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热搜的“阳刚气”,让我重新思考养育男孩的误区!
首先,作为女性,我从未亲身经历过男孩的世界,我对男孩的所有印象,仅仅来自于儿时的伙伴。这让我很多时候,无法理解儿子的脑回路,对他的期待也不切实际。其次,现今社会,由于男孩养育问题,出现了一大批“妈宝男”、“巨婴“,同时,对男孩还有很多刻板的要求,比如刚上热搜的:教育部答复《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说要“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的新闻。而且,男孩天生爱捣乱、爱冒险、爱尝试新事物,生怕一不留神,他就犯了大错。之前读过两本书《养育男孩》和《培养高情商男孩》,它们都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的焦虑:1. 书中详细讲述了男孩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表现和特点,通过大量案例来讲述了男孩成长中的烦恼,同时辅以心理分析,将男孩行为背后的脑回路清晰地展现了出来。(男性、女性的行为和思考方式真的很不一样!)2. 书中给予的男孩养育建议,即便放在国内,有一些也非常实用。今天,我就再顺着书的节奏,来聊聊“养育男孩”要注意的那些事。
虽然“敏感体贴的男人“在当今越来越被称颂,但大多数人心中,传统男子汉但形象,仍然根深蒂固。我们的文化,刻意筛选出了某些男性特质(比如体能、勇气、好奇心等),并加以放大,将这些特质扭曲为男性的定义。而这样的观念和定义,潜移默化到“养育男孩”中,就变成了:- 不接受甚至打击男孩展现恐惧、焦虑和悲伤(通常被视为女性情绪);
- 想当然地认为男孩应该独立、自信和成功,忽略他们面对失败和拒绝时的痛苦;
- 认为男孩“不打不成材”,与女孩相比,好言相劝不管用,更禁得起打骂......
很明显,这样的做法,否定了男孩与生俱来的丰富情感,剥夺了他们在情感上全面发展的机会。这样教育长大的男孩,只会用“男子汉”方式来面对压力和焦虑,只会被自己无法理解、无法表达的情绪操控,不仅会给他人带来麻烦,也会让自己付出巨大的代价。成人对男孩的态度,常常受到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而左右摇摆,主要表现为:
- 一方面,我们要求男孩去做不符合他们成长规律的事,在他们需要拥抱和爱的时候,要求他们做“小男子汉”;
- 另一方面,当他们做了轻率和残忍的事情时,我们却说“男孩嘛,就是这样”吗,轻易就放过那些不尊重、不体谅他人的行为。
这种现象在家庭和学校中经常发生,但又极少被察觉。它来自于我们潜意识中对男孩形象的刻画“男孩原型”,常见的有两种:- 一种把男孩视为“野兽”,不受管束,不负责任,任性冲动;
- 一种把男孩视为“王子”,可以有不同于常人的道德标准。
“男孩原型”扭曲了我们的态度和标准,走向两个小极端,不仅让孩子变得无所适从,而且阻碍了我们与男孩之间的沟通,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严厉管教,既包括体罚(拳打、脚踢、扇耳光、扭胳膊、摇晃等),也包括口头恐吓(贬损、诋毁、嫁祸和威胁等)。- 男孩天生喜欢挑战,行为更活跃,也更放得开。与同龄女孩相比,较为晚熟、自制力较差,常常忽视大人的要求和规则,不服从大人的指挥,因此更容易被严厉管教。
- 在我们的文化中,常常认为,严厉管教可以帮助男孩蜕化为男人。
男孩表达愤怒或承受伤害的能力,与女孩并无差别。他们在被人刻薄地对待,或是遭遇不公平,遭遇身体/语言暴力时,反应都是一样的,要么愤怒反抗,要么黯然神伤。体罚有时候确实可以让孩子马上消停,立即听话,但次数多了,这些方法都会失效。越是简单粗暴的严厉管教,男孩的反应越会跟父母适得其反。反思一下,我们在实施严厉管教的同时,是在控制孩子,还是在“教育“孩子?犯错误,本来应该是让男孩反思和改进的契机,现在却变成来了一场“到底谁说了算”的斗争。
许多时候,严厉管教不仅不能锻炼男孩的自控力,还会在男孩心里强化这样一种观念:人要守规矩,就得靠外力。
正因如此,这种管教方式难以在男孩内心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比如有主见、有责任、有理想等,也难以帮助男孩形成同理心和对他人的尊重。而这些内在品质的缺失,也会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要做到“管教有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养育男孩”上,很多父母的困惑在于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即使知道他们的需要,也不清楚应该在什么时候给予。作者在书中,提到“男孩的成长的三个阶段”,并明确指出父母在每个阶段要扮演的角色,应该做的事,非常有参考价值。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是属于母亲的。他是
“她”的孩子,虽然父亲在其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他还是属于她的。在这一阶段,父母的任务是让孩子在爱的包围下安全地成长,让这一阶段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温馨的一站。在这个阶段,男孩感受到来自内心世界的召唤,
开始尝试着成为男人。这时候,男孩在感兴趣和偏爱的活动方面越来越像父亲,更想引起父亲的注意。(虽然男孩与母亲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更广阔的世界开始向他招手。)在这一阶段,父母的主要任务是,让孩子在嬉笑玩闹的过程中形成善良的品性,同时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并教给他们这方面的技能,使其成为一
个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个年龄段,男孩为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男人而感到高兴。在这个阶段,男孩如果要完成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就需要成熟男人的引导。这时,父母在男孩的生活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他们必须为儿子挑选好的引导者,否则儿子就会在同样无知的同伴身上寻找自我。在这一阶段,男孩进入快速发育期,呈现好辩、焦躁、喜怒无常的共性;同时参加成人社团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些活动将帮助他们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自尊自爱的人。此外,由于雄性激素和雄性基因造成的男女性别差异,书中也提出,要以实际有效的方式慎重对待,并建议:尽可能保护男孩的自尊不受伤害,是我们养育男孩的基本准则之一。自尊受伤,对孩子的一生都有不可估量的伤害。1. 不要用“勇敢”或“弱小”这种单一的标准来评判男孩;2. 男孩之间有着难忘的兄弟情,但也存在着羞辱、恐惧、背叛等残酷的文化;3. 当男孩遭遇霸凌时,父母和学校老师不要容忍,要及时帮助他们面对和解决。具体来说,母子之间更容易形成情感联结,而父子之间则少有对感情的探讨,肢体接触也不多。父亲与儿子之间传递关爱的方式是拥有一个空间,比如,肩并肩坐在一起安装模型,或者站在两边玩接球游戏。
1. 儿子需要父亲的爱与尊重,父亲不要总是批评和控制儿子,要给予儿子更多的关心,建立亲密的感情。2. 母亲要放手,给父亲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育儿中。让父亲陪儿子多玩一些刺激有趣的打闹游戏,有利于孩子的认知和情感发展。3. 父亲是男孩重要的榜样,男孩从父亲身上学习如何处理情绪、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如何化解冲突、与人合作。4. 对于青春期的男孩,父亲要尽量放下控制、竞争和批评的心态。5. 父亲如果要改善与儿子的关系,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一个睡前故事,一个游戏,一句赞扬或一个微笑。6.得不到父爱的男孩以后更易产生暴力倾向、受到伤害、陷入困境、在校成绩不佳,而且在青春期时更有可能加入不良团伙。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愤怒的男孩,有的是公园里欺负人的小霸王,有的是商场边辱骂行人的不良少年,还有的是表面上不声不响,心里其实装着个炸药桶,一触即发的暴脾气男孩。愤怒与暴力之间,有时候只有一墙之隔,而这些无法控制情绪的男孩,令我们忧心。而在男孩的愤怒与暴力问题上,作者是这样说的:
1. 男孩需要处理很多烦恼:老师的批评、父母的指责、同学的嘲讽和女孩的拒绝,等等。但他们能用于调整的心理资源却少之又少。父母和老师有责任教男孩学会表达情感,确保他们可以接受和面对更多的历练,而不是施以恶劣的报复。要让他们懂得:2. 男孩很容易错误理解别人行为语言的含义,容易对假想中的敌人进行攻击。不要因为这个,就对男孩带有偏见。3. 换个角度理解男孩的“暴力行为”,有时这是男孩内心痛苦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我们要想办法帮助男孩解读自己的感受,正视愤怒,并学会平息愤怒。每个男孩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可能从这篇文章,这本书中找到所有养育男孩的答案。但男孩们也有一些共性,基于这些共性,作者提出了7条建议:1. 允许男孩有自己的内心生活,认可他们拥有人类的所有情感,帮助他们发展情感词汇,从而使他们更充分地了解自己,更有效地与他人沟通。2. 认识到并接受男孩具有高度的活跃性,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场所来释放精力。3. 用“男孩语言”与他们交流——尊重他们的骄傲和男子汉气概,与他们坦诚相见,视他们为顾问和帮手,向他们请教解决问题的办法。4. 让男孩知道,情感勇气也是勇气,情感勇气和同理心是生活中真正的力量源泉。5. 我们管教男孩,为的是打造他的优良品性,而不是让他恨我们。作者 | 章鱼妈,一个两岁半儿子的妈妈,乐于研究各种育儿产品,经营「躲起来发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