下的国民营养高端奶品牌,舒化历时4年,独创专利LHT乳糖水解技术,让喝牛奶变得更简单。
(点击图片,体验舒化x果壳跨年H5)
有人要问了:喝牛奶又有什么难的?
事实上,这还真是一项需要“天赋”的技能。如果是乳糖不耐受的体质,那么喝牛奶就常常会伴随腹鸣、腹胀、腹痛、腹泻等现象。今天,全球有约30%的人群携带对乳糖耐受的基因,但他们的分布极不均匀。其中北欧人是乳糖耐受的佼佼者,在瑞典和丹麦甚至超过90%,而亚洲国家(除中东地区)乳糖耐受的人口比例非常低。在中国甚至不到15%。
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为什么牛奶偏偏对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不太友好”呢?乳糖是否耐受,和人身体中一种叫“乳糖酶”的物质息息相关。
实际上,在没有先天性病理因素的前提下,所有人在婴儿期都能够自发产生足量的乳糖酶,以此顺利吸收母乳中的营养。但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身体会自动发出“断奶”信号,给乳糖酶“减员”,对乳糖的吸收力逐渐下降,这甚至是哺乳动物的常规状态——所谓乳糖耐受其实才是一种“基因突变”,溯源到距今一万多年前,那时的成年人并不能消化牛奶中的乳糖。
这种突变,究其原因,与不同地域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早在11000年前,中东地区的牧民就开始广泛食用奶制品,欧美人长久以来也偏爱奶类。
在11000年之前,那时的成年人类都没法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喝牛奶=喝泻药。通过逐渐的适应与自然选择,7500年前,巴尔干半岛中部和中欧之间的奶农之中,开始出现了对乳糖耐受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赐予他们巨大的生存优势,留下了更多的后代,让这种基因得以留存。
其中一个关键的基因突变,就是位于乳糖酶编码基因上游14kb处的一个单碱基突变,它被证实与肠道乳糖酶活性降低有关(如下表所示)。
我们,对牛奶的爱有多深沉
对中国人来说,基因限制了“发挥”,但那些年到这些年,背靠“吃货大国”的国人们对奶制品和牛奶的热爱和追逐从未停止过。
战国秦汉之际,随着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北方游牧民族饮食奶制品的风俗被带到了长江流域的南方地区。在随后的魏晋南北朝直到隋唐宋辽金元各朝,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先后入主中原,这是我国古代食用奶制品最为兴盛的时期,彼时内地的中心城市都有专门销售奶制品的商铺,有的地方还出现了“上门挤奶”的销售方式。
《敦煌壁画复原图》,第159窟的挤奶图/江苏美术出版社
但在明清时期,我国人口迅速增加,大量草地被开垦为农田,牛大多都被赶到地里耕田了,很少再被当做奶畜饲养。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有一些海外侨民不远万里的将荷兰黑白花奶牛引入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并通过与本地黄牛杂交,开启了近代奶牛的育种史。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饲养的奶牛总数约4万头,主要集中在当时的大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越过越好,对乳制品消费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据统计,40年间,中国居民人均奶类消费量从1980年的1.4kg增加到2019年的35.9kg,奶类消费总量也从136万吨增长到5015万吨。现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三大牛奶生产国。
中国人真的不适合喝牛奶吗
即使缺乏“天赋”,但国人显然没有放弃那份奶香。那么当代中国人如此庞大的喝奶量,只能“硬喝”吗?任由自己边喝边闹(肚子)吗?
当然不是。
“别再空腹喝牛奶了,后果很严重!”“冰牛奶千万不要直接喝!”“关于喝牛奶一定要知道的三件事!”没猜错的话,你在朋友圈或家人群里一定看到过类似的文章吧。同样和西方人对比吧,人家喝牛奶似乎也没有这么多讲究,为什么到我们这里怎么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因为说得直观一些,我们周围目之所及的中国人,几乎都是乳糖不耐受。之所以不建议“空腹”喝,因为对乳糖酶有限的我们来说,牛奶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入腹,能减缓乳糖的运输时间,避免乳糖太快太密集到达“战场”加重不适症状。为什么不建议喝“冰牛奶”,因为偏高的温度更有利帮助胃肠道消化吸收乳糖。
总体来说,方法总比困难多,在时代与创新技术的助力下,我们基于自身乳糖不耐受的体质,完全可以选择更“专业”的普适性牛奶:乳糖水解率达到99%以上的舒化,依托于专业团队的4年深耕,通过创新专利技术——“LHT乳糖水解技术”提前分解乳糖,真正打造出了“营养细化好吸收”的牛奶。
现在,我们可以跟随舒化和果壳发起的活动,点击链接共同跨年。在这里,2020我们所走过的路一一再现。正如舒化为了让牛奶更好吸收而对乳糖不耐受难题的攻克,我们在过去这一年也克服了那么多的困难。疫情无情?抗疫有情;出行难题?我们有网课和5G;前路艰难?我们更燃……
新的一年,进入舒化X果壳发起的跨年之旅,让我们一起汲取“好吸收”能量,迎接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