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德国幼儿园如何处理分离焦虑,这些小窍门好用到爆!
“分离焦虑”,堪称娃入园/入学的Boss级关卡!马上又到开学季,一想到娃哭得震耳欲聋的画面,真的很头大。
旅居德国的二姐在经历了4次娃的入园分离焦虑后,发现德国幼儿园处理小朋友分离焦虑,有一套特别有用且固定的模式,非常值得分享给大家。
果仁妈今天就邀请二姐来深扒一下这套超有用模式的底层逻辑,来聊聊:
德国幼儿园的“入园适应期”是怎样帮助孩子们完成过渡的?
处理分离焦虑的过程中有哪些坑要避?
都是应对分离焦虑,“柏林模式”和“慕尼黑模式”有什么不同?
值得国内家长借鉴的经验和实用小技巧
干货很多,千万别错过!
转眼又要到开学季,一年一度的幼儿园哭闹大戏又要开拍了。
每到这个时候,入园儿童的家长们大多是三分欣喜,七分忧虑。熬了三年,眼看着把娃送进幼儿园,终于可以呼吸一口自由新鲜的空气,可小家伙们一进幼儿园大门就开始抱大腿扯衣服、哭天抢地不让走,好不容易把娃塞给老师,听着身后传来的阵阵嘶喊,期待已久的一路小跑奔向自由也就变成了一步三回头的难舍难分。
说不清是孩子的分离焦虑感染了父母,还是父母的放心不下加重了孩子们的分离焦虑,总之,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这个艰难的过程我保守估计大概也就经历了四次吧:老大上幼儿园,因为搬家老大换幼儿园,因为搬家老大又换了一次幼儿园,以及终于不用搬家了老二又该上幼儿园了。
这四次入园并不都是一帆风顺,最艰难的一次,老大一连哭了两个月才终于接受每天要定时定点去幼儿园打卡的现实。这一次次的历练让我学到了不少,也发现德国幼儿园处理分离焦虑特别有方法,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1
分离焦虑是可以在
任何年龄出现的正常现象
入园焦虑,是指小朋友被送去幼儿园时,产生的分离焦虑。而分离焦虑,则是指人们在与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人物分开时,所感受到的负面情绪(失落、孤独、悲伤等),常常用来描述婴幼儿在与主要照料者分开时所表现出的反应。
虽然在5、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中比较常见,但实际上分离焦虑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1],比如父母把孩子塞给幼儿园老师后,自己躲在大门外一边焦急围观一边默默流泪的反应。
有分离焦虑一定是坏事吗?不一定,虽然这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正常的(非病态的)分离焦虑是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中的一个自然部分。
根据行为学理论,与照料者分离的婴儿会表现出哭闹、跟随、呼喊等行为,目的是终止分离、让照料者与自己近距离的呆在一起,以提升自己被喂养、保护从而得以生存的可能性[2]。
从认知的角度来说,当一个宝宝开始出现分离焦虑时,表明Ta已经能记住并区分“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了,而刚出生的婴儿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
分离焦虑一般在12-18个月时达到巅峰,在2岁以后逐渐缓解——这时他们已经开始慢慢发展出一套自我调节的办法了,比如想象照料者的画面、或是让自己保持忙碌。再大一些的孩子,渐渐能明白大人走开不代表永远不回来,他们只是短暂的离开一下而已[3]。
从发展时期来看,婴幼儿表现出抗拒分离、寻求接触的行为,恰好和他们与主要照料者产生依恋情感的时期重合。依恋关系的质量虽然不能决定分离焦虑发生与否,但却会影响孩子在面对分离时的反抗激烈程度,以及他们自我调节的水平。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面对分离时同样会紧张不安、哭闹抗拒,但当照料者重新出现在面前时,他们就能很快平静下来,开心的迎上去求抱抱。相反,非安全依恋关系的宝宝在面对分离时,可能表现得过于焦躁或是过于冷漠,而当照料者回来时,他们的分离焦虑状态也不会得到缓解,焦躁者继续捶胸顿足,冷漠者依旧爱答不理[4]。
2
处理分离焦虑的两种模式
德国孩子入托时间普遍较早,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德国3岁以下幼儿入托率高达85%[5],而这个年龄段恰好是分离焦虑巅峰时期。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德国幼儿园在接纳新生时,已经有了一套固定的流程以帮助这些幼儿循序渐进地适应入园生活,这段时期被称作“入园适应期”(Eingewöhnung)。
适应期的底层逻辑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在父母完全把孩子交给幼儿园之前,先让(一名固定的)老师与孩子建立起稳固的情感联结,以逐步的替代父母作为孩子“安全港”的角色。
图@Adam Winger,Unsplash
研究显示,有家长陪同经历适应期的孩子,比直接被送进幼儿园的孩子在入园的前7个月内,更少出现生病和情绪问题。[6]
这里必须说明的一点是,德国幼儿园并没有统一的开学时间,而是啥时候有空位,啥时候塞新人进来。这样也就保证了每次有新生报道的时候,老师都能有足够的精力关照这唯一的新成员,不会出现一屋子新人抱团痛哭的情景,而这名专门负责照顾该新生的主带老师,也是整个适应期的关键人物。
德式“入园适应期”有着标准化的章程,广泛采用的是两种模式,即柏林模式(Berliner Modell)和慕尼黑模式(Münchner Modell),二者在相同的底层逻辑之上,侧重点和操作方法有着细微的差别。
柏林模式
柏林模式也叫INFANTS模式, 1988年由柏林INFANTS早期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们提出,在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基础上,以孩子的需求为导向,共分为6个阶段,其中2-4为核心阶段[7]:
1、信息交流:
在适应期正式开始之前,园方需提前告知家长整个适应期的理念和流程,让家长知道自己陪伴孩子经历适应期的重要性,避免在适应期(约2-4周)内安排度假或是重大事件(搬家、弟弟妹妹出生等)。
而家长也应当尽可能全面地向主带老师介绍孩子的性格和喜好、语言习惯等信息,帮助老师更好地熟悉孩子。此外,老师会给一个入园物品清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是,准备帮助孩子缓解焦虑的照片、奶嘴以及最喜欢的玩具。
2、基础阶段:
在适应期开始的头3天,固定一名家长(爸爸或妈妈)每天陪伴孩子在幼儿园呆上一两个小时。
这段时间陪同家长作为孩子的安全港,只需要在一边安静地坐着,紧密关注娃的动态,在孩子需要时给与支持和安抚,但不要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也尽量不与其他孩子交流。主带老师则小心的尝试靠近孩子,提供玩具,带孩子玩耍。
3、分离尝试:
大约从第4天开始,陪伴的家长可以尝试短暂地离开,每次离开前都要明确地告别(不能偷偷溜走)。
刚开始分离时,离开的时间一般从几分钟或是十几分钟开始(不超过半小时),主带老师要安抚哭闹的孩子,若哭闹严重,无法安抚,则应尽快将陪伴家长喊回。适应期后续的流程和时间都应依据孩子的行为和反应调整。
每个孩子适应期所需要的时间都不同,依据孩子的需求而定,但不能中断超过3天。总体来说,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所需要的适应期会比非安全依恋型的孩子更长。
4、巩固阶段:
从第五天开始,主带老师除了陪孩子玩,还要开始接手照料孩子(如喂饭、换尿不湿等)。分离的时间逐步拉长,从十几分钟慢慢过渡到半小时、一小时、半天、全天,进程的快慢视孩子的反应而定,可能持续1-2周甚至更久。
一般在第九天之后才会开始尝试在幼儿园午睡。适应期间,孩子应该在家长的陪同下参加过(至少一次)幼儿园的所有日常活动。
5、结束阶段:
当孩子在陪同家长要离开时,可以很快被主带老师安抚下来,并且在没有家长陪伴的情况下仍然对周围环境和人物保持好奇、积极玩耍时,就意味着适应期接近尾声了。
在这个阶段,陪同家长不再陪在幼儿园,可以把孩子送到以后就离开,仅在紧急需要时及时出现。而孩子此时也已经接受主带老师作为自己的照看人,熟悉了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也要开始慢慢接触其他的老师和小朋友。
图@Steven Libralon,Unsplash
6、结束适应:
当孩子完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时,意味着他们已经愿意接受幼儿园里老师们(包括自己的主带老师和其他老师)的安抚、愿意去幼儿园、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跟其他孩子玩得开心、并且懂得了幼儿园的基本规则。
慕尼黑模式
“慕尼黑模式”其实也来自柏林,它是由柏林自由大学Kuno Beller教授在1987-1991年间领导的一个早期教育科研项目,因在慕尼黑实施而得名。受到雷焦方法(Reggio Emilia Approach)的影响,即:尊重孩子的兴趣,相信孩子自我构建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慕尼黑模式将孩子视为适应行为的主动方:由他们主动去适应幼儿园,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新环境。这个模式认为:幼儿园里其他的小朋友才是最先与孩子建立关系的人。
慕尼黑模式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
1、准备阶段:老师与家长深入交流、互通信息。
2、认识阶段:第一周,家长陪同孩子认识幼儿园,并深度参与到所有日常活动中,孩子自由观察和探索。
3、安全阶段:第二周,家长继续全程陪同但减少活动参与,老师接手照顾,孩子与其他孩子的互动增加。
4、信任阶段:第三周,开始尝试分离,从30分钟-1小时开始,视孩子反应逐渐延长时间。
5、反映阶段:家长与老师保持密切交流,随时提供反馈。
图@Ricardo IV Tamayo,Unsplash
与“柏林模式”相比,“慕尼黑模式”更加看重照料者的职责从家长转移给老师的过程,认为家长也需要适应,在开始分离前留给了家长和孩子充分的时间熟悉新环境。
从操作层面来看,两种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
①柏林模式在分离前,仅有3天时间让孩子和家长一起熟悉新环境,而慕尼黑模式有2周;
②柏林模式要求家长仅仅充当“安全港”,不能主动参与活动,慕尼黑模式则要求家长在认识阶段,陪孩子参与到每一个日常活动中。
在我经历的四次适应期中,有严格按照柏林模式程序走的,也有两种模式相结合的(家长参与所有活动,第四天开始分离),均在3周左右完成适应。唯有一次历时8周,因为那一次几乎犯了所有处理分离焦虑的大忌:
换了城市,周围一切都是陌生的,入园前有3周时间没有任何玩伴。
主带老师适应期去度假,换了个不熟悉的老师来接手,一夜回到解放前。
自己适应期度假,适应中断,再次回到解放前……
由此可见,稳定的环境、熟悉的人物和不间断的周期对孩子顺利适应非常重要。
3
一些适合国内家长的小窍门
在中国,虽然早就幼儿园开始尝试 “体验式”、“阶梯式”入园:从一两个小时慢慢过渡到全天,允许家长在入园初期陪同孩子在幼儿园玩耍。但除了少数试点机构以外,大多数幼儿园依然是采用强行分离的办法。这种情况下,家长又能做什么来帮助孩子更好的过渡呢?
下面再分享一些在德国幼儿园学到的实操小窍门,即便是没有专门的适应期也可以采用:
1.入园前的准备
①家长需要跟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要去幼儿园,如:结交更多的朋友、学习更多的技能,爸爸妈妈需要工作不能全天陪伴……等等;
②可以带孩子进行预演,通过小游戏或情景练习让孩子知道暂时的分离不可怕,爸爸妈妈只是离开一下,到了约好的时间就会回来。
图@Alexandr Podvalny,Unsplash
③如果在开学前有老师来家里进行家访,那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尽可能的让孩子与老师熟悉,通过让孩子观察父母与老师的交谈(甚至让孩子参与交谈),让孩子对老师建立信任。
④可以提前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日常流程;如果能提前结识班里小朋友则更有帮助。
2.分离时的原则
①对孩子诚实,在需要分离的时候如实告知,切忌偷偷溜走。因为孩子发现被骗时往往会更加崩溃,产生信任危机。
②减少不确定性,走的时候告诉孩子父母去哪里、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由于太小的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所以尽量用具体事件而不是“几点钟”来描述时间,比如“吃过下午茶”而不是“下午四点”,这样孩子在等待的时候心中有个目标。
③父母要尽量按照承诺的时间回来接娃。
3.接送时的办法
①送孩子时,父母不要流露出依依不舍、紧张不安的情绪。
②接孩子时,确保孩子是在开心的状态下离开的,这是为了让孩子对幼儿园的一天有个美好的回忆(最后的记忆往往更加深刻),第二天还会想来。
③如果幼儿园允许的话,循序渐进的延长每天呆在在幼儿园的时间,从几个小时慢慢过渡到送全天。
4.准备缓解焦虑的小物件
如果幼儿园允许,可以给孩子带上ta在家最喜欢的玩具/物品作为安抚,比如小毯子、玩偶等。
也可以带上一本有家人照片的相册,让孩子在想念爸爸妈妈的时候可以翻看。
最后,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他们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和探索家。爸爸妈妈不焦虑,孩子也就不会那么的焦虑。
祝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们都能轻松愉快的实现“入园软着陆”!
#你家娃入园/入学的时候的分离焦虑,是如何解决的?快来留言区分享分享~
[1] Hock, E.; Mc Bride, S.; and Gnezda, M. T. (1989). "Maternal separation anxiety: mother-infant separation from the maternal perspective." Child Development 60:793–802.
[2]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3] https://www.encyclopedia.com/medicine/psychology/psychology-and-psychiatry/separation-anxiety
[4]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Lawrence Erlbaum.
[5] www.destatis.de
[6] Laewen, H. J.; Andres, B. & Hédervári, É. (2006): Ohne Eltern geht es nicht. Die Eingewöhnung von Kindern in Krippen und Tagespflegestellen. Berlin: Cornelsen Scriptor, 4. Auflage.
[7] Braukhane, K & Knobeloch, J. (2011): Das Berliner Eingewöhnungsmodell – Theoretische Grundlagen und praktische Umsetzung. Available at: KiTaFT_Braukhane_Knobeloch_2011.pdf (kita-fachtexte.de). Accessed on: 24/07/2021.
[8] Winner, A. (2015): Das Münchener Eingewöhnungsmodell – Theorie und Praxis der Gestaltung des Übergangs von der Familie in die Kindertagesstätten. Available at: KiTaFT_winner_2015.pdf (kita-fachtexte.de). Accessed on 31/0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