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个方法,简单又方便,跟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探索自然!
🌲 🌲 🌲
大家好,我是蛐蛐儿,是一名自然观察的爱好者、实践者。
提起自然观察,很多家长都觉得离自己很远,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什么去非洲大草原看角马迁徙、去新西兰欣赏鲸鱼,或者至少也得是去云南观鸟。
但其实,自然观察远没有那么麻烦,那么耗时耗力耗钱,我们身边就有无限的可能。比如,有一本书叫做《看不见的森林》,它讲的就是对于身边一小片土地持续一年的观察——从蝴蝶到真菌,到隐秘的跳虫,内容非常丰富。
换句话说,只要我们细致一些,就会发现,从土壤到水体,从小区的绿化带到超市的货架,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生物,它们都是自然观察的好对象。
今天,我就根据自己带娃自然观察的多年经验,分享一个家门口就能进行,简单方便,且孩子超爱的一个方式——“翻石头”。可别看小看这件事,石头下面,有非常多有意思的“土壤动物”,小朋友玩起来有趣又涨姿势。
文中,我会具体介绍带娃翻石头的注意事项、常见物种介绍,大家直接就能跟着玩起来。
👇预警:本文含虫子图片👇
“自然观察”要遵守的
基本规则
虽然是在身边就可以开展的自然观察,但是我们和自然,和野生生物打交道,依然有一些基本的准则需要遵守:
首先是要保证我们自身的安全,有的小动物会咬人,甚至带有毒性,所以不认识的物种不要用手直接触碰,同样的,野外的植物、蘑菇也不要采来食用;
其次,所有的生物都属于大自然,原地观察就好,如果想要看得更清楚,可以放在容器中观察,但是别忘了把它们再放回原位。若非科研目的,请尽量不要采集样本。
“翻石头”之前,
这些事你需要知道
第一件事,是你需要选择一块合适的石头,更大概率地看到小动物。
如何选呢?
首先,石头的大小要合适,太小的石头下面藏不住东西,太大的石头,我们又搬不动,通常成人手掌大小的石头下面,就会有生物潜藏了;
其次,石头下面最好是土壤,特别是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因为很多小生物是以腐殖质为食的,而大一些的生物又通常以捕食这些小生物为食。
如果石头下面全都是落叶也不不合适,因为落叶之间的缝隙很大,小动物们可以迅速的跑掉而让我们无法发现;
最后,是土壤湿度。较为湿润的土壤中可以找到的生物较多,但是也不能过于潮湿,潮湿的土壤中空气含量有限,也不利于生物生存。
这样的石头,非常常见,不仅在充满野趣的公园里能找到,在郊区能找到,在一些疏于养护的老旧小区绿地中也能见到。
第二件事 ,是你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帮助孩子观察石头下面的土壤动物。
石头下面出现的小动物,都生活在土里或落叶里,它们有个统称叫“土壤动物”,它包括了众多门类,体型大小也差别巨大,从蚯蚓这样的庞然大物,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轮虫等等,都在土壤动物的旗下。
想要看到它们其实并不困难,虽然我们没有专业研究人员的那些工具,但通常情况下,只要翻起石头,就能用肉眼看到土壤动物。
但是也有一些家伙个头儿太小,窜的太快。如果有一些工具帮助则会让我们翻得更加轻松,看得更加清楚。
首先,可以考虑准备一副手套,以防小朋友的手被石头划伤。
其次,可以准备一些透明的小容器。如果我们发现一些动物,可以将它们放入容器中暂时观察,比如,我们平时吃零食剩下的瓶瓶罐罐,洗干净就是很好用的装备。
还可以准备几个勺子,平时吃冰淇淋的那种小塑料勺子就可以,用它来抓一些体型小,跑得又快的小动物非常方便。
因为这些小动物,很脆弱,如果用手或镊子把它们抓,稍微一用力就可能会把它们捏死,或者一疏忽,它们又会马上钻进土里,看不到了。
最后,也可以按照需求,准备些放大设备,帮助孩子更清楚地观察。
土壤动物,通常按照大小被分成四类:
体长大于2毫米的,一般叫做大型土壤动物,这一类主要有蚯蚓、蜈蚣、马陆等,他们比较容易用肉眼看到,观察起来也相对容易;
体长0.2-2毫米的中小型节肢动物,这些动物想要看清,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可以准备一个放大镜,帮助孩子观察;
剩下的两类是湿生的土壤动物和更加微小的一些生物,观察起来非常困难,可以直接忽略。
好了,家伙事儿都准备妥当了,接下来让我们翻开石头,看看能见到哪些小动物吧!
你可能会遇到这些“土壤动物”
翻开一块石头,我们最容易见到的是什么呢?
第一类是昆虫。
如何判断它们是不是昆虫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数腿儿,有六条腿的,基本上就是昆虫了。
在昆虫里,认知度最高的土壤动物莫过于蚂蚁了。可千万不要觉得“蚂蚁有什么可看的”,在石头下的蚂蚁,有很多不一样的事情呢。
铺道蚁、掘穴蚁、收获蚁等都是石下的常客,有时候甚至能看到惊慌失措的蚂蚁们叼着一些白色的小颗粒匆忙转移。这些颗粒是它们的幼虫。
👆实拍,作者供图
相比于幼虫,蚂蚁的蛹更少见。蛹期的蚂蚁,触角、头、胸和足非常明显,不再是一副肉虫子的模样。
👆蚂蚁的蛹,作者供图
比蛹更为少见的则是蚁后。蚁后是蚂蚁们的核心,通常都深藏于地下,非常偶然的时候,我们能看到一群小蚂蚁簇拥着一只身材庞大的蚁,这个就是蚁后了。
和忙碌的工蚁相比,蚁后的生活则简单的多,它们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不停的产卵生育,也正是因为蚁后的存在,蚂蚁帝国才能有一代代新的韭菜工蚁。
所以,当我们发现蚁后的时候,一定要加倍小心,千万别把它搞死了,因为通常而言,蚁后一旦死亡,整个庞大的蚂蚁帝国就会在短时间内灰飞烟灭。
👆铺道蚁和它们肥大的蚁后,作者供图
蚂蚁作为一种真社会性的昆虫,组织严密,有凶猛的兵蚁看家护院,有环境稳定的巢穴遮风避雨,还有充足的食物储备,如此优越的条件,难免会有一些小生物动起了借宿的念头。
这些借住在蚂蚁窝里的家伙,我们就叫做蚁客,也就是“蚂蚁窝里的客人”。不过这些“客人”未必都那么友好,不少种类溜进蚁穴,是要以蚂蚁的储粮,甚至是蚂蚁卵和幼虫为食的。
干这么危险的事情,总是得有点手段。有的蚁客会寻找蚂蚁蜕下来的蛹壳,把蚂蚁特有的化学物质,涂在身上来冒充蚂蚁,有的会模仿蚂蚁的肢体语言来蒙混过关,还有的则是懒得欺骗,直接靠坚硬的鞘翅来做物理防御。
蚁蟋是我们最常见到的蚁客之一,它们是一种小型的蟋蟀,长得胖胖的,但是却没有翅,也不会鸣叫,它们经常在蚁穴中忙碌的进进出出。如果观察的时候,我们离它们太近,或是有蚂蚁对它们起了疑心,它们才显露出蟋蟀的一面,一跃而走。
👆蚂蚁窝里自由出入的蚁蟋,作者供图
除了蚁蟋,蚂蚁洞里的客人还有很多种,蚁甲、拟步甲、闫甲甚至蜘蛛,都能在蚂蚁洞里找到。
这里面较为少见的当属棒角甲了。它的触角又粗又大,像一个棒子一样。棒角甲也是昆虫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种类。
👆这只拟步甲也是蚁穴里的住户,作者供图
除了借住在蚂蚁窝里的种类之外,还有很多昆虫同样生活在土里。比如,土甲,土蝽,还有大名鼎鼎的土鳖等。
👆土甲,作者供图
土蝽,黑黑圆圆的,看起来像小甲虫,不过千万别试图用手去抓土蝽,否则你的手上会沾上一些难闻的味道。
👆土蝽,作者供图
“土鳖”的知名度,可不是一般地高。它们的大名叫地鳖,常见的有中华真地鳖和冀地鳖等等,白天常把自己藏身于土中,到了夜晚才来到地面,寻找落叶等为食。
地鳖的雌虫没有翅,雄虫有翅。长了翅膀的雄虫看起来蟑螂,没错,它们和蟑螂同属于蜚蠊目,不过它们可不会跑到你的饭菜上大快朵颐,也不会趁黑夜跑到你的床上来——它们最喜欢的还是在土里讨生活。
👆土鳖,作者供图
除了这些昆虫的成虫,金龟子、金针虫等昆虫的幼虫也会在土壤里生活,这些大虫子肥肥嫩嫩,也是戴胜等鸟类最喜欢的食物。
第二类是,“叛变”出昆虫纲的六条腿虫子。
六条腿儿的都是昆虫吗?当然不是,有一些六条腿的虫子是例外。
他们原来的确属于昆虫,不过现在已经“叛变”出昆虫纲,自己独立建纲了,比如,双尾纲的铗尾虫(原来的昆虫纲双尾目),原尾纲的蚖(原昆虫纲原尾目)和弹尾纲的跳虫(原弹尾目)。
这些虫子大多个头很小,而且跑得飞快,得瞪大眼睛好好寻找。
第三类是,其他节肢动物。
首先是“潮虫”,跑得慢,非常好观察。它又被叫做“西瓜虫”、“卷甲虫”,是节肢动物门软甲纲陆生等足目生物的俗称,你看的没错,这些家伙和螃蟹、虾这些餐桌上的美味同属一纲,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之多。
它们长得都很像,不过有的能够把自己的身体卷起来,属于瘤潮虫科、卷甲虫科和甲壳虫科,有的则没有办法卷起来,归属于鼠妇科、气肢虫科等科,它们性情温顺,人畜无害,如果我们见到了,不妨把它们抓起来看看到底能不能蜷成一个小球。
👆卷甲虫,作者供图
其次,是蜘蛛,而且有时候还能碰到又胖又大的蜘蛛。
不用害怕,国内分布的蜘蛛,绝大部分对人类构不成威胁。当它们突然暴露在阳光下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逃跑,跑到黑暗之中去。
轻轻翻开石头,你能找到蜘蛛藏在哪里吗?
放大一点看看,这是一只珍奇扁蛛,它们的确是像被拍扁了的样子。
然后,是蜱螨。它的个头跟蜘蛛比,要小得多。
有时候,要仔细看,才能发现土上隐约的有圆圆小东西在跑,这多半是一只螨,蜱螨是一个很大的分类类群,全世界可能有近百万种,绒螨算是其中的颜值担当,有的种类也比较大,便于观察。
不过,这一亚纲中也有不少对人类有威胁的物种,恙螨、蜱等通常会吸食人们的血液,甚至传播疾病,它们通常生活在草丛茂密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是去这样的地方活动,最好穿上长裤,并扎好裤腿,以防它们的侵袭。
👆一只绒螨,螨类中的颜值担当,它们不会侵扰人类,作者供图
最后,是节肢动物里腿腿腿腿多的一大类,它们被称为多足亚门。
最熟悉的当属长腿的蚰蜒,短腿的蜈蚣,这俩都属于唇足纲,北京最常见的是平耳孔蜈蚣。虽然它们看起来很凶,但是都是以小昆虫或者其他小动物为食的,也对不会给我们造成什么麻烦。
👆别被蚰蜒的相貌吓到,它们以昆虫为食,对人类没有威胁,作者供图
有时候我们也会见到一种特别细长的“蜈蚣”,它们的腿儿比蜈蚣还要多,通常的蜈蚣有21-31对步足,而这种细长的“蜈蚣”的腿最多可达173对步足,这些多腿的家伙就是地蜈蚣。
👆一条红色的地蜈蚣,像一条血肠,你能数清它有多少对步足吗,作者供图
多足亚门另一大类是倍足纲的马陆,俗称千足虫,它们和唇足纲最主要的区分就在于腿上:唇足纲每个体节上有一对足,而倍足纲则要加倍,每个体节上有两对足。
👆作者供图
除了我们提到过的这些之外,翻开石头,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比如蛛形纲里的伪蝎、综合纲的幺蚰、软体动物门的烟管螺、巴蜗牛,环节动物门的蚯蚓等等。
就像开盲盒一样,每翻开一块大石头,都有未知的惊喜在等待着我们,跟孩子一起去探索。
文章的最后,再分享几个翻石头小TIPS:
1、潮湿的落叶中往往会有曲链孢霉等霉菌,如果对霉菌过敏的小朋友需要做好防护,带好口罩再动手;
2、注意量力而行,不要试图搬动太大的石头,否则容易拉伤,松手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然,砸别人的脚也是不行的;
3、观察结束后别忘了把石头再放回原位;
4、大部分石头下面的生物对人都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在干燥的石头堆中翻找,要小心里面会藏有蝎子。
5、有的地方,特别是落叶堆里可能会有蛇存在。如果怀疑有蛇,可以先用棍子敲敲地面、石头,这样能赶跑蛇,且并不会影响石头下面的小生物们。其实和我们害怕它们相比,它们更加害怕我们,如果万一真的遇到蛇,赶跑就好,请放它们一条生路,蛇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份子。
Q:你害怕虫子吗?愿意跟孩子一起玩这个吗?留言区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