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突然双腿无力,接连摔了3跤
老公走到厨房门口的时候,忽然pia的一声巨响,他坐在了地上。
因为摔得实在太响了,我惊异地看着他:“你被拖鞋绊倒了?”
“不是,大腿忽然没力气了。”他坐在地上说。
我过去查看了一下,没有外伤,但是他坐在地上纹丝不动。
我说:“你不会起不来了吧?”
“是的。”
是缺钙还是中风?
我扶起老公,他说这几天腿有点痛。为了避免一会儿给娃洗澡再摔跤砸到娃,他建议今晚由我给娃洗澡,他要去床上躺着休息会儿。我只能照做,并怀疑他是缺钙抽筋,让他喝了一盒牛奶。
给娃洗完澡后,姥姥带娃睡觉了。我再度关心起老公,他说感觉好点了,结果下床后又在厕所门口结结实实摔了一跤。
我觉得不对劲,要求他去医院查查。老公觉得时间太晚去医院不方便,而且现在除了大腿无力没有别的不适,于是决定睡一觉看看情况。
我脑中想起听说过的各种脑梗、脑出血案例,放心不下,怕耽搁一晚病情变得更难恢复,便说服老公赶紧跟我打车去附近的医院看急诊。
幸运的是很快叫到了车,我收拾好医保卡等必需品,扶着老公出了门。在单元门口,他又重重摔了一跤。
夜色中车很少,短短五公里车程我却感觉如此漫长,心中各种疾病名词冒出来——重症肌无力?渐冻症?脑病?还是其他神经疾病?
车到了医院,我架起老公进入急诊,仍是要先填新冠肺炎筛查表。分诊台让我挂神经内科,并且建议给老公租个轮椅。
我一一照办。急诊人很少,马上就叫到了我们的号。医生询问了病情,开了脑部CT和抽血检查。
我推着老公迅速做完了检查,接下来就是等待检查结果了。很快医生告诉我们,脑部CT显示没有异常,再等等看血液化验结果。
原来是它低了!
过了二十分钟,叫号系统又呼叫我们进诊室,我知道肯定是化验结果出来了。医生告诉我们,老公严重低血钾,血钾的正常范围是3.5~5.3mmol/L,老公只有2.65mmol/L,这就是导致他对称的下肢无力的原因。医生让我们接下来去急诊内科治疗。
我们来到旁边的急诊内科,医生问老公最近饮食和大小便情况如何、有没有在运动健身。老公说没有健身也没有其他异常,只是食欲不佳吃得有点少。
医生记录之后对我们说:“目前补钾是两个方案。输液最快,但疫情期间输液需要住院;另一种就是口服补钾,需要在急诊观察。”
我们自然是选择后者。医生便开了两支氯化钾注射液即刻口服,一小时后再化验血钾;另外还开了一盒氯化钾缓释片回家后吃。医生还提醒说氯化钾很难喝,要有心理准备。
老公极其痛苦地喝下了20毫升15%的氯化钾注射液,据他说味道特别鬼畜,但到底什么味道,我忘记舔一下了……
时间到了半夜12点多,我却毫无困意。又过了半个多小时,老公试了试,坐在轮椅上可以慢慢抬起小腿了。
一小时已过,我们又去化验血钾。护士看到我们说:“又来抽血呀?”我内心暗暗希望,赶紧恢复正常值吧!
又是一番煎熬的等待,二十分钟后化验结果出来了:血钾3.72 mmol/L,达到正常值了。
我们欣喜地去找医生,医生也笑着说可以回家了。因为老公之前血钾太低了,医生让他这两天每天吃一片氯化钾缓释片,之后如果再发作,可能是周期性低钾,最好来门诊彻查病因。
我们归还了轮椅,老公坚持不用我搀扶,找回了自己走路的感觉。我也如释重负:还好及时来了医院,还好不是重疾。想起我一个表哥患低血钾好多年了,眼看着他从一个爱笑的胖子变成了憔悴的瘦人,多次晕倒,不能干重活……我也暗暗下决心要监督老公好好吃饭,减少熬夜和玩电脑的时间,过健康的生活。
医生点评
邢皓玥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低钾血症是就医患者中常见的电解质异常。钾主要储存在细胞内,尤其是肌肉细胞内,在肌肉收缩中起重要作用。低钾血症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钾摄入量减少;
(2)钾丢失增加(经汗液、胃肠道、尿液丢失);
(3)钾由细胞外转移到细胞内。
作者的就诊意识非常好,虽然并不是脑海中最初冒出的那几种疾病,但作者丈夫这种突发的低钾血症(也叫急性低钾血症)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当血钾低于2.8mmol/L时,患者就会有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的风险,如不及时诊治,很容易酿成悲剧。但急性低钾血症的治疗非常简单,对症口服或静脉补钾即可。
对于已确诊的低钾血症患者,获得完整的病史至关重要。作者丈夫突发的“大腿忽然没力气了”,需要除外药物滥用、腹泻、呕吐、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甲亢等原因。如果都没有,就应该警惕有可能是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所以医生建议“之后如果再发作,最好来门诊彻查病因”是非常必要的。
周期性麻痹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特征是伴随血钾水平变化的严重肌肉无力发作。周期性麻痹本质上是一种离子通道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罪魁祸首是编码钾、钙和钠通道的基因。这些离子通道突变基因会改变肌肉细胞膜兴奋性,导致功能丧失(瘫痪)。此外,甲状腺毒症、药物滥用、中毒等可诱发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临床中,周期性麻痹可以通过症状、电解质检查、肌电图进行初步判断,最终诊断的金标准是基因检测(分子诊断)。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菲霜
编辑:羊羊羊
这里是果壳病人,专注讲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体验要分享,或者想讲讲自己经历的健康相关趣事,欢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
本文来自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health@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