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着深夜的冷风,我决定按照父亲的话滚得远远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失眠成了我摆脱不开的“朋友”。它总是时不时地、毫无预兆地降临,让我无可奈何、不堪其扰。
起初,只是晚睡一两个小时,逐渐晚睡时间越来越长,然后,开始出现彻夜难眠的情况。
失眠毫无预兆地降临了
一开始睡不着的时候我会去楼道的阳台。站在窗边,吹着深夜里的凉风、望着远处马路上偶尔驶过的车辆,还有黑暗的安静,可以让我逐渐平静下来。
实在睡不着的时候我就干脆放弃,打开电脑整晚整晚地看电影。
尽管失眠逐渐成为我的常客,我却迟迟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反而那些深夜里独处的时光给了我更多独自思考、和自己相处的空间。而电影里那些形形色色的故事,让我见到了更多现实以外的世界。
想来那会儿实在是年轻,一来身体抗造,丢失的睡眠不需要咋补或者只需要一个午睡就能补回来;二来没有必须要立刻怎样的压力,失眠就失眠呗,影响不了什么。我始终和失眠看似和谐地相处着。
失眠真正成为困扰是在上硕士研究生之后。毕业的压力横在那里,越来越多的事情接踵而来,睡觉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珍贵。与之相对的,失眠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失眠带来的焦虑也越来越强烈。
我想睡,却睡不着,这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对睡眠的渴望。耳塞用来阻隔噪音,眼罩用来阻挡强光,轻音乐用来引导入睡。我开始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失眠。
而且,或许是年龄增加的原因,每一个失眠的夜晚都会伴随着第二天的昏昏沉沉和低效率。我依赖上了咖啡。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早晨,我用一杯热咖啡代替早餐唤醒自己。后来渐渐地,咖啡变成了加浓的,每天一杯变成了每天两杯。再到后来,喝下去的咖啡不再怎么管用,但偶尔漏喝的那么一两次,却会通过更为强烈的晕晕沉沉来提醒我。
对咖啡的依赖一直延续了下去。时不时地在某一个早晨,我会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我会戒掉咖啡,让我的大脑重回我自己的掌控。
年轻的时候,总是不太会照顾自己,总是觉得很多事情都比身体更重要一些。
我在考博失利后陷入挣扎,有了一份工资足够、能保证复习时间的工作之后,又开始了更为紧张的第二次备考。心理上的压力加上现实中的忙碌,自始至终,失眠如影随形。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短暂的工作,让我认识了现在的老公。
博士上到一半
我落荒而逃
第二次的考博之战赢了。2019年我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读博,接触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吃到了陌生的食物,开始了陌生的学业。一切仿佛从零开始。我发现不论怎样努力,亦或者是我根本没有真正想要去努力,结果都是我无法适应这陌生的一切。
我感觉自己像换了一个人,变得斗志全无、懒散、爱找借口。尽管我逼着自己去上课,逼着自己去图书馆,但还是瘫在宿舍度过了更多的时间。这些种种,又反过来让我产生了深深的自责感,责怪自己为什么这么不努力。
与此同时,和男朋友之间的争吵变得越来越频繁,引发争吵的事情却变得越来越小。男朋友是那种温柔没有脾气的性格,每一次的争吵都由我歇斯底里地挑起,而他只能在我不可收拾的情绪里手足无措。
那年的元旦,一学期的课程结束了。我却断然扔下一个博士生繁重的学业,不管不顾地跟着男朋友回到了之前的城市。脱离那个无法适应的环境确实让我松了一口气。但同时,我也抛下了跟导师的门诊,换成小师妹去跟;抛下了应该去和师姐们会面讨论课题的事情,转而在微信上、电脑上完成;抛下了研究生院的一些会议,随意让舍友去帮忙处理。
现在想起,当时的我简直不可思议。
但是,我从没想过去认真解决一下失眠问题,也从来没有想过当时的我究竟是怎么了。
我像一座坏了但没坏透的钟,拖着疲累的步伐吱吱呀呀地走着,走慢了走偏了却还不自知。
站在阳台上
我想跳下去一了百了
2019年年根,我和男朋友各自回了老家。后来,疫情突然来袭,我们都被困在了自己的家里。我和父母,也开始了近10年没有过的漫长相处。
我想,戒咖啡的机会来了!我用了整整一个星期才摆脱了咖啡戒断的晕沉症状。
但于此同时,失眠并没有消失。晚睡伴随而来的是晚起。我的睡眠节奏,让习惯了一早起来干活的父母越来越看不顺眼,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生活习惯。我们之间的关系从刚回家时候的亲密,逐渐生出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
在一起相处4个月后的一个深夜,父亲再一次和我谈晚起的问题,两个人说话越来越不投机,语调也越来越高。父亲突然大声爆出一句:你有什么资格起那么迟!
我愣了,面对盛怒之中的父亲,我决定去院子外面冷静一下,眼泪唰唰直流的同时满脑子都是:我这么大年龄了还在上学、没有办法挣钱替家里分担压力,所以我是没有资格晚起的。
母亲拿着手电筒出来找我,看到我的那一刻,母亲说的第一句话是:“回家,让邻居看见了听见了丢人!”我以为母亲会安慰我,没想到听到的却是“不要丢人”。
我拒绝了,于是母亲无奈地回去了。许是看到母亲只身一人,原本就处于盛怒之中的父亲更加怒不可遏,他用力关上了大门,发出“咣”的一声巨响,接着上锁的声音传来。父亲大声喊道:“不回来就再别回来了!滚得远远的!”
听到那句话的即刻,我的眼泪没有了。
吹着深夜的冷风,我的脑袋一片清醒却又一片混乱。
我决定如父亲所说,“滚得远远的”。
两位老人痛心疾首,却没能挡住我离开家的脚步。我又回到了那个生活了10年的城市,和男朋友一起生活。但我的脾气变得越来越糟糕,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吵、摔筷子、冷战。天气渐渐变暖,我的心,却没有回暖。
5月份,我接到了返校通知。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不想回去。
但我还是去了,强迫自己重新进入状态,甚至买了新电脑,企图借助一点外部力量给自己一点动力。但效果甚微。我用拒绝的态度看待所有的事情,同时放大所有遇到的不顺心,转而变成生气、愤怒、伤心、苦恼等多种情绪混杂的炸弹,全都砸向男朋友。
在阳台跟男朋友打电话的时候,看着脚下总会让我有一种跳下去一了百了的念头。
6月中旬,男朋友完成了规培考试,顺利来到了我所在的医院进行住院医培训。我离开了宿舍,和他住进了真正意义上属于我们的第一个家。
确诊中度抑郁
导师在休学申请上签了字
痛苦万分的学业,让我十分苦恼。休学的念头一旦产生就变得越来越强烈,随之而来的是更为郁闷的犹豫和纠结。我把自己锁在卧室里,坐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这是情绪崩溃了。
男朋友用他最大的包容守护着我。
后来我再一次陷入情绪的漩涡无法自拔,我哭着冲他嚷嚷,我病了,你为什么不救我!他开始委婉地告诉我,有一个私人的门诊,他觉得还不错,要不要去看看?我一开始回避,但最后答应了他。
那天的天气很好,他拉着我的手,走了半个多小时的路,来到了一个看起来很高端的私人心理咨询室。
先是一些简单的登记,然后是几项量表的测量,最后,一个看起来很温柔的女医生带着我进了她的诊室。那是我第一次接受心理咨询。
时间太久远,我只记得说到了我的父母,说到了学业上的困惑,记得她告诉我两点:休不休学是我的权力和自由;真正的长大是精神上的长大。
从心理咨询室出来,我释怀了很多,也轻松了很多。男朋友带着我去路边的面馆吃了好吃的面,然后又拉着我的手回家。
在路上,我做了休学半个学期的决定。他说好,但要先去挂个精神科的门诊确诊一下。
诊断结果没有什么意外的,中度抑郁。我否认了曾有过自杀念头的那一条,有了那一条,大概率就是重度了。我不是害怕,也不是刻意隐瞒,而是下意识里,我觉得自己能够走出眼下的困境,不会走到那一步。
医生开了两种药,草酸艾斯西酞普兰和阿普唑仑。隔一个月复查一次,同时建议心理咨询。
“失眠和抑郁,哪个先来的?”“长期失眠的人更容易患有精神类疾病,同时失眠也是抑郁常见的症状。”医生这样回答我。
拿到门诊病历,看着那条诊断。我如释重负。
没关系,有问题,那我们就来解决问题好了。
没关系,发生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不用再为之痛苦了。
没关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拿着诊断去找了导师,我的导师拿着那张纸看了一会,然后在我的休学申请上签了字。他和我说,你自己就是医学生,你懂的;不是什么大事情,你好好调整;有什么困难随时跟我说。
“谢谢您的理解!”
是的,我从一开始就没有隐瞒什么。尽管,说出来还是用了我很大的力气,但思量过后,我明白说出来才是正确的、能帮到我的选择。同时,辅导员和导师的反应,也都消除了我的各种顾虑。
不能安心停下来
没想到休息也这么难
但一开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休学后,我从之前的无限焦虑转为了无所事事。情绪低落、懒散、提不起精神,我可以躺在床上一整天,男朋友不在,我可以一整天不吃饭。只有在他下班回家后,我才会被拉着出去转一转或者吃点东西。
药物没有带来明显的副作用,我在晚上拥有了倒头就睡的良好睡眠,同时,我在白天也变得哈欠连连。但总之用药还是顺利的。
不顺利的是心理咨询。我在学校遇到了我的第二个心理咨询医生,许是我掩藏得太好,看起来还不错的精神面貌让他做出了我没啥事的判断。他告诉我,你这种情况没必要休学的;既然休学了,也不能让自己闲着,应该忙起来,利用这段时间写篇文章什么的;不用每个星期都来,你就按我说的办,一个月后来找我。
从心理咨询室出来,看着外面等我的男朋友,眼泪哗哗哗地流了下来。那是被接连否定之后不知所措的泪水。
要让自己忙起来,可我啥也不想干啊!即使一个月后就要交作业了,我依然痛苦地什么都没干,预约的第二次咨询,在前一天也被我取消了。心理咨询也被搁置了。
我始终没办法让自己真正、踏实、安心地停下来。没想到休息也会变得这么难。
父母得知后一个接一个电话打来,对我表示关心,但太过密集让人招架不住。母亲絮絮叨叨说我没事,但我知道她在安慰我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安慰她自己。小时候,她总是可以用一言两语将我从情绪困境中拉出来。但这次她明显做不到了,因为她拒绝承认我有独立意识,拒绝接受我的问题,就使得她每一句安慰都变得不合时宜。
渐渐地,来自父母的关怀变成了一股强大的压力。我害怕接到他们的电话和看到他们发来的消息。我感觉说不清楚自身的处境,也接受不了他们的所谓开导,更不愿意把每次电话变成争吵。为此,我困恼万分。
男朋友告诉我,不想接的电话可以不接,不想回的信息可以不回,或者晚点接晚点回,或者干脆告诉他们你的真实想法。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的电话和消息逐渐消失了。
慢慢释怀
我选择退学放过自己
一个天气晴朗的早上,我突然心血来潮,没化妆便邋里邋遢地去看了另一位心理咨询师。这样子反而让我放下了戒备。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说,她默默地听着,偶尔说一两句引导我再继续往下说。我讲述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医生说刚开始可能给不了什么建议,不要着急,要先慢慢了解;每个星期来一次能做到吧。
“明白,能做到!”
心理咨询结束后,我兴冲冲地去买了一大堆包子,决定给每天早起上班的男朋友准备早饭。我想爱他,想好好爱他。这么久了,我接受着他的照顾,却忽略了他的辛苦。男朋友同样来接我,拉着我的手一起回家。
之后的每个星期,我按时出现在心理咨询室。从童年到长大后,从家人到朋友,说了很多隐秘的往事。有一个人愿意倾听自己,同时又不会随意评判,这让人多么安心。医生告诉我:我比自己想象的要好;我要学会接受大大小小的意外;先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别人,等等等等。每一次咨询结束,我都会想很多、会释怀很多,也会好很多。
我的男朋友,始终陪伴在我身边,没有过多的语言安慰,只是默默地做些什么让我好过。有句话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认识他之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想养条狗。于是,租着房子、未来待定的我们俩,有了第一条小奶狗。在家的日子,我不再是一个人了。每天,我和小狗一起等待男朋友回家。我照顾小奶狗的吃喝拉撒,看着它慢慢长大,让我有事情可做。
我们的小狗丨作者供图
我开始每天一次收拾家里;我开始做饭,变着花样地给男朋友准备值班的爱心便当。我们有了第一台小烤箱,从此以后烤肉有了,好吃的蛋糕也有了。
我买了一台二手缝纫机,小狗的衣服有了,我俩的睡衣有了,n条飘飘的半身长裙有了。再后来,好看、端庄、大方、漂亮、爱得不要不要的白色婚纱也有了。
婚礼那天丨作者供图
药物的量渐渐降了下来直到停药,情绪越来越平稳。我开始主动打电话给爸妈诉说近况。我们的小奶狗也逐渐长大变成了一个英俊的小少年。日子好像不再那么难过了。
后来我选择了退学。
男朋友说,退了很可惜,但如果是我想要的,他就支持我。
一个人有很多个选择,与其把自己困在原地,不如放过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选了另外一条路,也会有不一样的风景。最重要的,是想清楚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并为每一个选择负责到底。
我和父母之间破了冰,尽管两边想法不一致,并且不太可能达成共识,但我们都学会了倾听和接受。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牵绊出于爱且很复杂。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也对自己做过的事很愧疚,但我爱他们,从始至终。
我不再害怕
也不再焦虑了
今年7月,男朋友顺利考上了博士。又要回到那个我们一起读硕士的熟悉城市了,搬家收拾的时候,我扔掉了所有的病历记录。我跟心理咨询老师告了别。小狗坐着飞机跟着我们一起回来。我穿着自己做的婚纱幸福地嫁给了他。我们接着领养了第二只小奶狗。我们还是会在闲暇时候手牵着手出门散步、闲逛、吃好吃的。我们的日子,再一次重新开始。
同时,尽管大事小事仍然不断,尽管我还在待业,不知道工作在哪里。但我不再害怕也不再焦虑了。经历过这么一遭,我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也更清楚地认识了生活。同时,有他在,我什么都不怕!
如果你有类似的困扰,不要害怕不要紧张。不过是精神上的小感冒,我们对症治疗就好。要相信自己、相信医学、相信时间、相信生活。最重要的,要学会和自己相处。
如果你身边的人有这样的困扰,那就还像从前那样和他们相处,陪伴就是最好的方法,把他们当正常人看待,就是你最大的友善。
谨以此文,敬爱我的所有人。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另一个TA也有类似的经历,请点击这里了解TA的故事和医生点评。
作者:车车小小都都
编辑:陈新瑜
果壳肺友群第一次直播要来啦!本期直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陈克能教授,在果壳病人视频号,为大家讲解“体检时拍胸片能查出肺癌吗”,并现场回答观众关于体检和肺癌的相关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就点击下方链接预约直播吧。
扫码入群,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真实的患者就医经历,最靠谱的科普知识,最精彩的病友分享。
本文来自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health@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