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亲手毁掉孩子的抗挫力?
🏃♀️ 🏃♀️ 🏃♀️
前段时间看《做家务的男人3》,杨千嬅讲的一个育儿观点,我特别认同:
的确,相比于成功,面对挫折时不屈不挠,即使跌倒,也能很快复原的能力,更重要。
毕竟,无论小到一次考试失利,一次恋爱失败,还是大到高考失利、中年失业,生活中总会充满挑战和挫折,学会跌倒了再爬起来,学会笑对困难,才是我们家长最想让孩子们学会的。
如何让孩子获得这种“面对挫折的韧性”呢?果仁妈今天的文章就来细致聊聊:
什么是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后天可以培养吗?
关于心理韧性的误区
如何培养心理韧性?
如何亲手毁掉心理韧性?
1
什么是心理韧性?
同样从不利环境中长大,为什么有的人备受精神疾病的困扰,有的人却在逆境中重生,在不同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明明遭遇相似,为什么最终的发展会有如此巨大的不同?
精神病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用“心理韧性”这个概念解释了这种差异。心理韧性,又称“复原力“,也叫“抗挫力”,是指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忍不拔,以及受到挫折后,成长和新生的能力。
打个比方,每个个体就好像是一个弹簧,具备高韧性的个体,能在受到外部的打压之后恢复到原来的模样[3]。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心理韧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遭遇了重大变故的群体中,比如亲人离世,家道中落,遭遇自然灾害,生于贫困等等。近年来,对该领域的研究更加广泛,个体该如何应对压力等话题被更多地关注了。
对心理韧性有20多年研究经验的Bonnie Bernard 认为,高韧性的孩子具备四大特质[4]:
社会竞争力,括与他人建立积极关系的能力,灵活、有同理心、有幽默感、有好的沟通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即可以找到解决方法,会做计划,也会寻求他人帮助的能力;
自主性,指自我独立和对自己的环境有掌控的能力;
目的性,指自己有目标,对未来充满希望。
2
心理韧性,后天可以培养吗?
那么,心理韧性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又要如何培养呢?
心理学家们认为,心理韧性不是一种人格特质,虽然受儿童自身特点影响,但心理韧性是动态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不同的时期,韧性高低会有不同[5]。
👆《大豆田永久子与三位前夫》剧照
培养心理韧性,就好比健身,需要长期的训练和补充营养。后天环境,特别是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心理韧性至关重要。
在人生早期,大脑迅速发育,儿童也在这个时期发展出适应系统,比如学习如何应对压力、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与父母和他人建立好的关系等等[4]。
3
关于心理韧性的误区
误区一 :心理韧性高的孩子不会哭
心理韧性的高低与哭、不哭没有太大关系。哭有时可以看作是压力的释放和宣泄,是积极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
韧性高低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挫折面前有足够的抵抗力,挺过挫折后获得新生。比如,日本一个综艺节目,6岁男孩,一边哭一边继续尝试,多次失败后,终于成功跳过了10级箱子,你能说他心理韧性不高吗?
误区二 :心理韧性高的孩子不需要别人的帮忙
正好相反,寻求帮助是提高心理韧性的一种有效方式。比如,你今天没考好,非常难过,在好朋友肩膀上靠一靠,或者一起在操场散散步,聊聊天,可以极大地缓解负面情绪。
最佳损友见过我们最狼狈的一面,也给予过我们最多的支持,伴随我们走过泥泞之路。
误区三 :受苦式和打压式的挫折教育利于培养孩子的韧性
一味地受苦和打压可能会起反作用。英国学者对16916名儿童进行了长期的追踪研究,根据儿童家庭的贫穷状况、所在社区的好坏以及所遇到的负性生活事件,比如离婚,亲人离世等,将儿童分为高风险和无风险2组。
高风险组的儿童,所在家庭更贫穷、住的社区有更多问题、也经历了更多的负性事情。结果表明,与无风险组相比,高风险组儿童出现了更多的行为问题。而无论是在高风险,还是无风险组的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越积极,儿童出现的问题行为越少[7]。
也就是说,在越苦和越高风险的环境下生活,儿童出现问题的几率越高;积极和温暖的教养,是儿童成长的保护伞。
👆Photo by Bruno Nascimento,Unsplash
误区四 :男孩的韧性都比女孩高
这可不一定,女孩可能更占优势。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对约2000名8-12岁的儿童研究发现,女孩在心理韧性上可能更占优势。
女孩比男孩有更高的同理心、更好的交流能力、更能寻求帮助,同时女孩也得到更多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支持等,这些能力和支持都对提高韧性有帮助[8]。
误区五 :心理韧性高的孩子生活一帆风顺
生活不可以被预测,心理韧性的高低不是在于遇到的事情,而在于遇到这些挫折和打击后如何应对的能力。
5
如何培养心理韧性?
美国心理协会为培养儿童的心理韧性提供了10条建议,我把这10点建议大概归纳为了3类[6]:
第一类 :爱自己
1、学会自我关怀和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教孩子学会关爱自己,比如多做运动,好的作息,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同时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经历的困难,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
2、保持乐观的心态。
3、维持日常作息。可以和孩子一起创建一个作息时间表,重点标明学习和玩耍的时间,帮助他们管理自己的生活,以及教会孩子如何集中精力做他们可以控制的事情。
4、自我发现。经历了困难之后,儿童往往会对自己有新的发现,回顾过去,看看自己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什么。
第二类 :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1、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孩子与同龄人建立和维持好关系,与家庭成员多走动,多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关爱。
2、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觉得自己弱小的孩子,可以通过帮助他人来获得更多的力量和成就感,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与年龄阶段相符的公益活动,帮助别人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价值感。
第三类 :增加对环境的控制感
1、向目标前进。建立一个或多个可行的目标,可以帮助孩子一步步地朝目标前进,并在遇到挑战时战胜困难。从实现小的目标的开始,
2、接受改变。帮助孩子意识到,改变是生活的一部分,可以提前为改变做一个计划,可以从平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比如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转折期、在学校被欺负、成绩下滑、与好朋友吵架等等。
动画片《芝麻街》有一集就讲了这个。艾蒙第一天去上学,却不想跟爸爸说再见。为了帮助艾蒙适应这个“告别期“,艾蒙爸爸认真倾听小艾蒙的感受,并提出不同的选项,帮助小艾蒙解决问题,最后爸爸用无形的爱给小艾蒙力量和支持,并告诉他,学校生活会很快乐,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了。
5
如何亲手毁掉心理韧性?
相比于如何做,哪些行为最好不要做,也许对大家参考意义更大。我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做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远离底线,防止踩雷。
1、过度控制或是保护
过度控制和保护就好比想让孩子有个强壮的身体,但是家长自己去做了所有的运动,接受了所有的训练,孩子还在家呆着。
比如,我们小区有个妈妈,从来不让自己的女儿去小区的儿童场所玩,理由是那些器材没有专人每天清洗,会把衣服弄脏。小女孩每次经过那儿,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小朋友玩儿。
2、出面帮孩子解决所有问题。
“爸爸,我打不开这个盒子”;
“奶奶,你帮我整理书包”;
“妈妈,他不遵守规则,你来让他走”;
......
当孩子提出类似要求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求必应吗?当然不要,要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一些小问题,如果没有尝试过解决小问题,当有大问题时,自然也会不知所措。
3、只关注负面信息。
很多家长会说,我不表扬他,是为了不让他骄傲,我就要捶打他,一分没做好,就用十分的捶打来让他长记性。锻炼韧性不等于打压,如果只关注负面信息,伤害的不仅是韧性,还有可能是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心。
👆《奇迹男孩》电影截图
4、虐待和遗弃。
这一点不仅仅会毁掉孩子的心理韧性,还会毁掉其他能力。
任何形式的虐待和遗弃,无论是情绪还是身体上的,都会给孩子造成巨大伤害,有童年创伤的孩子会有更大几率患上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甚至走上极端[9]。
5、忽略社会关系的建立。
在鸡娃的年代,每个孩子都很忙,不是在上各种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孩子的社会支持系统因而变得脆弱。
很多研究都表明,心理韧性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支持系统,系统越强大,越能帮助孩子走过坎坷。与朋友有良好关系的青少年,更能减少压力对大脑的影响,提高韧性[5]。
#你还注意到有哪些会“毁掉”孩子心理韧性的行为?在留言区聊聊吧~
[1] WHO. Suicide.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suicide
[2] Chen, R., An, J., & Ou, J. (2018). Suicidal behaviour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 2(8), 551-553.[3] Masten, A., & Barnes, A. (2018). Resilience in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Children, 5(7), 98. https://doi.org/10.3390/children5070098
[4] Benard, B. (1995). Foster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ERIC Digest.
[5] Leiden Psychology blog. Building Resilience in Young People. https://www.leidenpsychologyblog.nl/articles/building-resilience-in-young-people
[6]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esilience guide for parents and teachers
[7] Flouri, E., Midouhas, E., Joshi, H., & Tzavidis, N. (2015).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resilience to multiple risk exposure in early life: The role of parenting. European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24(7), 745–755. https://doi.org/10.1007/s00787-014-0619-7
[8] Sun, J., & Stewart, D. (2007). Age and Gender Effects on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9(4), 16–25. https://doi.org/10.1080/14623730.2007.9721845
[9] Wei, J., Gong, Y., Wang, X., Shi, J. X., Ding, H., Zhang, M., Kang, C., Yu, Y., Wang, S., Shao, N., Chen, L., & Han, J. (2021).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childhood trauma and resilience on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Preventive Medicine, 148(September 2020), 106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