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车命名“祝融”!科学家设计了这个细节送给火星作礼物
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天问一号火星车的命名结果正式公布!在10个候选名字中,“祝融”最终脱颖而出成功当选。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火神,首辆火星车以祝融命名,象征着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和未知宇宙的不断探索和自我超越。
在火星探测窗口中,阿联酋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已经成功入轨,美国的毅力号于2月18日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陆,机智号火星直升机4月19日成功在火星完成试飞。接下来,大家的目光都投向计划于5、6月间择机在火星着陆的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祝融号火星车实拍图 | 人民画报
人类发射的这些探测器,满载科学仪器,肩负着帮助我们了解未知世界的重任。而除了要执行科学任务,很多探测器其实也隐藏着一些不易察觉的细节。这些细节也许意义不大,也许毫无用处,但却充满了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创意和奇思,还有一些细节是为了向探索深空的先驱者致敬,正是这些用心的细节让人们为之津津乐道。
带着中国“火”,飞上火星
首先从我们国家的祝融号火星车说起。在火星车的相机桅杆顶部,有一个红色方框图形,仔细看来,是一个“火”字。这个字是篆文,来自南宋官印。在中国第一台火星车上出现这样一个充满中国特色的“火”字,正是代表了这个古老的民族长久以来对火星的憧憬,也与刚刚出炉的“祝融”这个名字完美契合。
相机桅杆顶部的“火”字 | CCTV9
从天空到深空
4月19日,美国的机智号火星直升机在火星试飞成功,成为第一架在另一颗星球上成功起飞的动力受控飞行器。机智号团队在打造这家耗资8500万美元的直升机时,特别安排了细节,来向先驱致敬。
1903年,莱特兄弟驾驶飞行者一号飞上蓝天。而从1901年开始,莱特兄弟便开始使用一种材料覆盖他们的滑翔机和飞机的机翼,并最终完成了人类在地球上的首次动力受控飞行。
机智号火星直升机在火星上飞行的艺术想象图 | NASA
机智号团队用绝缘胶带把飞行者一号上覆盖机翼的这种材料缠在了机智号太阳能电池板下方的一根电缆上,以此向莱特兄弟表示他们的敬意。
飞行者一号的机翼材料及在机智号太阳能电池板下的位置 | NASA
带你去看星星,
哪怕不能亲眼所见
2006年1月1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发射升空,踏上了飞往冥王星的漫长旅程。在它发射后不久,冥王星就被降级为矮行星,但这丝毫没有降低科学家对探索这颗遥远天体的热情。
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探测器完成了对冥王星的近距离飞掠,拍摄了有史以来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除了携带各种科学仪器外,新视野号还携带了部分克莱德·汤博(Clyde Tombaugh)的骨灰,以向这位天文学先驱致敬——正是汤博在1930年发现了冥王星。
新视野号飞掠冥王星和冥卫一(卡戎)的艺术想象图 | NASA
更为有趣的是,在新视野号传回的冥王星高清图片中,人们看到了一个心形的区域,这颗“冥王星之心”在当时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随后,NASA也把这个区域命名为“汤博区”,以此来纪念汤博。
左:克莱德·汤博 | Wikimedia Commons / public domain
右:冥王星上的心形汤博区,由新视野号拍摄 | NASA
巧妙的打卡方式
2012年8月6日,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成功在火星着陆。
好奇号火星车 | NASA JPL-Caltech
研发设计好奇号的时候,负责这项工作的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希望把自己的标志印在好奇号的车身上,但没有得到NASA的同意。于是,负责这个项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就想到了一个聪明的方法,他们对好奇号的轮子进行了打孔处理。虽然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轮子的孔眼实际上暗藏玄机。原来,齿轮轨迹之间点线式的标记就是摩尔斯电码中的“JPL”。
喷气推进实验室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在火星的大地上“打卡”。
>>滑动查看<<
好奇号的车轮和印在火星表面的摩尔斯电码 | NASA JPL-Caltech
送给月球的时间胶囊
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2月21日,以色列首台月球探测器创世纪号(Beresheet)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在创世纪号携带的载荷中,有一个时间胶囊,硬币大小的光盘里包含了数百个文件,内容有以色列儿童创作的绘画作品、以色列的国歌和国旗、以色列歌曲、以色列地图、希伯来语的《圣经》和其他一些有以色列特色的文化元素,同时还有以色列第一位航天员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以色列航天员伊兰·拉蒙(Ilan Ramon)的照片。
创世纪号在月面工作的艺术想象图 | SpaceIL
遗憾的是,这台探测器原本计划于2019年4月11日在月球北半球的澄海着陆,但是在距离月球表面149米处失去联系和控制,在最后的时刻功亏一篑。也因此,以色列没能成为继苏联、美国和中国后,世界上第四个有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着陆的国家。
从古至今,人类都对比天空更高的深处是什么样子有着好奇心,当然,我们也不曾止步于好奇。从载人登月到探测火星,我们怀着敬畏与勇气,向着未知探索追寻。
未来,人类将继续星辰大海的征途,而我们也一定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用心设计的细节,带着人类的好奇,飞向深空。
作者:鞠强
编辑:酥鱼
排版:凝音
本文版权属于“我是科学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iscientist@guokr.com
分割线
“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2021年第二场演讲要到来啦!
你是否了解科普展览中的科学与艺术?你是否知晓人与空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你是否好奇如何重焕文物光彩?亦或者你愿意思考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全新关系,愿意点燃希望,让孩子们再次感受生命的力量?科学向美而行,我们都是发现美的眼睛。
亲爱的观众朋友,根据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原定于4月24日(周六)下午14:00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地下2层中庭举行的“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第33期演讲,将取消线下活动,改为19:00进行线上直播。
您可以在一直播、b站、腾讯、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看到“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第33期直播。欢迎扫码预约~
如果您有问题想问5位演讲嘉宾,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挑选出最有趣的问题在演讲现场邀请科学家回答。如果您的问题入选,将由主持人现场向科学家提问,并收录到回顾短视频中哦~
给您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我们诚挚地邀请您预约观看线上直播,与科学之美同行!
欢迎关注“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演讲
在一直播、b站、腾讯、抖音、快手、视频号的精彩直播
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
一直播
上海自然博物馆b站
b站
腾讯新闻
抖音
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