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死亡教育/生命教育
4个内容
最近有一份调查问卷在网上流传,央广网等报道其为上海某区多所中小学要求学生作答的问卷,包含 40 余道与自杀相关的题目,受测者包括四五年级的学生。
为什么心理问卷会出现这么直白的文字?孩子会不会受到不利影响?这是在诱导自杀吗?针对家长们关心的问题,我们第一时间询问了资深心理咨询师、中小学一线心理老师等人的意见,并查阅了相关文献,以下是我们的回答:1、孩子回答和自杀有关的问题,会提高自杀风险吗?
一项收集了 13 项研究证据,最小平均年龄为 14 岁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自杀风险评估不会增加参与者的自杀风险[1],但目前还未能找到针对此次事件年龄群体(9-11岁)的研究。所以针对年龄较大的学生施行的符合心理测量规范的自杀筛查,我们不必担忧它会伤害到孩子。但这次事件涉及到四五年级小学生,且测量过程并不规范,所以家长会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是非常合理的。2、做筛查是需要的,但这些题目不合适
身处事件漩涡的关于自杀的测评条目,确实存在对于四五年级儿童表述过于直白的问题,它本就不该用这种方式对四五年级的学生施测。这些关于自杀的条目出自贝克自杀意念量表(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SSI),是由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翻译、回译和修订的专业量表[2]。但是,研发该量表的美国培生集团有着严格的测验分级与使用者资格管制办法,贝克自杀量表属于 C 级[3],在我国台湾地区只有“具有心理、特教、辅导等相关领域之硕士或以上学位者, 或具该测验之专业研习证书,或领有执业执照之心理师”才能获得使用授权[4]。另外,这个量表是施测者念给作答者的,不会让作答者直接看见题目,并且题目是有条件跳转的,只有在特定题目上被评定具有主动或被动自杀意图,才会让作答者继续回答后面那些大家觉得过于直白的题目(例如涉及药片、刀片等自杀手段的题目)。👆贝克自杀意念量表指导语 | 冲动性人格特征与自杀意念研究关系的研究
换而言之,正规的施测过程中,大部分没有自杀风险的作答者根本都没有机会接触后面的这些表述。但这次事件中的作答系统是怎么做的呢?它直接啪地一声把所有的题目全甩给这些四五年级的孩子了。更别说这个量表的适用年龄其实是 17 岁以上了。就目前了解到的信息,这次的施测既缺乏专业人士的引导,又把所有的题目简单粗暴地暴露给所有参与测验的儿童,这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除此之外,该次调查中的其他问卷也不适合四五年级的孩童施测,例如关于家庭沟通模式的对话性与服从性倾向的题目,其实是给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填的[5],孩子对条目意义的理解很可能不够透彻。👆也不能说孩子看不懂啦……
但感觉离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点远?
换而言之,这次的筛查项目可能就没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把量表一锅乱炖,显得简单粗暴。考虑到当事家长反映的一些情况,它确实可能已经对孩子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在安全的、支持性的环境下,与孩子谈论死亡或许可以抵消这些负面影响,从业 12 年的心理咨询师严艺家建议,遇上类似的问题,家长可以分四个步骤来和孩子沟通:
1、声东击西开启谈话
可以跟孩子说:“我听某某家长说,最近你们和小朋友在一起会谈论和自杀有关的问题,这个问题好像和你们之前做过的问卷有关系?”然后可以在此打住,先听听孩子的版本。在他讲完自己的经历之后,你可以问问他:“哦,那你们现在在谈论这些事情,或者当时看到那些题目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呢?”2、在温和状态下表达你的不安和担心
在和孩子谈论的时候可以直接了当地告诉孩子,自己听到这些事情时的担心。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告诉孩子说,你不能怎么怎么样,而是要停下来看看孩子的反应是什么,耐心观察孩子的反应,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做。像是有些孩子可能表现出困惑,我们可以鼓励他提出自己的问题,一些孩子可能会问,人真的有来世吗?这样的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适当引导。重点是让孩子知道,他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你们非常爱他、在乎他。3、讨论以后出现情绪压力要怎么办
孩子可能会产生的一个疑问是,人为什么要自杀?你可以和他说:当你遇到一些非常难过绝望的事情时,你会怎么做。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非常清楚地告诉孩子,无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遇到困难时都是可以到妈妈爸爸这儿来寻求帮助的,并且告知孩子,即使他所要的支持无法在爸妈这里得到,家长也很愿意为孩子寻求外部资源的支持。相当于借这个机会,和孩子去做一个模拟的讨论,让他知道即使未来遇到一些困难,也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儿。4、作为契机讨论更精深的问题
这个事件本身也是一个进行理性讨论的好契机,比如,孩子好奇心本身比较旺盛的话,你其实可以告诉他,人类是目前已知的自然界为数不多的会以个体单位实施自我结束生命的物种,这和进化心理学是相悖的,科学家也在做很多研究,试图搞清楚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自杀。你也可以和孩子探讨一下科学伦理的有关内容,比如说当我们进行一个大规模的调查时,如何避免一张问卷给被试者造成二次伤害。这样的一些思考,可以把孩子对这个事件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个更高的层级,让孩子体验到自己在面对自杀这种严肃议题时依旧拥有力量感与能动性,而不只是被动接收负面信息,相应的,他们也就会更少地去纠结自杀本身的细节到底是怎样。死亡很沉重,但我们必须谈论它。
关注“果壳”公众号,在后台回复【死亡】,让我们理性面对它。
以上是对家长的一些建议,而在国家规定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的背景下,如何专业地执行筛查,则是教育系统需要重视起来的问题。从业 6 年的心理咨询师张怡表示,学校需要区分两种调查,一种是发现有自杀风险因素后的,针对自杀的调查,另一种是普筛,也就是对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调查。 1、自杀风险筛查
如果有自杀风险因素出现,比如如果学校里有孩子不幸自杀了,其实并不需要马上对所有其他孩子测量表,没必要也不准确。应该先画一个同心圆,把卷入度按高低从里往外填写:目击者/好朋友/家长/班导师/一般同学/隔壁班同学/校长和其他老师等…… 然后,对应不同层级的卷入程度去以不同方式评估和协助。最核心受到影响的人,可能要一对一约谈。中间层级比如一般同学和同年级同学,可以以团体形式,看哪个孩子的悲伤和惊慌反应大,再单独处理。
2、普筛
而对于普筛来说,现在确实缺乏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在与多位一线心理健康教师讨论后,我们认为这些点是值得考虑的:选择足够合适的施测方式。例如发放适合该年龄儿童阅读且适合大面积普测的量表、让孩子参加大团体说故事、放影片观察孩子反应等。对于四五年级儿童的自杀筛查,更理想的做法是以他评(班导、家长)为主,在老师和家长都有相应的知识知道“儿童出现自杀意念”的情绪和行为特征的前提下,让班主任、心理老师和家长做检核表,而不是让儿童自评。量表只是一个参考,并不是决定工具。家长和老师平日里观察到的有心理困扰的、遭遇到急性应激事件的学生,都是需要关注并且针对性地访谈介入的重点对象,考虑到学生在筛查中不认真作答的问题,这些日常性的评估甚至会更加重要。量表施测时需要有专业人员(例如心理老师)的在场和关注。在测验前,需要对学生说明问卷的意义,在测验后,如果有孩子现场觉得不舒服或出现应激反应,要有专人处理/回访。做好问卷分层。例如分为两份问卷,第一份问卷测试近期的情绪、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等普遍性的指标,只有情况“比较危险”的学生才会进入第二个问卷,询问自杀等较为敏感的问题。设置好问卷筛查后的干预方案。如果量表分数超过某个预警值,就需要由心理老师进一步面谈评估,例如了解学生家庭的氛围、最近的烦恼想法、关于自杀的意图行为计划等。如果面诊实际情况确实非常糟糕,就需要直接的危机介入流程,例如尽量不让学生独处,让家人师长朋友等耐心沟通,陪学生说话,看看学生是否愿意见心理咨询师疏导,是否需要药物配合,必要的时候让学生住院治疗等。
当精神心理方面的症状难以形容,一名患者会经历怎样的求医之路?关注“果壳”公众号,在后台回复【泡泡】,体会难以言说的心路历程。综上,心理健康筛查是一件需要专业知识的事情,需要慎重执行,才能尽量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希望能有更多专业力量的介入,讨论并给出可参考、可操作的标准流程与工作方法,这才是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最佳手段。
作者丨苏七年、艺家、张怡
编辑丨Emeria、翻翻
特别鸣谢丨感谢木棉959、萌蛋老师、咕噜咕噜对本文的贡献
参考文献丨
[1]DeCou, C. R., & Schumann, M. E. (2018). On the iatrogenic risk of assessing suicidality: a meta‐analysis. 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48(5), 531-543.
[2]安静, 黄悦勤, 童永胜, 李献云, & 杨甫德. (2016). 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强度和自杀倾向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0(5), 352-356.
[3]http://www.mytest.com.tw/Clinical_page.aspx?title=P_BSS
[4]http://www.mytest.com.tw/quizgrading.aspx
[5]Ritchie, L. D., & Fitzpatrick, M. A. (1990).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Measuring intrapersonal perception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7(4), 52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