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粥配饼,巧克力粥配咸鱼?看完这些,粥做成什么样我都不惊讶了
俗话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甭管是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还是眼含着惺忪睡意的晚睡早起,抑或是仍然滞留在上一阶段的宿醉,无论状态如何,一碗温润的粥,总能迅速打开局面,让你元气满满地迎接新的一天。中国人酷爱喝粥,展开一张中国的餐饮地图,不同的省份,甚至是一省之内的不同城市,在喝粥这件事上都有各自的讲究和坚守。逢节的腊八粥,家常的白粥、绿豆粥、皮蛋瘦肉粥,甚至在广东一省之内,就有艇仔粥、及第粥、猪什粥、鱼片粥、咸骨粥、番薯粥、潮州粥等不同的品类。艇仔粥丨图虫创意
在众多的粥之中,美龄粥无疑是一种很清新优雅的存在了。豆浆、糯米、粳米、山药、百合、枸杞、冰糖经过熬制,口感细腻、味道微甜、沁着浓浓米香,既清淡简朴,又营养丰富。美龄粥丨豆果美食网网友茹絮
蒙古族的肉粥极具地域特色和畜牧风情,它分为肉汤粥和肉丁粥两种。通常,人们会在煮完手把肉的肉汤中加入大米或小米,急火快煮,烩成一锅飘香四溢的肉粥。这既是一道餐桌上的快手主食,又体现了爱物珍力、把食材运用到极致的烹饪理念,很受人们的欢迎。大火咕嘟咕嘟,米粒经过羊肉油脂的包裹,渐渐泛起油亮的光,趁热出锅,在表面撒上一撮碧绿的香菜。吃完手把肉喝上一碗,仿佛给一顿丰盛的大餐打上了一个漂亮的结。然而粥真的只是中国人的专属吗?放眼四海,我们在地北天南中找到了更丰富的答案。韩国人爱吃烤肉、拌饭和冷面,顿顿不离泡菜也是人尽皆知的,但是韩国人其实也爱喝粥,大伙知道吗?在韩国,人们偏爱的有红豆粥和南瓜粥。煮红豆粥之前,先要泡豆子。将红豆尽量泡得软些,有利于豆子后续在锅中的发挥。豆子泡软后,就要倒进高压锅中焖煮了,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不过还好,唯煮到起沙的红豆可抵岁月漫长。在韩式红豆粥里,红豆是绝对的主角。将高压锅中熬到起沙的红豆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打碎,再加入糯米粉和水予以调和,然后重新放入锅中加糖熬制调味,韩式红豆粥就做快成了。红豆粥丨图虫创意
什么?这还没完?当然了!韩式红豆粥中怎么可以少了韩国料理的灵魂——年糕。不过放在红豆粥中的并不是常见的长条形年糕,而是用清水和糯米粉揉制成的糯米圆子。想想看,红红的粥中浮着白糯软嫩的小丸子,又可爱又好看,真是让人食欲大增。韩式红豆粥口感黏稠,趁热喝上一大碗,让人全身心地满足,其实平凡的食材只要用心制作,也可以做出非凡的味道。红豆粥丨图虫创意
红豆粥之外,南瓜粥也是韩式料理中一款常见的粥品。南瓜粥的做法与红豆粥类似,也需要用搅拌机打碎,再加糯米粉和糖调和,不过不放糯米圆子。因为省去了泡豆的环节,南瓜粥制作起来要比红豆粥容易得多,因而更为家常,在烤肉店中也常常出现。南瓜粥丨图虫创意
这两款粥是韩式粥的典型代表,均为甜口,而且都添加了糯米粉。让人不得不由衷感叹一句:韩国人实在是太喜欢年糕及其衍生品啦!即使没有成条成块的年糕,也要磨成粉加入粥中,真是“粉骨碎身”、“历尽艰难”也要爱呀!杂炊是以大米为主料制造的一道菜肴,米中一般会加入肉类、蔬菜、鸡蛋液等,并用出汁、酱油、味噌等调料调味。杂炊丨wikipedia / Lombroso
和杂炊不同,日本的粥则单纯只用米或其他谷物来煮,有点类似我们通常所说的斋粥,一般会给病人或体质较弱的人来喝。不过别看粥比较平凡,餐桌上的渍菜、小食和煎鱼却很讲究。素白的米粥搭配口感脆爽、色泽光亮的各种渍菜,平凡的一餐中深藏着食物的本味,还食客以天然,让人们真正实现了“味蕾自由”。清粥配小菜丨图虫创意
榄菜配白粥、豆浆配油条、牛奶配可颂,都是常见的早餐搭配方案,但是巧克力粥配咸鱼,你听说过吗?在存在感向来不太强的菲律宾,当地的人们正在用稀松平常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想象力以会心一击。巧克力粥配咸鱼丨medusaluna2013.pixnet / 小瑪王妃这件事还得从东南亚的特产——可可开始说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可可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便利,于是作为特产的可可也顺理成章地出现在了人们的餐桌。在菲律宾,人们会将可可预先制成块状的朱古力,然后每次喝白粥的时候将它们掰碎融化在粥中,再与粥同食。这种块状的朱古力和我们平常吃的巧克力略有不同,口感较为粗糙,保留了较多的可可本味。这种朱古力单吃并不好吃丨拍摄 樊北溟
在菲律宾,巧克力粥很受人们的欢迎。有时,待巧克力融化后,人们还会在巧克力粥里加入鸡蛋搅匀,一碗吃下来,别说一上午了,一天都不会饿。更精致一点的吃法是先将可可粉融化,然后加入糯米熬煮,临出锅时用炼乳调味。怎么样,是不是光看文字描述,就已经可以想象浓稠的一大碗了?吃巧克力可以令人开心,但吃完这么扎实的一大碗,所有的开心很快就会被发胖的担忧所冲淡。那为什么还要配咸鱼呢?因为腻呀!唯有一口咸鱼一口粥,才能在厚重的口味中突围出来。不知道在菲律宾,咸鱼们的梦想是不是葬身于巧克力粥呢?除了光让人想想就有些头脑发晕的巧克力粥,在菲律宾的街边小摊上,还有另一款口感浓厚的鸡肉粥(Arroz Caldo)颇受欢迎。不知道最初的这款粥是否出自华侨之手,反正它在烹饪时会加入洋葱、姜丝、香菇等食材,卖相和国内的鸡肉粥很相似。菲律宾的鸡肉粥有时还会加入白煮蛋和大葱,用料丰富,分量感人。中国民间讲的“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在菲律宾完全不适用。鸡肉粥丨图虫创意
新加坡的田鸡粥很有意思,它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也妥妥地是移民饮食文化的结晶。田鸡粥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丰富的口味,宫保、姜葱、上汤、蒜蓉白胡椒,在当地都很值得推荐。最常见是宫保和姜葱,简单来说吃辣的点宫保,不吃辣的点姜葱。经过不同风味酱汁的层层包裹,田鸡的滋味很厚重,与既软嫩又弹滑的田鸡肉相得益彰,大放光彩。田鸡粥,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叫田鸡配粥,或者是田鸡伴粥,粥和田鸡其实就是分开上桌的。一锅田鸡+一锅粥丨图虫创意
粥是完全看不出米粒的生滚砂锅粥,和广东的潮州粥很相似,一把葱花一锅粥,亮白配湛绿,清新讨喜。做好了的田鸡是用来往白粥里“下”的,人们喜欢将田鸡、汤汁和白粥拌匀同食,有点“盖浇粥”的意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成就一方的饮食,在暑气蒸人、人们普遍食欲欠佳的炎炎夏日,一锅锅田鸡粥不知“解锁”了多少滞重的味蕾。一碗田鸡粥丨图虫创意
印度人也喝粥,喝一种用印度大米混合豆类和各种调料做成的khichdi。印度大米形状细长,粘性较低,直接熬煮比较松散,很难形成浓稠的米粥。于是人们把酥油、绿扁豆混入大米中,有些地方还会加入椰奶、糖浆甚至是奶油以增加粘度,再辅以藏红花、干果和各种名目繁多的香料,共同炖煮。印度豆粥丨图虫创意
它的名字起源于梵语词khiccā,意思是“用稻谷和豆类制成的菜肴”。随便舀起一勺,我们不禁感叹:“这喝的是粥吗?分明是时间、历史和岁月的风沙啊!”印度豆粥丨wikipedia / Rpande
上天赐予了俄罗斯辽阔的国土,也赐予了它们漫长萧索的冬季,天气寒冷、天光远未照亮大地的清晨,俄罗斯人最爱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粥。粥和布林饼,是俄罗斯的传统早餐之一,布林饼多由荞麦粉制作,至于粥,由荞麦、燕麦、大麦等谷物熬制的都有。俄罗斯人喝的粥多为奶粥,香气浓郁,口感扎实,每吃一口都能带来强烈的饱腹感。有时刚起床,胃口尚未苏醒,每吃一口奶粥,都让人有一种用水泥砌墙的强烈代入感。早餐,奶粥+布林饼丨拍摄 樊北溟
谷物、牛奶、黄油、果酱、糖……只要看看奶粥的原材料,就知道这道美食一定源自于经济困难时期物资匮乏的记忆。冰封的季节里,新鲜蔬果向来是俄罗斯人民所匮乏的,于是人们通过吃粗粮和奶制品的方式补充维生素,获取能量。奶粥的熬煮时间很长,因此粥里的谷粒不再粒粒分明,呈软糯的糊状。而奶制品和果酱的跨界“混搭”颇为登对,为原本寡淡的口味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常说:“胃连着心。”此言不虚!奶粥很香,香得很有煽动力,让人每次吃完,都有一种被“大白”熊抱了的感觉。吃完以后再抬头看看窗外的冰雪,仿佛大雪纷飞的冬日也不再那么难熬了,或许这个民族的隐忍和坚韧,正是从一粥一饭的启示中一点点的来的吧。中国的北方人爱喝玉米糊,它的做法极其简单,将粗粒玉米粉在滚水中煮开,再加少许盐调味就可以出锅了。然而谁能想得到,在万里之外的罗马尼亚,人们竟然也会吃一种卖相极其相似的玉米糊——马马利加(Mamaliga)呢?罗马尼亚、乌克兰等国,通常将马马利加作为搭配烤肉的主食。在罗马尼亚,如果开玩笑说一个人连马马利加都吃不上了,那绝对是到了“真·山穷水尽”了。马马利加丨图虫创意
马马利加的制作步骤很简单,先将其熬煮至浓稠状态,然后离火自然冷却,待其自然凝集成糕状后,再拌入酸奶酪或者酸奶油。虽然听起来很朴素,但是吃起来却出奇地好吃。玉米面本是粗粮,酸奶油经过发酵,口感丝滑、风味独特。再配上烤得焦香的肉排和当地口感甜甜的洋葱丝或是味道酸酸的大头菜丝,别提有多过瘾。马马利加配炸鱼丨图虫创意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惊艳到!原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不约而同地用不同的方式,共同烹饪着“粥”这道丰富的美食,原来在我们的不经意间,粥早已周游遍了四海。世界的餐桌何其广大,化用王蒙老师的一本书名,好一个“坚硬的稀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