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人类幼崽迷惑行为解析
22个
如果你养了一个儿子,又恰好拥有一个“男人至死是少年”的老公,那么恭喜你,轻松收获了一对凑在一起就开启“战斗模式”的好兄弟。我家小章鱼跟爸爸在一起,除了打斗,就是打斗,什么床上、地板、沙发、书桌,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随时成为他们的战场。打斗方式也五花八门,不是你追我赶,就是肉搏,不是砸来砸去,就是比力气,再要不就是“我是奥特曼”,还要配合上全身演技来配合.....男孩真的太喜欢打斗了,你有同感吗?作为一个超级不爱动的妈妈,我最害怕听到的,就是小章鱼说“妈妈,来追我呀”、“妈妈,我是迷你特工队,你是怪物,看我消灭你”......更担忧的是,带他出去玩,或者上幼儿园了,被别的小朋友或家长投诉。
男孩为什么这么喜欢打打打呢?如果不引导,会不会有暴力倾向?如何引导呢?今天的文,来细致说说。
从汪汪特工队到奥特曼,从高达到蝙蝠侠,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英雄。他们幻想自己也同偶像一样,飞天遁地、对战妖魔、拯救世界。男孩们,似乎天生迷恋超级英雄,无论多大年纪。然而,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太多类似的场景让他们大展神威,于是他们也只好在打打打的游戏中,暂时寄托一下梦想。但这并不是他们热爱打打打的全部原因。热爱打打打,本就是男孩子的天性。 首先 ,男孩子的“战斗”基因是天生的,这主要和他们体内的睾酮水平相关。相比女性,较高的睾酮水平令他们精力旺盛,以及面对危险和刺激,容易产生愉悦反应,也容易冲动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1-2]。也就是说,男孩们天生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又喜欢刺激和攻击性的游戏。这这这,如果不天天打打打,好像才奇怪吧?
其次 ,从基因进化的角度来说,从远古时期开始,男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群体中担任着“狩猎者”、“护卫者”的角色,且越是“好勇斗狠”,男性越能更好地存活并传递自己的基因。因此,男孩们的打闹,就好比基因主导下的“狩猎与自卫”演习,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 另外 ,男孩热爱打闹游戏,可能跟后天环境的塑造有关。这不仅包括传统育儿观念中对“男孩游戏”的定义,也包括同伴影响。比如班级里的其他男孩一到下课都挤成一团、你打我逃,如果自己只喜欢安静坐着,可能就会被视作“不合群”,甚至受到排挤。总之,喜欢打打打,是男孩的天性,别轻易给孩子贴上“暴力”、“喜欢攻击人”这样的标签。男孩们的打闹,哪怕看似危险激烈,但本质依然是游戏,通常不是怀有恶意的攻击行为,也不是要伤害他人的暴力行为。他们通过打闹游戏摸清彼此的“底线”,学习如何处理自己和对方的怒气,学会坚强和自控。正如《养育男孩》中提到的:“对男人而言,顺应睾酮的生理特征很关键。男孩在打闹中学到的东西,对他们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这是他们成为真正的男人所必须经历的一课”[3]。
既然男孩天生爱打闹,且打闹对他们的成长也有益处,下一步就是放心大胆的请爸爸们登场吧!
妈妈们请允许他、鼓励他,在确保没有太大危险的情况下,尽情和儿子打闹,并及时给予100%的表扬和肯定,毕竟随用随夸,再用不趴嘛!这类游戏是小朋友玩起来特容易有成就感的,重点在于“瞄准”。像丢沙包、粘粘球、投篮等,都属于这类游戏。
这类游戏对场地、对装备没有任何要求,随时随地都能玩起来。你可以投掷/发射任何手边能找到的、不至于令对方受伤的东西,比如毛绒玩具、抱枕、纸团、臭袜子等,也可以给孩子圈定投至范围,比如划个圈,比如拿个盆、拿个框,甚至可以让孩子往自己身上丢。
进阶一些的话,还可以增加难度,比如增加颜色匹配,增加数量匹配等等。
总之,非常灵活,而且随时随地就能玩起来,而且瞄准、攻击、躲避过程中带来的即时性胜负反馈,正是这类游戏的兴奋点,可以激发大小男孩们反复挑战。
这类游戏其实就是最简单的比力气,看似幼稚又简单,却是展示自己体能和力量的绝好机会,正好能帮助男孩们释放原始的野性,因此也令他们热血沸腾。
但一旦玩起来,的确容易受伤,产生冲突。我们可以在跟孩子玩这类游戏时,甩点小心机,善用巧劲,避免短兵相接。比如可以借助枕头、气球等安全道具作为“武器”。
这类游戏花样也不少,核心就是比赛灵巧度,咱们小时候玩的丢沙包就是个典型。
这类游戏看似不需要太多体力,实际上对身体敏捷性和协调性要求都很高,同时还考验对战双方在压力下的反应速度,对娃的综合游戏能力是个不小的挑战,非常有兴奋点。
游戏设计起来也非常简单,比如,规定动作,看谁快;
比如,用吸管吹球,看能能最快速度通过,既定路线;
小龄一些的,可以变成推小车、踢球;
再比如,设置障碍,让身体通过;
疯狂抖动,让球全部飞出来等。
总之,玩起来相当有魔性。
这类游戏,简直是小龄娃的最爱,它重在“演技”,无论是演被娃这个奥特曼打死的怪兽,还是演警匪游戏里被警察一枪打断腿的匪徒,一定要演得逼真、代入感强。
除了对故事情节熟悉,还要配合表情、动作、音色的转换,让娃有身临其境之感。该被打死的就要死透,不能演死尸还抠鼻孔;该断腿的就要匍匐前进,边走边跳就不合适了。身为戏精父母,没点子职业道德在身上怎么好意思呢?
只有我们先入戏,娃才能入戏,娃入戏了,体能消耗自然就大了。耗干了娃最后一丝电量,我们的好时光不就来了吗?
虽然大多数时候,打闹游戏是安全的,但玩起来一嗨,还真可能引发冲突,或造成身体受伤。因此,有一些边界是必须和男孩提前解释清楚。1、不可以“攻击”别人身体的脆弱部位,也要保护好自己的脆弱部位
比如头、脖子、眼睛、柔软的腹部、隐私部位、容易引起脱臼的关节部位等。跟孩子讲清楚这些部位受到攻击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并教会孩子保护自己这些脆弱部位的技巧。必要时,可以在打闹游戏开始前,提醒孩子给这些部位加强“防护”,比如穿上护肘。2、尊重他人的感受和表达,并准确、冷静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每个人对疼痛和攻击的容忍度不同,或许击打几下手臂对我们自己来说没有什么,但有人对此却很敏感。这时,要尊重他人的感受,不能一味鄙视或嘲笑。同时,在自己觉得疼痛、不舒服时,也要学会准确、冷静的表达。少用“你太坏了”、“坏蛋”、“我要打x你”这样的表达,改成“请立刻停手”、“我不舒服”等表达,并寻机会远离对方。在刚开始玩打闹游戏时,孩子可能摸不准对方真实的意图——到底是想闹着玩,还是真的要攻击自己。我们可以试着教给孩子一些小技巧,来判断对方的意图,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的敌对情绪。比如,对方和你玩闹时,表情如何?力度如何?如果你觉得痛了,对方有没有停手?如果你真的受伤了,对方有没有觉得抱歉、表示关心?你和对方玩闹结束后,双方有没有很开心?等等。“打闹游戏”对男孩来说是一种很常见的社交手段,通过打闹他们可以结交朋友。但对于有些内向、敏感的男孩来说,打闹游戏可能会令他们感到不适,尤其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不要强迫或威胁他人加入打闹。这正是孩子学会自控、尊重他人的过程。如果不适应“打闹游戏”的正是我们自己的孩子,那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对战”也有很多种。
除了体力对战,在棋局、地图上模拟战局、用乐高设计进攻路线和战场布局等,也不失为一种方式。等孩子适应并能接受真正的打闹游戏时,再鼓励他们加入也不迟。总之,男孩的天性就是喜欢打打打,我们要努力引导他们通过玩闹,获得打不散的友谊、坚强的个性、良好的自控力以及“不计较”的大心脏,就算费爸妈也很值得,这不正是我们渴望小小男子汉们所具备的品质么?策划/作者/编辑丨林乙乙,也是章鱼妈,一个4岁男孩的妈妈,带娃不走寻常路参考文献丨[1] White SF, Lee Y, Phan JM, Moody SN, Shirtcliff EA. Putting the flight in "fight-or-flight": Testosterone reactivity to skydiving is modulated by autonomic activation[J]. Biol Psychol. 2019 Apr;143:93-102.[2]Batrinos ML. Testosterone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in man[J]. Int J Endocrinol Metab. 2012;10(3):563-568.[3] 史蒂夫*比达尔夫.养育男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