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惨的成分,被标“致痘”又被你骂,冤!
很多人用了护肤品后都会出现痘痘。赶快找一个治痘的产品来用,结果有时候痘痘反而更严重了。卖家还会安抚你说这是“排毒”,坚持过去就好了。
这种化妆品痤疮还是比较常见的;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关心护肤品成分的致痘风险,希望通过成分表来尽量规避。
用了护肤品反而长痘?丨Pixabay
曾几何时,成分党还是少数派中的少数派,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护肤品时候都会看看成分表。可是长长一大串化学名让人看的头昏眼花,大多数人还是搞不清那些成分到底是个啥。每个字都认识,放在一起除了“水”又都不认识了。
于是,搜产品名就可以看到全成分的APP应运而生,并且贴心地标好了安全风险、活性成分、致痘风险、使用目的,还用红黄绿三色来提示其风险程度。可谓直观又简单。
这也成为很多人选择护肤品的重要依据,甚至是带货主播推荐产品的卖点。成分全绿、没有致痘风险,仿佛成了选择产品的最佳标准。
但,这样真的好吗?
很多所谓的致痘成分都是酯类或者脂肪醇类的乳化、促渗成分,可以提供较好的肤感,提升产品使用效果。它们的致痘性大多是早期通过“兔耳实验”得到的结果。
也就是涂在兔子耳朵上,看看起不起痘丨Pixabay
免耳测试中证实的致粉刺性化妆品成分包括棕榈酸异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硬脂酸丁酯、异硬脂酸异丙酯、油酸癸酯、异硬脂醇新戊酸酯、硬脂酸异辛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酯和可可脂。
2013 年,欧盟禁止化妆品动物实验后,利用兔外耳道进行传统的致粉刺性检测受到了限制。欧盟的规定禁止在动物身上测试化妆品和化妆品成分,并禁止在市场上销售曾在动物身上做过测试的化妆品。
如果没有进行动物实验,很多成分就缺少了这个维度的评价,并不是说这些成分没有致痘风险。但另一方面,动物实验和实际的人体表现可能是存在差异的。Mills和Kligman进行的人体实验表明,使用含致粉刺性成分的成品不一定会导致粉刺形成。由于缺乏毛囊皮脂腺结构,体外的皮肤模型实验也不适合用于评价致粉刺性或致痤疮性。
也就是说,没有标“致痘风险”的成分,不一定就完全安全;标了“致痘风险”的成分,也不是一定会让你起痘痘。(绕晕了吗?)
要说起来,“痘痘”并不是一个规范的说法。临床上,痤疮也会有不同的分型。
一般的痘痘可以看作毛孔内老化角质堆积和过剩分泌的油脂不能顺畅排出,从而引起毛孔的堵塞和炎症。但实际上,痘痘,特别是护肤品引起的痘痘,很多无法发现角质内核。
不是所有痘痘都有那个硬硬的核丨Pixabay
有时候可能是刺激性的成分破坏了毛囊内壁,使皮脂、细菌等进入皮肤细胞,引起小的炎症性皮肤损伤。这类痘痘并不是皮脂腺毛囊一处的问题,反而是周边的更小、数量更多的毳毛毛囊的炎症表现。
有些祛痘产品中的成分反而会引起这类痘痘,比如祛痘药膏中经常用到促渗剂丙二醇,就很容易加重痤疮问题。一些含有过氧化苯甲酰的药品可能会刺激敏感皮肤,反而使痤疮恶化。这些都是治痘产品引起的痘痘问题,可并不是所谓的“排毒”。
祛痘反而越祛越严重丨图虫创意
我本人用10%壬二酸,两三天就会产生小红痘痘;对5%的壬二酸则没什么反应。一个成分是否会引起皮肤痘痘问题,真的是因人而异,因浓度而不同。
某些给人感觉会闷痘的油脂、凡士林等成分,本身可能不会引起痘痘问题,而是其中的杂质引起的。
反复的物理刺激也会扰乱皮肤的屏障,引发痘痘。有的人戴口罩久了,局部就会痘痘爆发,或者不时冒出来一两颗痘痘。小时候家长总是说“别一直摸脸摸鼻子”,还真的有点道理——反复摸皮肤,引起痤疮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大家或许也会有这种机械性痤疮的经历。在织物经常摩擦或者汗水浸泡久的部位,就容易产生痘痘问题。这时候就不要错怪护肤品成分了。
首先,还是尽量精简使用的产品。清洁、保湿、防晒、粉底、彩妆、定妆……产品用的越多,产生痘痘的风险也就越高。而且,用了那么多产品,想找里面什么成分有问题也更困难。
还可以选择成分简洁的产品,这样出现问题后也可以快速排查致痘成分。其实,现在那种四五十种成分一锅乱炖的产品也少了很多,大家都在追求功效和简洁。
极简也是现在的大趋势丨图虫创意
再者,选择好合适自己的产品之后,就尽量不要频繁更换了。不用担心护肤品长期使用就没效果了;对新产品、新品牌也谨慎尝试,先在耳后小面积使用了再上全脸。
别折腾,可能就会避免不少皮肤问题。
活儿姐
还有的痘就是熬夜、高油高糖食物作出来的,护肤品也是冤得很。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ao.chai@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