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美国婴儿食品重金属严重超标?这份报告有点业余
近日,有新闻报道称,“多款美国婴儿食品重金属严重超标……将对婴幼儿的大脑造成不可逆损伤。”
2021年2月4日,美国众议院经济和消费者政策委员会下属的一个小组的确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婴幼儿食品被“危险水平的砷、铅、镉、汞”所污染,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婴儿食品的安全,从来都是家长最关心的。重金属污染,对大脑造成不可逆损伤——这样的关键词,也让人不禁心惊肉跳。婴儿食品真的大规模出问题了吗?这份报告到底说了什么?报告里的建议,真能解决问题吗?
那份委员会报告说了什么?
在那份报告中,众议院的那个委员会要求美国主要的7个婴幼儿食品制造商提供产品的重金属检测数据,包括生产所用原料的内部测试数据。结果,有四个品牌商(Nurture, Beech-Nut, Hain, and Gerber)提供了数据,而另外三家(Walmart, Campbell, and Sprout Organic Foods)则拒绝配合。
在美国,除了米粉类婴儿辅食中有一个“无机砷不超过100 ppb”(ppb, parts-per-billion, 即10−9 )的标准之外,对于其他产品、其他重金属,并没有特定的限量标准。
也就是说,婴幼儿食品,跟其他食品一样,通过常规的食品安全规范来保障安全。这个“常规的食品安全规范”,包括对于原料的品质控制、对于加工工艺以及操作的规范。
基于这样的法规要求和行业常规,这些婴幼儿食品制造商表示:他们的产品中这些金属的含量是安全的,他们已经在努力采取各种办法来减少这些金属的存在。
而这份委员会的报告认为,FDA和EPA对于饮用水的重金属限量为:无机砷10 ppb、铅5 ppb、镉5 ppb、汞2 ppb,而这些婴幼儿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远远高于这些限量,甚至有些原料中的无机砷是该标准的91倍,有些原料的铅含量是该标准的177倍,镉含量最高的是该标准的69倍,汞也有高达该标准5倍的。
最后,该委员会对FDA、生产商和家长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条建议。
政治家们,不太懂食品的生产和安全
关注婴幼儿食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要求生产商提供检测数据,这是有意义的。
但是,代表“民意”、因而更在意迎合“民意”的政治家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认知和理解,毕竟是业余水平。在这份报告中,就有着几处“政治正确”因而会受到公众好评,但实际上很业余的地方。
比如,把原料、食品和水的限量标准混为一谈。
食物中的重金属是污染物,人体不需要,摄入后代谢很慢,容易累积而危害健康。所以,“理想的摄入量”是0。但是,它们是在食物原料中无法避免的天然存在,所以我们只能期望其含量“尽可能低”。
但是在不同种类的食物原料中,重金属的天然含量不同、该种食物的摄入量不同,所以对于“总摄入量”的影响也不同。
比如水,其中的重金属含量普遍较低,而我们每天的摄入量很大(平均2公斤),所以有必要、也完全能够,把饮用水的重金属含量设置到很低。
但是,有的食物中重金属的水平是水的几十倍甚至更高。比如,水稻具有富集砷和镉的能力,鱼类具有富集汞的能力,如果用水的重金属标准去要求它们,就意味着几乎所有的大米和水产品都“重金属超标”而不能吃了。
国际食品法典以及各国食品监管机构,都是针对各类食物原料设定“合理”的重金属含量标准——这个“合理”,既要保证“在通常的摄入量下,能够尽可能保护公众健康”,又要保证“食物的生产供应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大米中的镉,国际上的一般标准是不超过400 ppb,其实在这份报告中的所有检测数值都不超过这个限量。
而中国,考虑到中国人很多以大米为主食,摄入量较大,所以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200 ppb。
这个限量,使得前些年湖南江西等地的大米大约有10%“重金属超标”。但是,这个“浪费”是中国社会能够承担的,在与“公众健康”的权衡中,也就牺牲了这部分大米(以及相应的稻田)。
如果我们希望“更严的标准”,比如把标准定为100 ppb,那么必然会导致更多的大米不能食用,导致的食物短缺我们可能就难以承受了。但是,水稻之外的其他谷物类粮食,富集镉的能力没有那么强,把限量定为100 ppb,就是合适的。
如果按照中国的大米镉标准,那个报告中就会有一部分原料是不合格的。
中国人很多以大米为主食,摄入量较大,
所以制定了更严格的标准,镉的限量更低 | 图虫
在这份报告中,很多重金属含量“超高”的原料是调料或者维生素。因为这些原料本身的特点以及在食物中的食用量,允许的重金属限量会大大高于粮食原料。因为用量非常低,所以带入的量很少。如果要求它们中的含量跟粮食一样——且不说技术上能否实现,便是能生产成本也会高得惊人。而这些“没有必要付出的成本”,最终同样是要消费者来承担的。
总之,报告提到的婴儿食品“重金属严重超标”,实际上指的是和饮用水标准对比,而这种对比并不合理。就目前已知的信息看,这种“超标”,并不会造成“不可逆的大脑损伤”。已经给自家宝宝吃过相关产品的家长,可以稍微松口气。
政治家们的推荐靠谱吗?
重金属污染是食物的安全隐患之一。不管是消费者、监管机构还是生产商,都会希望它们的含量尽可能低。在这点上,全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这份报告中,该委员会提出了几条建议。这些“政治正确”“会受到公众欢迎”的建议是不是靠谱呢?下面分别来说:
强制检测:
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重金属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都是来源于原料,所以常规操作是:确保原料中的重金属合格,也就不需要再对终产品进行检测。这份报告中宣称“食品行业清楚在经过加工之后会增加”,不知道来源于何处——这,是违背物质守恒定律的。
在这份报告提到的几家生产商中,只有一家会额外检测终产品的重金属。而报告中则建议FDA强制要求企业对终产品进行重金属检测。这种“没有必要的操作”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安全害处,只是额外地增加操作成本。
强制标注重金属含量:
报告中建议FDA强制要求食品企业在标签上标注出重金属含量。
这个建议看起来“很好”,但可操作性很低。
营养成分表之所以可以提前印好,是因为营养标签要求的指标在生产中较为稳定,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能够实现“提前确定”。
食物原料中的重金属含量波动非常大——这也就意味着,要获得准确的含量值,就需要对每批产品进行检测。而在生产中,标签都是提前印好的。要想每批生产完成之后,先进行重金属检测、再打印标签制作包装,整个生产方式都得重新设计,而且成本会急剧增加。
现在的通行做法是:保证每种原料的重金属含量合格,从而确认终产品的重金属含量是合格的,也就不再进行检测和标注——至于实际值比“最高限量”低多少,就没有必要去关心了。
生产商逐渐替代“高重金属”的原料:
这是一个“合理”的建议,但实际操作起来会是正确的废话。
重金属含量只是食物的一个方面,不同食物的区别,不仅仅在重金属含量上。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增加食物的多样性,对于婴幼儿的发育是很有意义的。有些所谓“高重金属”的原料,比如大米和海产品,本身也是多样化饮食中应该具有的方面。
而至于那些“重金属含量很高”的调味料与维生素等,因为用量很小,对重金属摄入总量的影响很小,而对于食物的意义却又不可或缺的价值。
设定婴幼儿专门标准:
要求FDA对婴幼儿食品设定专门的标准,这个建议有一定的意义。考虑到婴幼儿更容易受到伤害,所以设定更严的标准是有必要的。
事实上,中国就对不同类型的婴幼儿食品,分别设定了各种重金属以及其他污染物的标准。
父母主动选择:
建议父母避免含有“高重金属原料”的食品。这条的实现基础是前面几条——而正如前面的讨论,其中有些建议并不靠谱。基于几条的建议也就只是“屠龙之技”。
要求FDA对婴幼儿食品设定专门的标准,这个建议有一定的意义,但报告提到的其他几个建议都不太靠谱 | 图虫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婴幼儿,食物中的重金属都是一个应该努力去降低的“风险因素”。它们的大量摄入和积累,会对大脑以及其他器官造成伤害。但是,任何进一步降低它们的措施,都需要考虑可行性以及对社会的整体影响。
FDA的态度是,这些婴儿食品中发现的重金属水平,会有多大程度的潜在危害尚不清楚——而他们,已经为一些食品中砷铅的含量设定了自愿性指导。言下之意就是:这事儿怎么搞我们是专业的,而且我们已经在努力。
参考文献
Baby Foods Are Tainted with Dangerous Levels of Arsenic, Lead, Cadmium, and Mercury , https://oversight.house.gov/sites/democrats.oversight.house.gov/files/2021-02-04%20ECP%20Baby%20Food%20Staff%20Report.pdf
作者:云无心
编辑:游识猷、Cloud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