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疼到进急诊,医生说我可能是被屎撑到了
我是万万没想到,身强力壮吃嘛嘛香的我,居然也有躺在病床上粒米未进、寸步难行的一天。
腰背深处隐隐作痛
本人大龄博士生,坐标美国东南部某中心城市。提前说明,虽然美国医疗以天价著称,但我们学校的健康保险比较给力,所以后面提到的各种事情应该不会带来破产之虞,请大家放心阅读。
这事情在一开始,其实来得没有那么猛烈。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五,我正在逛超市。在推购物车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腰背深处有一点隐隐的疼痛,只在特定的角度才会出现。睡姿一贯比较奔放的我完全没有在意,以为可能是做梦的时候不小心扭了秧歌。
然而短短两天之内,背疼逐渐变得越来越难以忽略,它从一个点发展成为了后腰附近的一片,让我弯腰和起床都有些困难。更要命的是,除了背痛之外,腹部还变得越来越胀。我整个人像老年人一般僵硬,行动不便。
这时我才想起,自己已经接近3天没有……拉便便了。
这对我来说有一点异常,因为我从小到大都没为排便烦恼过,怎么就便秘了呢?我打算先去药房买点儿药试试看,决定“双管齐下”——镁乳(Milk of Magnesia)从上灌到下,再从下到上来一份塞剂类泻药。
15 分钟过去了,便意来袭,但我却什么都拉不出来。好几个小时过去了,肚内一阵翻腾,菊花依旧是毫无动静。
但背痛和肚胀却越来越严重了,几乎到了动弹不得的地步。周日晚上,我虚弱得根本站不直,赶紧叫室友把我送去了最近的急诊。
挣扎着挪进注册处就已经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弯下腰从包里取身份证件更是疼得我大叫起来。护士连忙问我是否需要轮椅,我点头如鸡啄米。在等待区里,每一根疼痛的神经都仿佛在嘶吼,把每一秒都拉得如此漫长。护士打开门叫到我名字的那一刻,简直有如天堂之门向我开启。
但此刻的我完全不知道,接下来等待自己的,将是几十个小时的地狱。
我的升结肠里堆满了便便
护士给我测量了血压体温等,询问完病史后,就把我送去了一间急诊看护病房。
在病房里,我被连上了血压、心率、血氧检测仪,被抽了四管血,还被插了一个静脉留置针。当时的我甚至虚弱得实在穿不上病号服,只剩躺下的力气了。
经过依旧有些漫长的等待之后,助理医师走了进来,我又把情况向她复述了一遍。她按压了我的腹部和腰部,我当然是疼得大叫。她说我白细胞有点偏高,怀疑是阑尾炎,然后我上了一针镇痛剂,并把我推出去做CT和超声。
CT和超声做得很快,结果出来得也很快。正当我躺在灯光惨白的急诊病房里,怀疑着今晚该不会要挨上一刀的时候,医生们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分不解,半分尴尬,还有一点点同情。
“好消息是,不是阑尾炎,” 他们说,“也看了你的肾、肝、膀胱和胆囊,都一切正常。”
“那我背疼到不行……”
“我们发现你右边的升结肠里堆了很多……便便,可能是被撑到了。” 医生给我看了CT照,还向我解释了升结肠的位置,而那附近的区域我用手指一摁就疼到不行。
红箭头所示为升结肠(结肠的一部分,沿腹腔右外侧区上行)丨《奈特人体解剖图谱》
“总之,我们先把你移送到观察病房去,看看今晚能不能用别的方法解决问题。”
“好的。疼疼疼……”
接着我被推进了观察病房。经历了这一番折腾,已经是夜里 12 点了。护士给我从下面用上了灌肠剂,并嘱咐我一定要忍住,让灌肠剂充分发挥作用。病房床上还特意给我垫上了尿垫,免得我在通便期间有什么“不测”。
但我“忍”了好几个小时,在背疼的折磨下时睡时醒,依旧无事发生。护士大为不解,只好等白天值班医生来。
在这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的持久战里,我庆幸自己出门的时候手机满电,还顺手抄了一个平板阅读器。漫长的一夜过去,病房外面开始响起对话声甚至说笑声,还有护士来问我要不要吃早餐,我有气无力地摇头,指了指连在静脉留置针上的一袋营养液。
从周日早上背疼难忍、便秘加重以来,我已经超过24小时粒米未进,也毫无食欲,仅仅靠着对“释放一刻”的幻想而苦苦坚持。我想象那神奇的药物冲去自己体内的“沉疴”,然后便是一阵似山洪爆发或者似开闸放水的畅快,仿佛卸去大石、砸去锁链,让我得以身轻如燕地跑跳攀爬……
开闸放水的痛快丨Giphy
事实是,一个晚上都毫无动静的我,根本没有任何和释放有关的快感,甚至可以说痛苦更上一层楼了。
“神药”驾到,但我丝毫没有解脱的感觉
白天到了,值班医生终于来了,是一个温柔的黑人姐姐。她语气中带着几分轻松,连连安慰我“便秘很正常,便秘成这样也没啥”、“一辈子总得有那么点倒霉日子吧”,她甚至笑着提到她曾经也有过一次严重便秘,肚子和背疼到在地上打滚。
我听了之后宽慰了几分。她用手指检查了我的直肠,里面的确什么都没有,灌肠确实没起到作用。她告诉我,接下来要使用更强的武器了——聚乙二醇3350(PEG-3350)。
医生跟我解释,这是一种“渗透型”的泻药,可以通过强力吸水的大分子成分,将水保留在肠道内,使得粪便变软从而容易排出。它通常是给肠镜患者准备的,用于肠镜检查之前清空肠道,所到之处片甲不留,可用于对付普通泻药奈何不了的棘手情况。
我心想“神药”驾到,可能自己离解放也不远了。但谁曾想护士给我端来的,是一整个塑料桶、多达一升的液体!这种液体比水黏稠一些,凉凉的,还是柠檬口味的,尝一口居然觉得味道不错。
然而,要喝下一整桶就是另外一码事了。护士告诉我,一个小时喝一杯,喝完为止。我看了一眼时间,此刻正值中午 1 点左右,一升液体满打满算也得有个七八杯,今天晚上真的能出院吗?
话不多说,赶紧仰头干了这杯。
在喝它的间隙,我继续在病床上,腰背僵得躺也不是坐也不是,昏昏沉沉地等着时间流逝。手机电量自然是经不起消耗的,还得剩一点等朋友明天来接。医院的WiFi也非常不给力,平板只能是砖头一块。存得不多的电子书里,赫然有一本《食物探险者》,啥都吃不了的我气得直翻白眼,但我还是翻开来读了……
《食物探险者》(作者丹尼尔·斯通是 19 世纪晚期的食品探险家,他周游全球,将鳄梨、芒果、无核葡萄以及数千种作物引入美国)丨left-bank.com
在喝完第 2 杯之后不久,肚子终于开始鼓动了,菊花也开始有了久违的翻涌感。我急忙忍着剧痛从床上撑起来,扶着带滚轮的输液架子,一寸一寸地向厕所挪动。此刻我只觉得,在我能换上病号服后,嘱咐我不要穿裤子的护士是多么明智。
这个时候,早就管不了什么文明什么尊严,我就想真心实意地直接拥抱马桶,弯腰脱裤只意味着多余的折磨。
然而一股热流涌过之后,我却丝毫没有解脱的感觉——这仅仅只是这几天积攒的“存货”的一小部分。虽然才喝了小半桶聚乙二醇溶液,但它和大量的便便纠缠于容量有限的肚子里,撑得我的腰肌和背肌几近痉挛,仿佛一夜之间怀胎八月。而强行腹泻带来的酸胀,又像痛经一样折磨着下腹。
我已经数不清有多少种痛、多少种不适,我的身体和头脑一起放弃了挣扎,只祈求这一切赶紧过去。
喝到第五六杯的时候,我已经拉了三次,然而却一次比一次难受。每一次厕所之旅,几乎都会费尽我所有的力气和勇气。我必须小心地保持在某一个姿势,才不会触发背部的剧痛。转眼已经到了傍晚,我提出想要见医生,看能不能缓一缓再喝,或者干脆不要喝了。
但医生用温柔而同情的目光看着我,首先肯定并鼓励了我的坚强,然后表示事情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理论上讲,确实在拉稀了),并让我将剩下的液体喝完(好吧……)。但她同时提出,可以让我适当吃一点东西,促进一下肠胃的自然蠕动。
一份医院盒饭送到了我面前。我看着水煮四季豆、土豆泥和一片煎鸡肉,毫无食欲,勉强吃了几口;反倒是一旁的苹果汁还算可口,被我喝完。看着剩下的聚乙二醇,我鼓起勇气继续战斗。
Shit happens
病房里没有窗户,没有日夜更替,我也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虽然手机还在不停地跳出通知、邮件和各式各样的日程提醒,但感觉那些日常的细碎点滴与我无关,我只是被困在这惨白世界中的一具幽灵。
我没有力气思考之后要干什么,更没有力气感受任何焦虑和恐惧,只是任凭那满满一桶液体支配我的排泄。
终于,在夜里1点左右,最后一滴聚乙二醇被我喝下肚。
我昏昏沉沉地缩在病床上,时睡时醒,数着自己去厕所的次数,排出的内容也逐渐从拉稀变成了纯液体,到最后已经分不出它和尿液的颜色。护士欣喜地表示,我基本已经完成了战斗,早上就可以出院了。
终于早上8点左右,医生满面春风地推开病房门,对我的治疗进度感到欣喜。
她再次向我解释,除了严重便秘之外,我的脏器均完好无损,各项指标也没有明显异常。对于急诊和观察病房而言,他们的职责就是解决最当下的问题,并保证我没有性命之虞。至于查找病因和后续诊疗,需要我之后找专科医生商议。
“但最后,可能都搞不清楚具体的原因,有可能一辈子真的就这么一次。”她温柔地笑道,“Shit happens.”
生活无法预测,有时一些事情就是毫无理由地发生了。丨Giphy
当然,直接这么放我走,我还是有点担心的。肚子和腰背丝毫没有一点“松懈”,我依旧保持着寸步难行的姿态,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恢复正常……听闻了我的诉求,医生再为我注射了一针镇痛,并给我了一颗巴氯芬(助肌肉松弛、减轻痉挛的药)后,便去准备出院材料了。
一个多小时后,护士将医生开的处方,连同我在医院期间的用药和化验结果,以及后续专科医生的联系方式、用药和照护的注意事项等等,厚厚一叠塞我手里,轮椅也给我推到了病房前。我撑着起身换衣服,竟然发现没那么僵、那么疼了。
肚子依然胀如皮球,里面依旧翻江倒海,但当护士推着我进入医院大堂、自然光照射入眼的那一刻,我还是有了一种“回归现实”的如释重负感——可能比排泄本身更加如释重负吧。
此后便一路好转,而我也在繁重的研究和写作中给自己放了一周躺平假。过了三四天,肚胀慢慢消下去,而背痛缓解时间要更长,哪怕是在我不懈的活动和拉伸下,消除僵直感也用了接近一周。
后来我也去看了肠胃专科的医生,但也没能搞清楚具体病因,只嘱咐我持续用药、规律排便。但对于我而言,经历了这般之后才真切地体会到,能吃能睡能拉简直就是世间最大的福气了。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另一个TA也有类似的经历,请点击这里了解TA的故事和医生点评。
作者:plumtree
编辑:苏曼、黎小球
这里是果壳病人,专注讲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体验要分享,或者想讲讲自己经历的健康相关趣事,欢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
本文来自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health@guokr.com