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钱的小学生,自己造出了新货币“奥特曼卡片”
你给孩子零花钱了吗?有这个打算吗?
在德国定居的经济学博士二姐Claire,最近发现刚入小学的儿子竟然可以用自己的忍者卡片,跟班里的其同学交换各种各样物品,这令她大吃一惊。(忍者在德国小男孩心中的地位,相当于国内的奥特曼,为了入乡随俗,我在标题中用了“奥特曼卡片”)
于是,她开始思考,要不要给孩子零花钱,这才发现严谨的德国人在“财商培养”这一块真的相当重视——竟然有专业机构专门出了「给孩子零花钱和年龄的对照表」,精确到了比如6岁、7岁、8岁等不同年龄段,给多少,怎么给;还贴心地提供了给娃零花钱的原则,非常详尽。
在今天的文章中,二姐会结合自己的经历,详细分享德国专家等给零花钱建议,不要错过哦!
用“忍者卡片”当货币换东西
小朋友的“财商”远超想象
当一个人类幼崽进入小学,进入班集体,他就开始融入一个真实的小型社会。这个环境跟幼儿园完全不一样,毕竟6岁的小朋友“鬼点子”要多特别多。
我家大哥,进入小学已经半年多,我惊喜地发现这帮没什么零花钱的小朋友,竟然用自己的方式开启了“市场交易”,货币是幻影忍者卡片,而且相当热火朝天。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段时间,我家大哥一放学就在家翻箱倒柜寻找“幻影忍者卡片”,视若珍宝,每天拿出来一遍遍地数,还小心翼翼地整理好,带去学校。这些卡片以往他几乎都没什么兴趣,都是买杂志附赠的,随手丢在杂物箱里。
👆买杂志附赠的幻影忍者卡片,图片来自网络
我一直不明白他怎么会突然爱上玩“幻影忍者卡片”,直到有一次整理大哥书包时,发现了四五个未曾见过的乐高人偶,我很纳闷,赶紧问他:“这些小人是哪儿来的?”,毕竟还没开始给他零花钱。
大哥看了一眼,淡定地回答:“这些啊,我用忍者卡片跟同学换的!”
——“什么?卡片还能换小人?”
——“对啊,卡上画了哪个小人,就可以换一个真的小人,这是我们约定的。”
——“可我最近也没见你带卡片去学校啊,你哪来的卡片换小人?”
——“哎,这个嘛,我用饼干跟他们换的卡片!”
——“啊?你居然用饼干跟人换卡片!”
——“对呀,不光是饼干,也可以用笔或别的玩具来换卡片,只要两个人说好就行!”
人类幼崽的智慧再次震惊到我,他们竟然自己建立了一种市场模式,也找到了一种通用货币来发挥交易功能,不再是简单粗暴的以物换物。这波“以卡代钱”的操作,玩得666!
我也猛然意识到,这不是财商启蒙最好的时机吗?
我接着盘问:
——“你跟别人换的时候,人家一张游戏卡可以换你什么东西呢?”
——“就随便一个东西呀”
——“随便什么都行吗?一块饼干?一支笔?还是一个玩具?”
——“随便一个什么都行啊,反正一张卡就换一样东西!这样才公平!”
好家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出其不意的定价逻辑“一个换一个”,让我有理由怀疑大哥会不会把家当赔光。
为了让他发现其中的问题,我继续盘问:
——“那有人用一张普通游戏卡换你一张金卡,你换吗?”
——“当然不换,起码要两张普通卡才能换我一张金卡!”
——“那如果有人用一张金卡换一个巧克力,你换吗?”
——“当然换,一张卡一个巧克力,可以呀”
——“那如果有人用一张普通卡换一个巧克力,你换吗?”
——“换,不对,我想想....."
话说到这儿,大哥终于发现好像哪里有点不对了,但又说不清楚。
我决定趁热打铁,拿出囤了一年的模拟货币,带着大哥开始玩摆摊的游戏。
第一回合,我当卖家,大哥当买家。我拿出6个汪汪队玩具摆成一排,标价分别是30-80元,有零有整。大哥得到的是一堆模拟货币,有硬币、有纸币。
👆买卖场景过程实拍
第二个回合,就有意思了,这回我们角色互换,我当买家,大哥当卖家。
我每跟他买一件东西,都提醒他,这件是他在上一回合花了多少钱从我手里买去的。前面两次开价,他完全没有在意自己买入的成本,我提醒他:“这辆车你是花了50元买的,你现在卖10元,算下来你的钱是不是变少了?”。
大哥这才醍醐灌顶,原来卖东西还能让钱变少,世界真奇妙!
经我点拨,大哥开始以赚钱为目的坐地起价,一辆30元买入的小车开价300,直接翻了10倍!作为一名理性的消费者,我只能再次郑重警告这名商家:“你这太贵了,这么贵的话,我不买了,这车不值那么多钱。”
大哥有点快被我整疯了,便宜也不行,贵了也不行,定价这件事就不是人干的活儿……
但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孩子对现实世界的价格规律丝毫没有概念,既不理解价值决定价格,也不明白供需影响波动,他脑海中对物品的价值判断完全是空白的。
价值判断是个非常主观的题,但想想我们自己的心理价位是如何形成的就不难发现,给孩子一个可供参考的参照系非常重要,而这个参照系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我们以往的经验。
大哥终于有零花钱了
如何给、怎么给才合适呢?
发现大哥在学校的“以物换卡,以卡换物”后,我知道给他发零花钱这件事不能再拖了,他的行为已经发出了明确的信号——现在是引入用钱概念的黄金时期。
于是,我开始琢磨要怎么科学的给他发零花钱。毕竟一个从来没有为钱操过心的人,是永远不会想着去省钱、存钱和理财的。
而且一个从小就能学习如何处理钱、以及与钱相关的人际关系的孩子,从小就能体验到花钱的快乐、攒钱的不易的孩子,长大后肯定可以更自在地跟钱打交道,同时更擅长取舍和规划。
那么如何给呢?给多少呢?是直接定额每周给?每月给?还是设置一些目标,奖励着给呢?不查不知道,一查我才发现德国人真是严谨,在“给孩子零花钱”这件事上,竟然有非常详细、精确的表格和建议,基本不用动脑子,一步步按着做就行。
我把它们总结下来,现在一一分享给大家:
要重点强调的是,给零花钱的原则——
零花钱既不是工资也不是劳动补偿,而是家庭开支的一部分,也就是说:
1、零花钱不是父母的施舍,要给就痛痛快快、有规律地给
可以跟孩子约定一个固定时间,就像发工资一样,主动按时给。
别好像给个零花钱,你就是“老板”或“上帝”一样,可以要求孩子做这,要求孩子做那,而孩子为了得到“零花钱”需要取悦你,或者乞求你。
德国官方推荐的是10岁以下每周给,10岁以上每月给,因为低龄儿童还不具备长期规划的能力。
2、零花钱不应该作为奖惩工具,来控制孩子的行为
很多爸妈会把“零花钱”和“任务”挂钩,比如让孩子做个家务,给多少钱;完成什么任务,达成什么目标,奖励多少钱,德国官方非常不推荐这样做。
拿做家务举例来说,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义务承担一部分家务,如果再因此付钱给孩子,这本身就代表孩子是为钱在做家务,而不是应该做家务。
如果用钱奖励孩子的学习或日常行为中的优秀表现,也有很大的问题,金钱奖励的外在动机,很容易会把孩子做事的内在动机给团灭。给多了,孩子就只想着为钱奋斗;给少了,孩子会觉得“你在侮辱谁”。不论是哪个,都会让他们忘记了做事的初心。
同样,把钱作为一个惩罚手段,也是挺讨厌的,甚至比作为奖励更讨厌,因为人们天生更厌恶损失。
3、零花钱不要给太多,也不要太少,不同年龄段有不同标准
德国青少年研究所(Deutsches Jugendinstitut)2014年发布了一个名为《零花钱与金钱教育》的报告,里面关于不同年龄的孩子,给多少零花钱,又非常详细的推荐[2],我简单翻译了一下:
这个表格,已经考虑了到2020年以来的通胀水平。图上显示了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大致应拿到多少欧元的零花钱,1欧元大概等于7元人民币,大家可以自己换算一下。
德国官方建议,最小4岁多就可以给零花钱,对于14岁以上的孩子,还应该再额外给他们一笔开支预算,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常规消费,如买衣服、学习用品、手机话费等(对应该图右上角蓝色区域内的金额)。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建议而不是规定,父母应当根据各家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调整,比如你们居住城市的经济水平、家庭的收入状况、家庭子女数量和年龄差、孩子的认知发展节奏等等……
4、零花钱是孩子的钱,应该让孩子自由支配
给出去的零花钱,就是孩子的钱,支配权当然也在孩子手里,家长可以给建议,但不能干预,听不听也全由孩子。
也就是说,孩子想买巧克力,你不要管;孩子想买玩具,你不要管;孩子想买家里已经有很多的小玩意,你还是不要管!是不是很难受,也不理解,孩子浪费钱,用钱买不好的零食,都不管?
是的!别管,孩子就是在不停的花钱中,积累经验和学习如何协调自己的欲望和预算。反正你给的零花钱是限量的,而且额度不高。比如,6岁前,每周5元上下,就算买巧克力,能买多少?
别管的意思是不限制,而不是说不去了解和引导。如果你发现了孩子不合理的购物行为,当然可以跟他分析利弊循循善诱,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孩子自己手里。
所以,放下家长的控制欲,给孩子自由,才是给零花钱的黄金标准!
5、给孩子零花钱的多少,家长没必要攀比
社群里的妈妈在讨论零花钱时,我经常会看到大家生怕给孩子给少了,孩子自卑什么的,其实大可不必。
我认为社会比较总是会出现,而且无处不在。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去引导孩子合理消化这种不平等,而不是刻意为他营造一种虚假的平等,我们无法保护他们一辈子。
这部分“与钱相关的人际关系”话题,比如攀比,比如借钱等,在后续的专栏中,我会更细致的分享,大家记得持续关注我们的专栏哦!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总之,在给零花钱这件事上,对家长最大的要求就是“放权”,给孩子自由。
正如,我们开篇说的那样,所谓财商,就是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花钱的快乐和忧伤,自己去取舍、选择。
我知道你还有很多的疑虑,下一篇我会来讲讲,在充分给予孩子零花钱自由后,如何保证他们不跑偏,敬请期待!
关于“财商启蒙”,你有遇到什么问题吗?
欢迎留言区聊聊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