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鳗鱼一样的玩意儿,你告诉我它是美人鱼?
文学、艺术作品的加成下, “美人鱼”的形象家喻户晓。传说中的“人鱼”的原型,可能性最大的是海牛目食草哺乳动物,例如儒艮(Dugong dugon)。儒艮半身探出水面呼吸的形态,确实和人体有几分相似,菲律宾一些民族的语言中,儒艮也被叫做“海中的女人”。
Arnold Böcklin画作《海洋仙女的游戏》 | Wikipedia
中国古籍里常见“鲛人”的相关典故,《搜神记》描述:“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缉绩,其人能泣珠”。有人认为,这描述的实际上是擅长潜水采珠的南太平洋原住民。
但历史上的“人鱼”原型,并不限于儒艮和人类,有一类动物经常和人鱼联系到一起,却往往被我们忽视——两栖类。
“海妖”也可能是蝾螈
安徒生童话里的人鱼是真善美的化身,但在一些传说里,人鱼却是能造成海难、对人类冷酷无情的海妖。古希腊神话的塞壬(Siren),可能是美人鱼的最知名传说之一,她们是居住在岛上的神秘精魅,用优美的歌声诱惑水手,让船只在风浪中颠覆。荷马史诗中描述了一副令人不寒而栗的景象:“她们坐在绿茵间,周围是腐烂的尸体的大堆骨骸,还有风干萎缩的人皮”。
英国画家德雷珀(Herbert James Draper)画作《奥德赛与塞壬》,描绘了奥德赛用蜡堵住水手耳朵,杜绝塞壬的诱惑,但他自己又很想听听歌声,所以让人们把他捆在桅杆上 | Wikipedia
早期的塞壬形象为人头鸟身,或是上半身为女人、下面长着鸟腿,后来转变成了人身鱼尾的形象。中世纪欧洲雕塑、绘画中的塞壬造型经常为人身双鱼尾(可能是出于画面对称的考虑),星巴克的logo灵感也是从中得来。
文艺复兴以来,不少学者都致力于将美人鱼传说转变为现实。丹麦医学家巴托林(Thomas Bartholin,1616-1680)曾在哥本哈根解剖标本博物馆中,展出了“美人鱼的手和肋骨”(其实是海牛的骨骼)。丹麦神学家兼博物学家庞托皮丹(Erik Pontoppidan,1698-1764)认为,“陆地上的每一种生物都能在海洋中找到对应物”,所以海洋里也会有类人生物存在,他在著作《挪威自然史》中汇总了挪威等地目睹“美人鱼”的记录。
林奈发表的报告中的插图,左边是林奈见到的“人鱼”,右边是根据巴托林得到的“人鱼骨头”画成的想象图
瑞典生物学家、“生物分类学之父”林奈(Carl Linnaeus,1707-1778)试图揭开神奇动物的面纱。1766年,他描述了一种产自北美洲的“近似人鱼”的动物,既有肺,又有鳃,既有类似鱼的尾巴,又有类似人的肛门,还有巴托林所发现的“前肢和肋骨”。林奈将这种动物命名为“Siren lacertina”,来体现它的人和鱼双重特质。
不过,你要是看到这个人鱼的真身,必然会大失所望。它是一种蝾螈——大鳗螈,身体细长,没有后肢,前肢也已经退化,与其说像美人鱼,不如说像长着小小前腿的鳗鱼。顺便一提,海牛目的学名Sirenia,也是来自于Siren。
大鳗螈体长近1米,是北美最大的两栖动物之一 | Qualiesin / Wikipedia
鳗螈属现存3个种:大鳗螈、小鳗螈和网纹鳗螈,主要栖息在美国东南部的沿海地区。鳗螈头部两侧有三对外鳃和三个鳃裂,这是一种幼态延续(Neoteny)现象,但要到成年时鳃才发育完全。鳗螈同时具有两种呼吸功能,平时在湿地或浅水中活动,在干旱季节会将自己埋在淤泥内休眠,在这期间用肺呼吸。
人鱼原来是大鲵?
林奈不是最早将两栖动物与“人鱼”联系在一起的人。我国古籍出现的神奇动物中,“鲛人”一般指的是儒艮,而“人鱼”却另有所指。《山海经》中写道:“龙侯之山,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䱱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这种“音如婴儿”的“四足人鱼”,很可能是现存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它所属的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1.65亿年前。近期根据对博物馆收藏标本的研究,华南大鲵(A. sligoi)被从中国大鲵中划分出来,成为一个新种。
形象古怪的大鲵 | J. Patrick Fischer / Wikimedia Commons
成年大鲵的平均身长约为1.1米,有记载最大的个体达到1.8米。前肢各有4个足趾、后肢有5个足趾,令它的四足看上去和人手有几分相似。因为它能发出类似于婴儿啼哭的声音,较大的头部、宽阔的嘴也和婴儿的外貌略有相近之处,这让它得到了“娃娃鱼”的俗名,但覆盖在它躯体表面的是有皱褶的皮肤,而非鳞片。
大鲵这些“类人”的特征,一方面使人们相信它有一些神奇的特性,比如认为吃了大鲵肉能够提升智商,大概是“吃啥补啥”的迷信思维作祟;一方面也因为它与人的微妙相像,流传着“君子不食鲵鱼”的说法。《酉阳杂俎》里写:“峡中人食鲵鱼,缚树上鞭至白汁出如构汁,方可食”,“白汁”其实是大鲵皮肤颗粒腺收缩时,从腺腔中排出的黏蛋白类及多糖类物质,能保持皮肤湿润,古人认为它是有毒的,所以要设法排掉。
甘肃博物馆藏鲵鱼纹彩陶瓶 | 三猎 / Wikimedia Commons
大鲵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曾经相当广泛,它们终生不离开水,栖息在阴凉的溪流或地下暗河中,古籍里对它的记载很丰富。在距今5500-6000年的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多个绘有大鲵图案的彩陶瓶,夸张的头部和眼睛造型很像人,因此被命名为“人首鲵鱼身纹”。有研究认为,鲵鱼图案可能逐渐演变为“人面手足、鱼身”的“陵鱼”图案。
自汉代起,陵鱼图案多出现在墓葬中,它半人半鱼的造型体现水陆两界的关联,在古人心目中,可能也代表生前和死后世界的联系。自隋唐至宋初出土的墓葬明器中,有一种从陵鱼造型演化出的“仪鱼”,通常是人首鱼身的陶俑或木俑,《宋会要辑稿》中也称之为“鲵鱼”。
“大洪水的见证人”
说起来,大鲵在西方世界也和人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鲵属名Andrias来自于古希腊语“人的形象”,这一命名可以追溯到近300年前的一次乌龙事件。
1726年,德国医学家、博物学家约翰尼斯•雅各布•许泽(Johann Jakob Scheuchzer,1672-1733)将一块在奥尼根采石场中发现的化石,命名为“大洪水的见证人”(Homo diluvii testis),这块化石长约1米,头骨、脊椎、掌骨清晰可见,下半身骨骼缺失。
“见证人”化石 | Rotatebot / Wikimedia Commons
许泽据此认为,这是一个男孩的骨骼,而且还不是一般人,是“旧世界的罪人”。按照《圣经》的记载,上古时期有一场毁灭世界的大洪水,只有“义人”诺亚一家乘坐方舟幸存,其他人都死于非命。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块化石没有腿骨——在末世的混乱里,尸体被踩踏导致不完整了。许泽写道:“每个细小部分都和人类骨骼的各部分完全吻合……这是一个已经消灭的种族的纪念碑,它比罗马、希腊甚至埃及、全部东方国家都古老得多。”
许泽的判断可以追溯到1695年,英国博物学家伍德沃德(John Woodward,1665-1728)在《英国化石自然史》中提出的观点。伍德沃德认为,正如《圣经》记载,地球历史上有过一次席卷全球的大洪水,因此造成了化石。“所有的固定物质都被水搬运,轻的上浮,重的下沉,导致岩石出现了分层现象,生物遗骸也因此被埋在岩石中”。
许氏大鲵的科学绘图,旁边写着“大洪水见证人”的“美名” | Wikimedia Commons
许泽的发现轰动一时,但也有人质疑,这个化石的脊椎骨结构并不像人类,陆续有研究者提出“鲶鱼说”、“蜥蜴说”。直到1802年,这块化石被荷兰泰勒博物馆购买(至今仍收藏于此),1811年,法国科学家,古生物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祖师爷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对化石仔细研究后,认定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大鲵,后来被命名为许氏大鲵(A. scheuchzeri)。
“大洪水的见证人”幻想虽然破灭,但这个怪异的糅合了科学和神话的形象,仍然存留于人们心中。1936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幻想小说《鲵鱼之乱》问世,书中的主角正是基于许氏大鲵的幻想。小说设定这种大鲵没有真正灭绝,在苏门答腊的一个偏远岛屿生存下来,并进化出了智慧。起初,大鲵被人类逼迫采集珍珠,后来团结起来与人类开战,以摧毁大陆、创建大鲵的水下领土为目标,成为人类无法抵抗的劲敌。
《鲵鱼之乱》封面,鲵鱼被翻译作蝾螈(salamandres) | AELC / Wikimedia Commons
这部小说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的世界政局,在二战期间被德国纳粹列为禁书,可以说是蝾螈扮演人鱼的历史上,最为光辉的一笔了。
作者:瑶华
编辑:红色皇后
怪物
科摩多龙
独角鲸
雪人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