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仁妈今天推荐一档又科学,又一本正经搞笑的节目——《无厘头科学研究所》。
有人把它比做沙雕作死版“走进科学”,有人说它是人类花式作死搞笑视频合集。内容非常非常有魔力,每一集都展示一些令人惊掉下巴的迷思行为,然后再一脸认真地分析其背后的科学。果仁妈一刷,就“哈哈哈”停不下来,非常适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看,一边吐槽。
老规矩,公众号后台对话框回复“无厘头”,即可获得观看链接。
最近,我家熊孩子迷上了一档叫做《无厘头科学研究所》的真人秀,观影全程经常笑到不能自已,在沙发上又蹦又跳,莫名兴奋。我好奇去看了几眼,哈哈哈,瞬间就被吸引,刷到停不下来。这档节目可以说是用生命来搞笑,堪称沙雕作死版《走近科学》,相当有趣,非常适合一家人一起看。小孩子可以用它来进行科学启蒙,大人可以用它来解压。这档看着非常危险,非常疼,但又忍不住想笑的科教节目,由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制作,2014年推出第一季,现在已经更新到第七季了,豆瓣评分9.1。目前国内已经引进了几季,有中英文两版,还不会看字幕的孩子可以看央视中文版,它被翻译成《趣味科学》,大点的孩子可以看视频网站引进的英文原版《无厘头科学研究所》(Science of Stupid)。- 大量的“搞笑”视频占据了几乎一多半的时长,科普氛围极其轻松;
- 在笑话别人之后,明白意外为什么会发生,有安全教育的警醒作用。
纪录片全程贯穿着全世界人类的各种作死行为大赏,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人为或者自然的意外,有些像视频网站上流行的“爆笑合集”系列,被网友戏称为沙雕版的《走进科学》。而主持人冷嘲热讽+苦口婆心般的精彩解说辞,让节目更加酸爽。一开始我认为,别人的灾难或者痛苦,即便是由“作死”引发的,也不应该变成纯粹的笑料,太没有同理心了。后来跟着看下来,发现节目的初衷并不是让你发笑,而是用科学去解说这些所谓的“傻缺”合集,让荧幕前的你引以为戒。不懂科学别轻易耍酷,并且指出这些“愚蠢行径”的主人翁们缺乏的是哪些科学原理,还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示范和矫正,并一一进行说明。节目真的爆笑,也非常非常疼,这两种情绪纠结在一起让人上瘾。我时不时转头对孩子进行教育:“你可千万别这么做,太危险了!”然而,我们还是不能低估人类顽固不化的“好奇心”,节目在每期的片头都强调再强调“请勿模仿”。看别人犯蠢很好笑,自己犯蠢就可能很可悲了,还会有生命危险。节目组美名其曰——为了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严肃的科学知识:“我们将聚焦那些经历了痛苦教训才明白道理的人们,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无处不在,比如动量,单摆,还有重力,来看看行为违背科学定律的人将会如何……”
你有时会在屏幕前会捧腹大笑,有时会心有戚戚焉“这二货不就是我本人吗”?然后庆幸,从小到大,做了那么多作死的事情后,竟然还能安然无恙,顺利繁衍后代,真是福大命大。
视频素材中的这些人,和我们一样幸运,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可就没有这种运气了。所以,让我们言归正传:多学一点科学知识,少一点作死的勇气,拥有避开危险的判断能力。即便看过这个纪录片,知道可能会痛不欲生,人类的探索本能还是会制造出层出不穷的“无厘头纪录片材料”。人类就是一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物种。节目本着科学的严谨态度,将每个可能带来疼痛和灾难的动作或瞬间,好心地为做了慢动作回放,并仔细评判每个具体动作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这些问题的潜在科学原理,然后再苦口婆心地挖苦说,下次别这么干,谁疼谁知道。呃,起飞的角度很好,接近45度,是最佳抛物线轨迹所要求的角度。可悲的是他的起飞速度太低了,所以脚没能避开栅栏,并且踩了上去,他的冲力意味着身体的其他部份会继续向前运动。想要完成一个倒立,你需要创造一个静态的平衡,将重心保持在支撑基础上,像这样。在水上,桨板会移动,这意味着桨板上的人需要不断调整重心。如果他的身体是干爽的,那他和桨板的接触面会产生很多摩擦力,可是桨板和水面没有摩擦力。只要他对桨板施加了任何水平方向的力,桨板就会滑走……每一集都会有一堂科学课,集中用多个案例学习某一领域的特殊原理,然后进行小测验。比如振荡、平衡、加速度、失重、阻力系数、转动惯量、空间记忆、帕斯卡定律、负反馈系统等等。一只不情愿的马,突然来了一个急刹车,把骑手甩了出去——小汽车加速开过转弯处,想要漂移,但是撞到了路边的大树,支离破碎——
所以,这是一堂让观众认识加速度的小课堂。这堂课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加速度概念,主持人还提到了负向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这是一辆远程控制的小车,当引擎启动时,它获得了能量,然后经历了正向加速度,迅速向前。当它刹车时,它获得了负向加速度。速度是包括了速率和方向的。汽车转弯了,即便依旧保持匀速前进,它也在加速,这是向心加速度。当它跳跃时,它拥有了恒定的重力加速度,让它最终落在地板上。接下来,主持人会分享几个现实中的案例,让观众看到,生活中这些科学原理是怎么体现出来的:比如,突然加速的卡车,把乘客从车上甩下来。这是因为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很大的速度变化。这是正向加速度。比如,自行车骑手从坡上甩下来,还砸在了自行车轮胎上。为什么呢?自行车爬上木板小坡时,获得了负向加速度。再比如,转弯时,人和车都容易甩飞,这时维持向心加速度不变就非常重要了,不然就会发生下面的惨剧——如果我们掌握了一些科学常识,会不会减少这种意外发生的概率呢?快跟孩子一起去看吧!
Q:你还看过哪些好看的科普节目吗?留言区分享下吧~
作者 | 阿墩,前旅游杂志主编,7岁男孩的妈妈,现致力于研究儿童阅读、动画与儿童戏剧,经营OHIWONDER 公号。编辑 | 章鱼妈,一个两岁男孩的妈妈,乐于研究各种育儿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