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3亿人眼红的“精神富养“,绝不是有钱这么简单!(含资源)
前几天,关于“被精神富养的小孩是什么样?”的话题,引发热议。无数网友表示也想做一个被“精神富养”长大的孩子。
什么是“精神富养”呢?果仁妈对一个转发过7万的回答,印象非常深刻——
的确,当我们的孩子在内卷洪流下疲于奔命的时候,芬兰教育对“爱、平等、淡化竞争”的强调,仿佛一股清流,让人一边眼红,一边感动。
但令人心痛的是,我们的孩子中,竟有超过48%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在否定中长大的:
为什么会这样?到底如何才能做到“精神富养”呢?果仁妈今天的文就来细致聊聊。老规矩,点亮文末“在看”,对话框发送“精神富养”即可获取《他乡的童年·芬兰篇》观看资源哦~
“精神富养”长大的孩子什么样? “精神富养”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怎么做才能做到真正的“精神富养”?
1
被精神富养的孩子
是什么样的?
首先,精神富养的“富”绝不是富裕的“富”,而是丰富的“富”,它指的是:
1、有丰富经历和眼界
一个看过世界的孩子,必定是眼里有星辰、心中有大海。
见到新鲜的事物,他们会联系起那些过往的经历,因而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倘若遇到异见者,他们也能理解世界的多元,心态开放、求同存异。
2、有丰富的安全感
一个用安全感浇灌出来的孩子,有着稳定的内在世界和健康的情感联结。
周遭环境对他们来说是确定而可控的;他们能感受到被接纳、被喜欢,也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热情和温暖。因此,他们自信、乐观,也对外界回馈以善意。
3、有丰富的创造力
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孩子,有着被呵护的想象力和肆意生长的好奇心。
他们会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去思考问题,即便发现了自己的想法可能错了,也能换个角度和思路继续思考。他们有足够的动力去深挖创意的源泉、拓展思维的边界。
因此,富养长大的孩子,可以是任何他们想成为的样子。而无论是什么样子,他们都自信、乐观、对生活充满热情,对生命充满好奇。
匮乏感,往往来自长期被否定和打压的心理需求。被精神富养的孩子,他们自信,有健康的自我认同;他们自强,不以取悦他人为目标;他们乐观,积极看待世界与磨难。
在面对他人的贬损时,不会怀疑自我,不用委曲求全。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价值源于自我肯定,而非他人赋予。
被精神富养的孩子,他们不会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他们自主,有清晰的目标和意志力;他们热情,有明确的爱好并热爱生活;他们好奇,有强大的内驱力和求知欲。
他们不会在脱离父母的掌控后迷失自我、失去方向,因为他们一直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也在这样的自由下明确了自己要去的目的地。
被精神富养的孩子,他们不会长久地被孤独感包围,不会对他人和自己给予严厉苛刻的评价。
他们富有同理心,可以理解别人的想法;他们宽容,可以接纳别人的不同;他们平和,对自己和他人有合理的期待。他们用平等的思想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区别,用友好的方式与外界产生连接。
《他乡的童年》中两位芬兰小学生对“成功”的理解,就折射出了“精神富养”的精髓:不需要什么丰功伟绩,不需要什么出人头地,成功就是有底气坦然地成为自己。
2
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孩子坦然地做自己呢?
我们太容易在时代的洪流中,人潮的裹挟下迷失自己,太容易被他人的评价,被社会的标签左右,从而陷入无尽的焦虑和自我否定中。
“精神富养”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孩子塑造坚定的“自我意识”,它包含客观的自我认识、积极的自我体验和有效的自我调控。
自我认识是人们对自己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特征的了解和评价,让人们认识到“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我的头发是黑色的(生理特征),我有很多好朋友(社会特征),我是个外向的人(心理特征)。
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孩子们往往会以别人(尤其是他们看重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或要求为参照,或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当参考对象比自己优秀时,即便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也会感到沮丧。
被精神富养的孩子,则会在大人的引导下,正视自己的不同。他们能看见自己优点,也接纳自己的缺点;不以别人的态度为标准来自我评判,也不需要为了取悦他人而粉饰自己。因此,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时,可以毫无顾虑的去追寻它,而不是在经历了太多的拒绝和否定后,彻底丢失了自己的兴趣。
自我体验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包括自尊、自信、自卑、自负、自责、自豪等情绪,比如对自己的外貌是否满意、对自己的成绩是否能接纳,等等。
其中,自尊与自信对人们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自信代表人们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是一种积极的处事态度。而自尊则指的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当这个差距很小时,人们会收获价值感和满足感;当这个差距很大时,则会感到挫败和无价值。
心理学家认为,自信的孩子,会更加积极地去学习[1];高自尊的孩子也往往有着更强的内驱力,也更容易得到幸福和满足[2]。而精神的富养,就是通过积极的反馈,让孩子获得更高的自尊与自信。
《他乡的童年》中所提到的“积极教育”,便是这样一种让所有人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的教育理念。在这里,自尊与自信,并不是学习好的孩子才拥有的特权。
自我意识中,最高级的一环便是“自我调控”。这是一种根据目标和准则来监督和调整自身思想、语言和行为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把思想付诸实践,包括自主、自立、自律等能力。
一方面,孩子们要学会自主自觉地实现目标;另一方面,他们也要学着观察周围的环境、学习社会的规则,并让自己的行为与之相符。比如坚持一项运动、学会控制情绪等等,都属于自我调控的范畴。
精神富养并非无原则的宠溺,而是在平等的交流中,让孩子理解自由的边界和判断的标准,让他们在此基础之上选择合理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一些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都会误把“坚持自我”理解为“不管不顾、飞扬跋扈”,把它与“放飞自我”简单粗暴的画上等号,而从小教会孩子“自我调控”,就是为了让他们自己打破这个等号。
家长不仅要让孩子明白边界在哪里,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边界在那里。只有当孩子发自内心的认同,才不会在越界的边缘疯狂试探。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截图
3
如何培养一个精神富足的孩子?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精神富养一个孩子,除了举家搬迁至芬兰,还有什么更容易执行的办法吗?
答案必须是“有”!
我们虽然去不了芬兰,也无法复制他们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理念,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360°全方位无死角地为孩子营造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
这个360°,其实就是三个维度:知识、思维、和情感。
知识:不仅仅指向孩子灌输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提供丰富的信息渠道。
真正有用的知识,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获得,也不拘泥于获取的方式,它可以是出自书本、也可能来自网络;它可能出现在博物馆、也可能藏匿在田野间;它们从生活中来,也终将回归到生活中去。多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课堂上那些为了应付考试而记住的知识,我们也许考过就忘,但那些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事情,我们往往能记得很牢,那才是构建自我所需要的东西。
思维:不在于孩子是否会解鸡兔同笼,而在于他们是否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创造力。
独立思考,是一种批判性思维。这样的思维,帮助孩子塑造一个不盲从、不屈从权威的“自我”。
教导孩子独立思考,绝非告诉他们一个标准公式,让他们不明所以地牢记于心,而应该是把他们带到特定的场景中,让他们去感知、去观察、去提问、去回答。让他们去思考:“为什么?真的吗?如果反过来会怎样?”
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好奇心,锻炼了想象力,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认为:想象力和好奇心才是驱动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情感。一个精神富足的人,必定有着满满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安全感源于信任,而建立信任的第一个环境就是家庭。父母的关爱和理解,让孩子们懂得世界是美好的,因而也会友好的对待他人。
研究也表明,宽容的教养方式,往往会让孩子更加自尊自信,而那些时常被拒绝的儿童,则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缺乏安全感和信心[3]。
同样的,让孩子们建立起归属感的第一个集体,也是家庭。在家庭中,他们被接纳,被认可,也第一次找到了自己身份的认同。跟安全感一样,这些情感上的支持,能让人正视自己真实的需求,远离匮乏感、空心病和孤独感。
正如纪录片一开始就呈现给我们的:爱,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精神富养的终极秘密。
#你是如何理解“精神富养”的?留言区分享一下吧~
点亮文末“在看”,对话框发送“精神富养”,获取纪录片·芬兰篇资源。
参考文献丨[1] Zimmerman, Barry J. (1990-01-01).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n Overview".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5(1): 3–17.
[2] 《儿童心理学》,鲁道夫·谢弗,2016年,电子工业出版社。
[3] Coopersmith, S. (1967). 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