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膀胱里的“葡萄”,我收到了来自肿瘤的好人卡
2018年,我和男友第一次一起出国旅行,还一起看了火星哥Bruno Mars的演唱会。但没想到,回国后的体检,让我经历了人生的第一场手术。
复联四我看不上了
我一直对自己的健康秉持着科学的态度,所以每年都会自费体检,也从没有检出过什么大问题。
我几乎对体检的每项内容了如指掌。但是那天,在做最后一项B超检查时,我明显感觉到有些不对劲。
医生在我小腹停留的时间有点过长了。
“你等一下。”她说,然后站起身拉开门走了出去。过了一会,她和另一位稍微年长一点的医生走了进来,她俩在屏幕前讨论了一会,转头告诉我:“你膀胱里长了个东西。”
是结石吗?这是我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于是我问她:“是什么东西?”
但她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就是……你膀胱里长了个东西,你赶快去医院看看吧!”面对体检医生的搪塞,我隐约感觉有点怪怪的,但也没有多问。
出了检查室的门,我赶忙打开手机浏览器,但检索结果吓了我一跳——“膀胱发现东西有很大可能是癌”。考虑到“自诊”的不靠谱,我安慰自己这可能是假的,于是赶紧在线上问诊平台上付费咨询了医生。
在一番咨询之后,医生的回答让我陷入了恐慌。
医生告诉我,这种情况叫做膀胱占位,建议我立即去医院复查。膀胱占位,顾名思义就是膀胱中有一个东西。当你活动身子、改变身体位置的时候,这个东西可以发生移动的话,那有可能是结石。但如果它不能随体位的改变而移动时,就得考虑肿瘤的可能性了。
而体检医生没有明说是结石,基本可以推断我的膀胱占位是不能位移的。
我彻底蒙了,只问了医生一个问题:“有多大可能是恶性的?”他说:“九成。”
我心里闪过一个念头:完了,复联4我可能看不上了。
传说中的酷刑
第二天一早我就到了医院,重新做了一次B超。但脑子里好像有浆糊,一点也转不动。唯一的幻想就是医生告诉我体检中心的人看错了,我很健康。
“什么原因来查B超?”B超医生问我。
我答:“我膀胱里可能有东西。”
“怎么发现的?有血尿?”
“没有,体检B超发现的。”
“抽烟喝酒吗?”
“从没抽过烟,也不喝酒。”
“那怎么这么年轻就有膀胱占位。这一般都是老年人得的。”
我的幻想彻底破灭了。B超显示我有一个不会位移的膀胱占位,这个东西就是牢牢地长在我的膀胱壁上。
拿到结果,我和男友就到省内最好的医院挂了专家号,坐诊的教授是一个看起来很和善的中年男医生。一看到B超单,他不由分说就给我开了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就是把“镜”(摄像头)从尿道伸进膀胱里查看情况,必要时还需要取出一些组织进行病理活检。
膀胱镜检查丨myoclinic
不知是因为高度怀疑肿瘤,还是因为比较幸运,我预约到了第二天的膀胱镜检查。我曾看到过一篇关于膀胱镜的科普,作者统计了医院十大“酷刑”检查,膀胱镜就位列其中。看那篇文章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在几个月以后也会经历这个检查。
检查室看起来像一个迷你的手术室,中央摆着一张手术床。床很短,尾部有两个腿架子。
“裤子脱了,躺下,把腿放架子上。”我照医生的嘱咐躺下,心中想,大概生孩子也就是这样吧。医生先给我消了毒,接着打了麻药,之后便是向膀胱中注水,使膀胱胀大,然后开始操作内镜。
B超室的对话又重复了一遍:“怎么发现的?”、“有过血尿吗?”、“抽烟喝酒吗?”
或者是因为女生尿道较短,疼痛没那么明显;又或者是因为我太过于担心膀胱中的东西,忽略了其他感觉;再或者是因为医生的手法特别熟练,在进镜的过程中,我几乎没有感觉到疼痛。
内镜连接着旁边的屏幕,我扭过头,从屏幕中看到了它的样子:一个看起来很结实的小圆肉球,像一颗小葡萄。
“我要取一些组织下来,可能会有点疼,你别动。”医生告诉我。接着,我感觉肚子里刺痛了一下。不过也远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痛,和痛经比起来差远了。
检查结束后,医生递给我一个试管一样的容器:“拿着到楼下病理科化验。”试管口用塞子塞着,里面装着一些液体,液体中泡着一点颜色发灰的肉——就是刚刚从我膀胱里用钳子“咬”下来的组织。
焦虑发作了
在病理科办了加急后,我回到内镜检查室取了膀胱镜报告。
报告上面的几个字,让我陷入了更深一层的焦虑:菜花状肿物。以我当时对于医学浅薄(且错误)的理解,菜花状肿瘤基本等于恶性肿瘤。
从医院出来后,我的焦虑一步一步到达了顶峰。为什么是我?我感觉很冤。
我自认为生活得很健康:饮食健康规律,坚持自己做饭;爱喝水,每天2升;不抽烟不喝酒,也没有二手烟的环境;一周健身房举铁4次;没有不良嗜好;家族中没有任何一人得过肿瘤。
我实在想不通我一个25岁的年轻女性,为什么会得这样一种“中老年男性”的病。
然后,我又想到家人、男友,想到种种遗憾。考虑到癌症晚期患者的痛苦处境,我竟开始认真思考: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是不是应该自我了断?
渐渐地,我的大脑开始宕机,停止了思考。取而代之的是,在街上、医院里见到每个人,我都只会想一件事,那就是:真羡慕这人,她/他至少没得肿瘤。
我的身体也开始对情绪有了反应,我第一次体会到电影里对于角色焦虑情绪的表现手法有多贴切:不绝的耳鸣声、高亮的画面、角色急促的深呼吸,这些也都在我身上表现了出来。
焦虑发作了丨pixabay.com
首先,我的反应变得非常迟钝,注意力开始涣散,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理解能力在变弱。
然后,我的听力似乎也减弱了。当听到其他人说话时,我会感觉到声音又小内容又难以理解。即使我试图集中精力,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饿不饿”,我都要多反应几秒。
我的眼睛像是被调高了亮度一样,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又亮又发白。
心跳和呼吸明显加快了,有种刚刚慢跑结束的感觉,我必须一直用嘴大口大口地呼吸。
最动听的话
焦虑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拿病理报告的那天,我脑子几乎一片空白,和男友到了医院,拿到了我的病理报告。
我鼓起勇气看向病理结果:内翻性尿路上皮乳头状瘤。
这是什么意思?我看不懂,这个结果我之前也没查到过。
我和男友赶到门诊,找到之前挂号看的那位教授。坐诊的教授看到我拿着报告,越过把他围得水泄不通的病人们,远远地问门口的我:“怎么样?让我看看。”
我能感到门诊办公室里的所有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我,而我不敢看他们。
我赶紧把病理报告递给医生,他看了一眼,抬起头,说出了我这辈子听过最动听的一句话:“可以说是良性的。”
医生说完这句话,嘱咐我赶紧办住院、做手术。在大家的注视下,我匆忙道了谢,退出了人群。
我和男友拥抱了一下,焦虑的症状减了大半。世界不再那么明亮,医院嗡嗡的噪音又重新回到了我的耳朵。
也许我得了病,某个人就不会得了
接下来就是住院、手术。除了麻醉的给药方式变了以外,手术过程和膀胱镜差不了多少,我也没有感觉到任何疼痛。
恢复的过程很顺利,我甚至一度在病房受到了主刀医生的“冷落”。住院7天后,我就出院了。
2018年到现在,已经过去近3年了。虽然说可能没有必要,但直到现在,我也坚持每3个月复查一次B超、每年复查一次膀胱镜。
直到今天,肿瘤再也没有回来过。
但就像很多生病的人一样,我依旧不止一次地想过这些问题: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生活得如此健康却还是得了肿瘤?
我无数次把生活的小细节抠出来,然后放大归因,就像我的工作一样: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我的职责之一就是找出原因。
但我最终还是放弃了。对于我来说,这种归因可能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为了让自己感觉好一些,我给自己发了一张具有牺牲精神的“好人卡”:从统计上来说,某一种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比较固定。也许我得了病,某个人就不会得了。至少在我规律的体检习惯下,它能够被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最后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
医生点评
胡梦博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膀胱肿瘤是常见的膀胱疾病,具有良恶性之分。“内翻性尿路上皮乳头状瘤”,就属于良性的尿路上皮肿瘤。它的发生相对少见,病因也尚不明确,可能与膀胱的慢性炎症与出口梗阻有关。膀胱肿瘤常发生于中老年男性,青年女性患病确实算是小概率事件。
通常情况下,膀胱肿瘤的常见症状为尿中带血。这是由于膀胱肿瘤大多发生在黏膜上皮,并且生长较快,所以容易出血。但这种血尿一般不伴有尿痛,也被称之为“无痛性肉眼血尿”。作为可以和其他疾病进行区分的重要特征,“是否有血尿”在文章中也被医生们反复追问。
怀疑膀胱肿瘤时,医生通常会进行尿液检查及超声检查。一般来说,超声检查能发现直径大于0.5厘米的、不随体位移动的膀胱占位。本文作者具有非常良好的体检习惯,因此能通过超声检查早期发现疾病。此外,怀疑膀胱肿瘤时,还可通过尿液液基细胞学检查来进一步判断。
膀胱镜检查是诊断最可靠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膀胱肿瘤的情况,并可以通过活检来明确肿瘤病理类型,指导进一步的治疗。膀胱镜检查前,医生会先进行尿道局部浸润麻醉,减少患者痛感。此外,很多医院已开展软性膀胱镜检查,创伤更小,也相对舒适。
因此,膀胱镜检查是一个安全、可耐受的检查,而不是文中提到的“酷刑”。对于怀疑膀胱肿瘤的患者,我们都建议行膀胱镜检查。患者朋友们应消除恐惧心理,切不可拒检。
尿路上皮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经膀胱镜下微创手术切除后,复发风险极低(约1%),术后规律复查超声和膀胱镜就可以了。但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膀胱肿瘤大部分为恶性,即为膀胱癌。作为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膀胱癌常见于男性,具有较高发病率,晚期发生转移后预后相对较差。
生活中的一些因素可能会增加膀胱癌的发生风险,如吸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因此为了预防膀胱癌,大家应关注并尽可能避免以上因素。同时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是关键。
对于大众而言,保持定期体检的习惯就是守护健康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一只赤鹿
编辑:苏曼
这里是果壳病人,专注讲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体验要分享,或者想讲讲自己经历的健康相关趣事,欢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
本文来自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health@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